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東坡故事55:登惠山錢道人烹茶相待,過常州除夕夜舟中守歲

離開蘇州後, 蘇軾又來到了太湖之濱的惠山。 惠山是無錫的最高點, 海拔300余米, 站在惠山頂上可俯瞰太湖, 風景絕佳。

惠山上有一個著名的道人,

乃錢顗的弟弟。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錢道人欣然邀請蘇軾同登惠山之頂, 然後拿出珍藏已久的龍風貢茶。

雖已是隆冬時節, 但正值日中, 也並不覺得寒冷, 外加紅泥小火爐烹著一壺好茶, 兩人高談闊論, 自是人生一大樂事。 蘇軾不禁賦詩一首:

《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 逢山未免更留連。

獨攜天上小團月, 來試人間第二泉。

石路縈回九龍脊, 水光翻動五湖天。

孫登無語空歸去, 半嶺松聲萬壑傳。

宋朝飲茶之風盛行, 茶葉多做成餅狀;惠山有一名泉, 被茶聖陸羽稱為“天下第二”, 所以詩中有“獨攜天上小團月, 來試人間第二泉”之說。

頭頂暖陽, 惠風和暢, 嘉友在側, 蘇軾的心情是愉快的,

連眼前所見之景都是那麼的奇秀闊大, 耳聞萬壑松聲, 不由得讓人想起孫登的長嘯聲。

告別錢道人, 蘇軾又來到了常州, 不覺間已是年關將近。 除夕之夜, 蘇軾只能住在舟中, 離家已經一月有餘, 越發的思念親人, 天涯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孤獨是詩人的創作源泉, 蘇軾也不例外, 想起杭州的家人, 散落天涯的故交, 他寫下了兩首七律寄託內心的孤寂之感。 其一雲:

行歌野哭兩堪悲, 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 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 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 孤舟一夜許相依。

外面有人邊走邊歌, 有人野外啼哭, 兩種聲音都讓蘇軾感到悲傷。 這悲傷一則是勞苦大眾的生活艱難, 二則是自身的獨在異鄉。

看著遠處的燈火漸次熄滅, 夜愈發的深了。

病眼睡不著不是因為守歲, 而是苦無鄉音, 盼望著早日回家。 雖然裹著厚厚的被子, 腳還是冰冷的;新洗了頭愈覺得頭髮稀少。 這是在感歎自己的衰老。

此情此景, 多虧有一盞孤燈送來些許溫暖, 一葉扁舟依然不離不棄。 這首詩寫盡了人在異鄉過年的淒清, 即使曠達如蘇軾, 也不免低沉抑鬱。

東坡志林 蘇軾 著 國學 古籍 國學名家 ¥24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