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松:筆速與墨色、字體、風格、節奏的關係及連續書寫的控鋒問題

留言, 即可獲國家級書法註冊教師資格證, 限量, 欲領從速。 趕緊在評論區互動吧!

在筆法技巧中, 運筆的速度是絕對不可忽視的技巧之一。 筆速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快與慢的問題, 它與所要書寫的墨色、字體, 所要表現的風格、節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筆速本身既能完美地表現這幾個方面, 又要受到這幾個方面的制約。

1、 筆速與墨色的關係

用墨的核心技巧是“紙墨相發”, 用墨的關鍵技巧是施墨。 由於水墨落到紙上有滲化的特性, 所以, 施墨之時必須要把握准分寸, 否則失控就會敗墨, 失去墨韻。

其規律是:“飽筆滲化快,

渴筆滲化慢”(其中墨的水分大小和紙質的吸水性大小不能忽略)。 為使墨的控制準確而合度, 如何把握筆速就是關鍵環節了。

其要領是:“飽筆須快, 渴筆宜慢”。

例如在行草書的創作中, 當毛筆蘸一次墨之後, 要連續書寫若干字, 筆含之墨就有一個由多而漸少的過程, 而行筆的速度也要有一個由快而漸慢的過程。 這是一個有規律的過程。 如果不按這個規律運筆, 飽筆反慢運, 渴筆卻快行, 那紙上之墨一定一塌糊塗。 前段漫漶不清, 後段蒼白乏色, 也就無所謂墨韻而言了。 行、草書的墨色注重濃淡、枯澀、燥潤、虛實的變化, 因此, 對筆速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須具有高速與低速的馭筆能力技巧, 才能表現行草書的墨色墨韻。

在篆、隸、楷的創作中, 筆速要求勻和, 一般情況下反差較小, 大多採用中低檔的速度。 原因是, 這類字體的墨色反差較小, 書寫時筆中所含之墨不宜太飽, 不宜太渴。 筆速與墨色是互為表現的關係, 又是互為制約的關係。

2、 筆速與字體的關係

不同的字體對筆速有不同的要求。 篆、隸、楷的筆法是筆筆獨立的, 又要強筆劃的刻畫。 這樣, 在點畫的書寫中, 運筆的速度就很難加快。 另外, 這幾種字體的章法基本是成行成列, 一格一字, 字字獨立, 字與字之間沒有綿互縈帶關係, 故而, 很難以快檔筆速運筆。

行、草書的筆法有很大的自由度, 筆劃的長短、粗細隨機可變, 直線、弧線可任意組合, 筆勢可斷可連, 單字中可連筆, 數個字可纏綿。 這些都為筆速的加快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或可以說, 提供了既可以加快又可以放慢的條件。

3、 筆速與風格的關係

技巧表現風格, 風格制約技巧。 筆速是筆法中的技巧, 故而, 筆速與風格是互為表現, 互為制約的關係。 風格恬靜一路, 筆速須穩和;狂狷一路,

筆速要急掣;古樸一路, 筆速應遲澀, 等等。 在行、草書中, 這種風格的多樣性與筆速的多變性是共存共生的。 行草屬動態字體, 風格差異極大, 其筆速的變化差異尤其明顯。 它要求書寫者, 必須能對各檔的筆速, 都要有很強很嫺熟的駕馭能力, 才能很好地把握風格。 同樣是王羲之的作品, 其筆速不同, 風格不同。 《蘭亭》筆速相對慢, 《月儀》筆速快。 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篆、隸、楷雖屬靜態字體, 但在風格上是非常多樣化的。 以唐楷為例, 禇遂良筆速快, 歐陽詢筆速中, 顏真卿筆速慢。 筆速的快慢對風格的表現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由此可知, 風格對筆速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 筆速對風格的表現是需要分寸的。

4、 筆速與節奏的關係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

任何字體在創作上, 都必須要有節奏韻律的展示。 單從點畫線條的角度上看, 粗與細、重與輕、長與短以及遲澀與流暢、穩重與奔放等等, 都是構成節奏的基本要素。 這種對比愈是強烈, 節奏就愈加跳蕩。 遲澀和穩重之筆必然是慢行的, 流暢與奔放之筆肯定是快捷的。

行、草書的書寫, 快慢徐急、重輕粗細、大小收放的變化很大, 所以就不是等勻的運筆速度。 這是行草書創作非常重要的筆法技巧。

篆、隸、楷書的書寫, 雖然不比行草的節奏反差大, 其中也有節奏把握的問題。 或某字凝重, 或某字飄逸, 須依行氣節奏的需要而有所變化, 筆速的把握亦當隨之而變化。

