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華劉東:一個我們可以共居的歐亞大陸——對於《一個我們能夠信靠的歐洲》的思考

編者按:

2017年10月7日, 歐洲十位保守主義傾向的學者和知識份子, 以九種語言同時發佈一份連署聲明, 即《一個我們能夠信靠的歐洲》宣言。 宣言文本共計三十六條, 從憤懣到失落, 從理念到實踐表達了他們對目前歐洲危機的看法, 以及對歐洲未來的原則性構想。 這份宣言呼籲人們理解已近沉淪的歐洲真正的傳統與個性, 意在積極打撈所謂歐洲傳統中最好的遺產。

在宣言簽署的第三日, 華東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將其譯本公之於世, 一時間引起了國內學界對其廣泛關注。

本文為清華大學國學院劉東教授對此《宣言》的批評性解讀。

與宣言文本條目式文體類同, 劉東教授藉由此體例從《宣言》的文化場域與譜系定位, 《宣言》背後的歐洲中心主義情思與自大情結, 《宣言》所闡發的文明困境及其潛在危險以及《宣言》對中國文明復興的對勘性意義等做了深入闡釋。

文明一如山海, 巍峨浩瀚而又道盡良莠。 唯有密思審度, 周察不比方得真昧。

1. 從10月9日的新聞中, 讀到了這份表達著保守主義訴求的聲明。 首先我要講, 從保護“異國情調”或欣賞“多元之美”的意義上, 或者乾脆從作為旅遊者的意義上, 自己可以同情地理解這些人的發聲。 確實, 不能把這個世界弄得千城一面、千邦一面。 即使我並不常常走進那些教堂, 可是如果走到哪個歐洲的城鎮,

卻沒有看到那些尖頂的教堂, 也總會讓人覺得缺少了點什麼, 至少是某種典型的歐洲風味兒。

2. 進一步說, 無論是在歷史教學的意義上, 還是在藝術理解的意義上, 我也都能同情地理解這份聲明。 就在幾天前, 我還在自己的課堂上說起, 不要把貝多芬的交響樂, “從一到九”都順順溜溜、心不在焉地聽下來, 那就有可能忽略掉深藏的文化意涵, 比如《第三交響樂》跟《普羅米修士的生民》的關聯, 以及《第九交響樂》跟《莊嚴彌散》的關聯, 以及貝多芬當年在這兩極之間的艱難掙扎。 同樣的道理, 無論你走進了盧浮宮還是聖彼得大教堂, 如果想看懂那些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 或者聽懂哪怕是遲至巴赫時代的管風琴音樂,

也都必須具備相應的基督教知識。

3. 再進一步說, 即使只是面對當今歐洲的現實困境, 我也照樣能同情地理解這份保守主義的聲明。 如今在道格拉斯·諾斯的意義上, 人們張口閉口都在談論著“路徑依賴”, 以此來理解文明進程的自身連貫性。

不過, 也正鑒於存在著這樣的“依賴”, 在高度擠壓的全球化空間中, 我還要再發揮出個“路徑互動”的概念, 甚至“路徑紊亂”的概念來。 如果不是由於這樣的“互動”而生出了“紊亂”, 在歐美地區就不會出現“急速右轉”的普遍反彈了。

4. 當然還要補充性地指出, 這類“要麼左、要麼右”的比喻性說法, 往往容易造成人們理解的混亂, 也常常會閃出供人鑽營的“空子”, 就像我在一篇文章的題記中所說——“面對著鏡中的人物, 他伸出自己的左手, 卻抓住了你的右手”。 而事實上, 有時候這種“右”字確實在指方位, 或是指社會分層中的空間分佈;而有時它卻只是個時間向度, 也即在文化價值上逆轉或倒退。

5. 正因為這樣, 我緊跟著又要說明一下, 我頂多也只願在“保護多元”意義上,

來支持這種對於歐洲價值的文化保守。 耐人尋味的是, 人們曾經費了很多筆墨來論證, 在“自由主義與多元主義”之間, 並不存在什麼大不了的差異, 有些文章還就發表在我主編的雜誌上。 可眼下, 這份聲明卻尖銳地暴露出, 這兩種主義之間的差距乃至矛盾, 終究還要以激烈衝突的形式, 相當刺目地向我們爆發出來。

6. 更有甚者, 如果我們在討論以賽亞·伯林的著作時, 還主要是聚焦在“自由主義與多元主義”有無矛盾的話題上, 那麼, 當我們今番又從保守主義者那裡聽到這種聲明時, 卻發現了一種從形態上更加返古的立場, ——也就是說, 這些人實則是站在古代的立場上, 在同時反對這兩種主要的當代思潮了。

7. 這就更足以讓我們的頭腦開始鬆動了——甚至即使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中國人,到這裡只怕也會感到無所適從了吧?長期以來,那些珍視“歐洲價值”的人們,大概正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珍視”,也就不再能同情地理解中國人對於家藏的同樣珍視,由此別人的這種珍視就會被他們、以及他們教出來的中國弟子們,批評為思想上、或文化上的頑固與“保守”。當然在這樣的語境下,“保守”一詞是帶有明顯貶義的,並且這種貶義還並非因為他們理解了別人的什麼,而只是因為他們已把自身的選擇視為天然普世性的,故此只要不去追隨他們就屬於天大的錯誤。

8. 也正因為這樣,鑒於本次全球化本身是由西化(或歐化)所引起的,也是由打從歐洲起始的科技創新、經濟創新與制度創新所支撐的,所以一般來說,就往往是由非西方的文明來對抗全球化,引起了所謂“樹枝被壓彎”後的、表現為文化多元主義的反彈。也正因為這樣,歐洲的文明——無論是它從前的代表基督精神,還是它後來的代表自由主義——就往往是站到了文化多元主義的對立面。

9. 反諷的是,現在竟輪到由這些歐洲人來大聲疾呼:就連西方自己也感受到全球化的巨大壓力了,甚至保守不住自己的原生態了!這按說確實有點好笑,但我們卻不要報復性地嘲笑他們,因為他們這種即使是有些遲來的反應,仍然值得人們去同情地理解;而且至少,他們眼下也不再把自己的文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說成是“普世性”的了,——正相反,只要還能被視作應予保守的某種殊別文化,或者作為全球多元文化之一的地方文化,那就已經足以讓他們感到慶倖、以手加額了。

10. 既然如此,那麼這些來自歐洲的、具有勇氣的知識份子,要不要反省一下自己前輩的作為,乃至替他們說聲“對不起”呢?想當年,也正是出於他們想要保守的價值,他們的前輩才如此活躍地投入了殖民運動中,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像“傳教”這樣的文化殖民活動。由此,那場規模空前的向外航海運動,其指歸就絕沒有對準過什麼“多元化”。

11. 更加棘手的是,即使他們現在轉而採取守勢、只想要保守自家的價值了,可那究竟是指歐洲的哪一種價值呢?要知道,歐洲精神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那價值為什麼非要表現為這篇聲明所主張的、實則早被大部分歐洲人所拋棄了的基督教呢?難道說,啟蒙運動的傳統、科學理性的擴張、存在主義的運動、世俗主義的思潮等等,就統統算不上歐洲的文化價值嗎?恐怕在這一點上,他們需要先去跟自己的同胞廝混清楚。

12. 反過來說,就算那些礙手礙腳的“政治正確”信條,作為新興的、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戒律,也的確弄得人們動輒得咎,然而這樣的清規戒律,也同樣是沿著歐洲的主導價值,逐漸地被推導和傳播出來的;而且,在那些正被波及的、位於歐洲以外的地區,它們也正同樣作為“文明與否”的標準,或者說,是作為歐洲文明的另一種優勢,往往弄得我們既無所措手足,又哭笑不得。

13. 而說到這種“政治正確”的僵化信條,我當然也可以同情地理解,作為其中的簽名者之一,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肯定對之感到厭惡。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很難相信或想像,他怎麼會同意簽署這份聲明,既然它竟這麼無保留地讚美歐洲的宗教。——我畢竟讀過他以前的著作,知道他曾明確地拒絕宗教的獨斷,即使它曾以這種獨斷的包袱皮,保藏過很多積極的要素,比如人類自己創造的道德與藝術等等。

14. 我所以要抓住這一點不放,是基於下面的這番考慮:如果從撒母耳·亨廷頓的角度來看,那麼,無論是這份聲明正在針對的困境,還是由又要繼續挑起的紛爭,都正乃“文明衝突”在歐洲內部的體現;照此說來,必然要分成各種教派的宗教思想——這裡主要是指所謂“亞伯拉罕宗教”——就恰正是當下衝突的主要造因。可他們現在倒好,反把它當成急需保守或挽救的東西了,或者乾脆說,他們是以打算以加倍挑起宗教衝突的形式,來挽救原本由宗教衝突所造成的亂局!