快速的運筆與細微的刻畫是一對矛盾, 筆速越快, 發力與鋒變失控的幾率越大。 所謂練筆,練的就是要解決這對矛盾,練的就是快且精,練的就是能駕馭各檔的筆速來寫出精美的點畫線條和精彩的漢字造型。

七、連續書寫的控鋒問題

不同的字體在書寫時有不同的控鋒技巧。篆、隸、楷在書寫時的調鋒過程可以比較自由,也就是說,當鋒變失控或不理想時,可以並允許隨時停頓,可以在硯蓋上將鋒理順。因為,這類靜態字體的筆劃是獨立的,一筆寫完,毛筆要離開紙面,然後寫下一筆,每筆之間有一小的停頓間歇,所以,在書寫的途中有能夠停筆理毫的機會。這種調理鋒毫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紙外調鋒”。

行、草書寫時的調鋒與篆、隸、楷有很大區別,因為,它有筆意的銜接,氣韻的通貫問題。由於這種筆意氣韻要求上制約,使得在書寫過程中不能隨意停頓,否則,行氣會氣斷意阻。寫行、草時必須是要連續書寫的,這樣,就要求書寫之際邊寫邊調鋒,其調鋒的過程須在書寫的一瞬間完成。這種調鋒方法,我們稱之為“紙上調鋒”。

行、草書連續書寫的技巧往往與其它的技巧糾纏在一起。首先,與筆速有關。沒有筆速也就無從談連續書寫的問題。其次,與把握線性的技巧相關。行、草書線形的變化非常複雜,連續書寫,瞬間紙上調鋒,要寫出高品質的點線。第三,與字法、章法相關聯。要注重字形的組塑、行氣的通貫和章法的和諧等等。第四,與墨法技巧關係緊密。行書講究墨的層次,講究行氣間的蘸墨點,只有筆在蘸墨時才是間歇與理毫之處。頻頻停筆蘸墨必然擾亂連續書寫的節奏。第五,與風格樣式等關係密切。

此外,連續書寫的技巧與其它非技巧因素也往往糾纏在一起。如文字內容和字的大小因素,書寫時幾案的寬窄與紙的移動因素,等等。可知連續書寫的技巧其難度是不容忽視的。

所謂練筆,練的就是要解決這對矛盾,練的就是快且精,練的就是能駕馭各檔的筆速來寫出精美的點畫線條和精彩的漢字造型。

七、連續書寫的控鋒問題

不同的字體在書寫時有不同的控鋒技巧。篆、隸、楷在書寫時的調鋒過程可以比較自由,也就是說,當鋒變失控或不理想時,可以並允許隨時停頓,可以在硯蓋上將鋒理順。因為,這類靜態字體的筆劃是獨立的,一筆寫完,毛筆要離開紙面,然後寫下一筆,每筆之間有一小的停頓間歇,所以,在書寫的途中有能夠停筆理毫的機會。這種調理鋒毫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紙外調鋒”。

行、草書寫時的調鋒與篆、隸、楷有很大區別,因為,它有筆意的銜接,氣韻的通貫問題。由於這種筆意氣韻要求上制約,使得在書寫過程中不能隨意停頓,否則,行氣會氣斷意阻。寫行、草時必須是要連續書寫的,這樣,就要求書寫之際邊寫邊調鋒,其調鋒的過程須在書寫的一瞬間完成。這種調鋒方法,我們稱之為“紙上調鋒”。

行、草書連續書寫的技巧往往與其它的技巧糾纏在一起。首先,與筆速有關。沒有筆速也就無從談連續書寫的問題。其次,與把握線性的技巧相關。行、草書線形的變化非常複雜,連續書寫,瞬間紙上調鋒,要寫出高品質的點線。第三,與字法、章法相關聯。要注重字形的組塑、行氣的通貫和章法的和諧等等。第四,與墨法技巧關係緊密。行書講究墨的層次,講究行氣間的蘸墨點,只有筆在蘸墨時才是間歇與理毫之處。頻頻停筆蘸墨必然擾亂連續書寫的節奏。第五,與風格樣式等關係密切。

此外,連續書寫的技巧與其它非技巧因素也往往糾纏在一起。如文字內容和字的大小因素,書寫時幾案的寬窄與紙的移動因素,等等。可知連續書寫的技巧其難度是不容忽視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