15. 這樣一來,從一位中國思想家的角度來看,我首先關心的問題就表現在,既然歐洲人本身並無一成不變的立場,而且每次都採取了跟以往決裂的態度,那麼,為什麼他們不管發展到了哪一步,都非要別人去亦步亦趨地跟從自己呢?具體而言就是,如果在昨天,他們還自問願意篤信獨斷的宗教,就馬上認定“無宗教”狀態是不可容忍的,哪怕中國人照樣表現得“有道德”也不行;而如果在今天,他們又決計破除這種無理的東西,別人又必須馬上就仿效這一點,學習他們用來取代宗教的東西——那麼明天呢?

16. 而更進一步的問題則是,借一個傑克·古迪愛用的術語,為什麼即使到了今天,還只提一個“我們可以信靠的歐洲”呢,而不是“我們可以共居的歐亞大陸”呢?須知在歷史上,這塊大陸從未這麼壁壘森嚴過,就連你們此刻想要保守的基督教,以及你們想要排斥的伊斯蘭教,原本也都並不屬於你們想要封閉的歐洲,而統統來自位於西亞那個小城——耶路撒冷。

17. 當然,除了“兩希文明”中的希伯來精神,你們也順帶地、不很熱情地提到了希臘精神,由此也就讓我們從這篇聲明中,仿佛回到了馬修·阿諾德的那個年代,重溫到了他在《文化與無政府狀態》一書中,天真表達出的那種“珠聯璧合”式的浪漫。可到了今天,你們果真還能保持住那份天真嗎?難道你們根本就忘記了或不相信,正如列夫·舍斯托夫尖銳指出的——“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什麼關係?”如果真是沒什麼關係,那麼你們到底要捨棄哪一個呢,是希臘精神,還是希伯來精神?

18. 由此總結起來,正如我們在歐洲晚近的多次選舉中見到的,由於急速“向右轉”已經匯成了潮流,所以,這份表達了保守主義立場的聲明,也就典型地代表了對於當下混亂處境的某種應激反應,儘管在這番急就的反應中,也同樣摻雜著種種的斷裂與混亂。——至於說,這種應激的病狀本身,能不能也算作一種藥方,而人們又是否可以信賴這種簡單退回去的藥方,或者,即使信了它又是否會收到預期的療效,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19. 此外,從清華國學院的立場出發,我還不免有些擔心的是,一旦這種來自歐洲的應激反應,被原封不動地迻譯到中國來,又要被那些一直在追隨歐洲價值的人們,用來簡單地比附我們這裡的“國學熱”了。的確,就它們都想要呵護本土的價值而言,在這兩者間存在著似是而非的相似性。然而,一旦稍作深思卻會發現:在歐亞大陸的這一邊,只不過是旨在恢復曾被歐洲人摧毀或夷平的傳統,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邊,則是企圖保住自家曾經表現為強勢、而眼下才剛剛稍有頓挫的傳統。

20. 實際上,特別是跟這份聲明想要保守的那種傳統相比,古代中國的價值正好開出了截然相反的路向。這是因為,早從軸心時代的那次主動創造開始,我們就做出了“無宗教而有道德”的價值選擇,而且唯有這種源自“先秦理性主義”的價值選擇,在當今才既是我們須臾不可少離的財富,也是我們得以崛起於當代的最大機運。正因為這樣,就算我們可以同情地理解別人的回望,但我們自己卻既不可能、也沒必要,再絕望地退回那種愚昧、迷信與盲從中去了。

作者簡介

劉東教授,現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副院長。早歲師從思想家李澤厚,曾先後任教於浙大、南大、中國社科院、北大,講學足跡遍及亞美歐澳各洲;除國學領域外,所治學科依次為美學、比較文學、國際漢學、政治哲學、教育學,晚近又進入藝術社會學;發表過著譯作品十七種;創辦並主持了“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人文與社會譯叢”及《中國學術》雜誌。

7. 這就更足以讓我們的頭腦開始鬆動了——甚至即使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中國人,到這裡只怕也會感到無所適從了吧?長期以來,那些珍視“歐洲價值”的人們,大概正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珍視”,也就不再能同情地理解中國人對於家藏的同樣珍視,由此別人的這種珍視就會被他們、以及他們教出來的中國弟子們,批評為思想上、或文化上的頑固與“保守”。當然在這樣的語境下,“保守”一詞是帶有明顯貶義的,並且這種貶義還並非因為他們理解了別人的什麼,而只是因為他們已把自身的選擇視為天然普世性的,故此只要不去追隨他們就屬於天大的錯誤。

8. 也正因為這樣,鑒於本次全球化本身是由西化(或歐化)所引起的,也是由打從歐洲起始的科技創新、經濟創新與制度創新所支撐的,所以一般來說,就往往是由非西方的文明來對抗全球化,引起了所謂“樹枝被壓彎”後的、表現為文化多元主義的反彈。也正因為這樣,歐洲的文明——無論是它從前的代表基督精神,還是它後來的代表自由主義——就往往是站到了文化多元主義的對立面。

9. 反諷的是,現在竟輪到由這些歐洲人來大聲疾呼:就連西方自己也感受到全球化的巨大壓力了,甚至保守不住自己的原生態了!這按說確實有點好笑,但我們卻不要報復性地嘲笑他們,因為他們這種即使是有些遲來的反應,仍然值得人們去同情地理解;而且至少,他們眼下也不再把自己的文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說成是“普世性”的了,——正相反,只要還能被視作應予保守的某種殊別文化,或者作為全球多元文化之一的地方文化,那就已經足以讓他們感到慶倖、以手加額了。

10. 既然如此,那麼這些來自歐洲的、具有勇氣的知識份子,要不要反省一下自己前輩的作為,乃至替他們說聲“對不起”呢?想當年,也正是出於他們想要保守的價值,他們的前輩才如此活躍地投入了殖民運動中,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像“傳教”這樣的文化殖民活動。由此,那場規模空前的向外航海運動,其指歸就絕沒有對準過什麼“多元化”。

11. 更加棘手的是,即使他們現在轉而採取守勢、只想要保守自家的價值了,可那究竟是指歐洲的哪一種價值呢?要知道,歐洲精神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那價值為什麼非要表現為這篇聲明所主張的、實則早被大部分歐洲人所拋棄了的基督教呢?難道說,啟蒙運動的傳統、科學理性的擴張、存在主義的運動、世俗主義的思潮等等,就統統算不上歐洲的文化價值嗎?恐怕在這一點上,他們需要先去跟自己的同胞廝混清楚。

12. 反過來說,就算那些礙手礙腳的“政治正確”信條,作為新興的、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戒律,也的確弄得人們動輒得咎,然而這樣的清規戒律,也同樣是沿著歐洲的主導價值,逐漸地被推導和傳播出來的;而且,在那些正被波及的、位於歐洲以外的地區,它們也正同樣作為“文明與否”的標準,或者說,是作為歐洲文明的另一種優勢,往往弄得我們既無所措手足,又哭笑不得。

13. 而說到這種“政治正確”的僵化信條,我當然也可以同情地理解,作為其中的簽名者之一,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肯定對之感到厭惡。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很難相信或想像,他怎麼會同意簽署這份聲明,既然它竟這麼無保留地讚美歐洲的宗教。——我畢竟讀過他以前的著作,知道他曾明確地拒絕宗教的獨斷,即使它曾以這種獨斷的包袱皮,保藏過很多積極的要素,比如人類自己創造的道德與藝術等等。

14. 我所以要抓住這一點不放,是基於下面的這番考慮:如果從撒母耳·亨廷頓的角度來看,那麼,無論是這份聲明正在針對的困境,還是由又要繼續挑起的紛爭,都正乃“文明衝突”在歐洲內部的體現;照此說來,必然要分成各種教派的宗教思想——這裡主要是指所謂“亞伯拉罕宗教”——就恰正是當下衝突的主要造因。可他們現在倒好,反把它當成急需保守或挽救的東西了,或者乾脆說,他們是以打算以加倍挑起宗教衝突的形式,來挽救原本由宗教衝突所造成的亂局!

15. 這樣一來,從一位中國思想家的角度來看,我首先關心的問題就表現在,既然歐洲人本身並無一成不變的立場,而且每次都採取了跟以往決裂的態度,那麼,為什麼他們不管發展到了哪一步,都非要別人去亦步亦趨地跟從自己呢?具體而言就是,如果在昨天,他們還自問願意篤信獨斷的宗教,就馬上認定“無宗教”狀態是不可容忍的,哪怕中國人照樣表現得“有道德”也不行;而如果在今天,他們又決計破除這種無理的東西,別人又必須馬上就仿效這一點,學習他們用來取代宗教的東西——那麼明天呢?

16. 而更進一步的問題則是,借一個傑克·古迪愛用的術語,為什麼即使到了今天,還只提一個“我們可以信靠的歐洲”呢,而不是“我們可以共居的歐亞大陸”呢?須知在歷史上,這塊大陸從未這麼壁壘森嚴過,就連你們此刻想要保守的基督教,以及你們想要排斥的伊斯蘭教,原本也都並不屬於你們想要封閉的歐洲,而統統來自位於西亞那個小城——耶路撒冷。

17. 當然,除了“兩希文明”中的希伯來精神,你們也順帶地、不很熱情地提到了希臘精神,由此也就讓我們從這篇聲明中,仿佛回到了馬修·阿諾德的那個年代,重溫到了他在《文化與無政府狀態》一書中,天真表達出的那種“珠聯璧合”式的浪漫。可到了今天,你們果真還能保持住那份天真嗎?難道你們根本就忘記了或不相信,正如列夫·舍斯托夫尖銳指出的——“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什麼關係?”如果真是沒什麼關係,那麼你們到底要捨棄哪一個呢,是希臘精神,還是希伯來精神?

18. 由此總結起來,正如我們在歐洲晚近的多次選舉中見到的,由於急速“向右轉”已經匯成了潮流,所以,這份表達了保守主義立場的聲明,也就典型地代表了對於當下混亂處境的某種應激反應,儘管在這番急就的反應中,也同樣摻雜著種種的斷裂與混亂。——至於說,這種應激的病狀本身,能不能也算作一種藥方,而人們又是否可以信賴這種簡單退回去的藥方,或者,即使信了它又是否會收到預期的療效,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19. 此外,從清華國學院的立場出發,我還不免有些擔心的是,一旦這種來自歐洲的應激反應,被原封不動地迻譯到中國來,又要被那些一直在追隨歐洲價值的人們,用來簡單地比附我們這裡的“國學熱”了。的確,就它們都想要呵護本土的價值而言,在這兩者間存在著似是而非的相似性。然而,一旦稍作深思卻會發現:在歐亞大陸的這一邊,只不過是旨在恢復曾被歐洲人摧毀或夷平的傳統,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邊,則是企圖保住自家曾經表現為強勢、而眼下才剛剛稍有頓挫的傳統。

20. 實際上,特別是跟這份聲明想要保守的那種傳統相比,古代中國的價值正好開出了截然相反的路向。這是因為,早從軸心時代的那次主動創造開始,我們就做出了“無宗教而有道德”的價值選擇,而且唯有這種源自“先秦理性主義”的價值選擇,在當今才既是我們須臾不可少離的財富,也是我們得以崛起於當代的最大機運。正因為這樣,就算我們可以同情地理解別人的回望,但我們自己卻既不可能、也沒必要,再絕望地退回那種愚昧、迷信與盲從中去了。

作者簡介

劉東教授,現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副院長。早歲師從思想家李澤厚,曾先後任教於浙大、南大、中國社科院、北大,講學足跡遍及亞美歐澳各洲;除國學領域外,所治學科依次為美學、比較文學、國際漢學、政治哲學、教育學,晚近又進入藝術社會學;發表過著譯作品十七種;創辦並主持了“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人文與社會譯叢”及《中國學術》雜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