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被留在房間獨自哭泣的那五分鐘裡,寶寶的心裡發生了什麼?

寶寶還是小嬰兒的時候, 我媽經常會問我一句話:“你說, 他腦子裡現在想什麼呢?”對於嬰兒的思維, 大家一定都是會好奇的, 他們和成年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 他們沒有我們這樣對於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認知, 一兩個月的寶寶都還不太知道媽媽是什麼, 瞭解一下寶寶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 會幫助我們用更恰當的方式去對待他。

本篇文章可能會引起一部分家長的內疚和憤怒, 我會儘量陳述事實, 如果某部分戳痛了你, 請相信, 我寫這篇不是為了譴責你之前做的不夠好, 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個更好的瞭解自己的寶寶,

從而可以對自己和孩子的互動方式進行一些更恰當的調整。

先來介紹幾個關於嬰兒的基礎概念(本文討論的是0~1歲的嬰兒)

1、我的孩子知道我的存在嗎?

對於出生一兩個月的寶寶來說, 媽媽確實是一個太複雜的概念,

他們直接可以感知到的只有乳房或者奶瓶。

在出生一個月到兩個月以後, 孩子會慢慢把溫暖的, 帶有奶香的, 抱著自己的, 低聲細語的, 溫柔注視自己的這些特徵逐漸拼湊到一起, 形成一個很原始的“媽媽”的概念。 這只是心理意義上的“媽媽”, 並不是生物學意義, 畢竟你要指望一個一兩個月大的孩子明白人類是什麼, 有點太難為他了。

2、他會做夢嗎?

嬰兒是會做夢的, 他們夢的內容不得而知, 但是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家寶寶剛睡下不久的時候, 眼珠會在眼皮下快速的轉動, 這個過程叫“快速眼動睡眠”, 這就是做夢的階段, 成年人也是如此。 如果你在快速眼動期醒了過來, 你就能很大程度上記住你的夢。

這也是為什麼, 嬰兒看似睡著了,

但放下就醒了, 因為這個階段還處於淺睡眠狀態, 並未進入深睡眠。 如果你想讓他老老實實躺在床上睡一會兒, 最好等他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過去以後再嘗試放下。

3、他會生氣嗎?

嬰兒的情緒是最原始的, 攻擊、恐懼這類感受是占到大多數的,

嬰兒當然會生氣。 試想一下, 如果你是一個生活沒辦法自理, 也沒辦法理解周圍這些大自己好幾倍的物種巴拉巴拉在說什麼的狀態, 估計你最多出現的情緒也會是恐懼和憤怒。

4、他有思想嗎?

嬰兒的思維還是很原始的初級思維, 這些思維幾乎構不成什麼成年人習慣理解的因果邏輯關係, 可以理解為, 嬰兒是純粹受到感官和情緒支配的原始動物。

所以, 你的孩子並不會專門為了氣你而不睡覺不吃奶, 或者大哭發脾氣, 他並不知道自己這些舉動是會讓你生氣的, 他只是自然的表達和流露自己的感受。

5、嬰兒有沒有時間概念?

肯定的回答, 嬰兒沒有時間概念。 所以, 睡眠訓練在這一點上其實是很不合邏輯的, 因為嬰兒沒有時間概念,

他並不知道五分鐘是多久, 也沒辦法預測你出去是幹嘛了, 你不抱他是為什麼, 對於嬰兒來說, 沒有被回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瀕臨死亡般的恐懼和極大的情感煎熬。

幾個基本概念介紹完, 我想大概每個人都在腦子裡回顧了一下自己曾經沒有及時回應嬰兒、誤解嬰兒、甚至對嬰兒憤怒的時候。 可能你這會兒心裡充滿了內疚和委屈,不過好消息是,大部分媽媽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及時回應嬰兒的所有需求,做不到對嬰兒永遠溫和,而她們的寶寶也一樣成長的很好。

睡眠訓練、延遲滿足等等傷害孩子的並不只是這些行為本身,更是家長在做這些訓練時的心態。

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生物學家都證實了睡眠訓練對於嬰兒本身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嬰兒在得不到回應的時候,恐懼會導致釋放一種傷害大腦的神經遞質,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這種恐懼緊張的應激狀態中,甚至會永久性的影響孩子的部分大腦功能。

同樣的,某些高需求的敏感寶寶,在得到特別多的關注和愛和及時滿足時,反而會改變部分本身類似于“基因缺陷”般的性格特質(大腦結構),變得比非高需求的寶寶情緒更加穩定和富有同理心。

我知道各位媽媽夜奶有多辛苦,帶孩子有多累,壓力有多大,但是還是很遺憾地說,睡眠訓練確實不是為了孩子好。

嬰兒在大概八個月到十個月的時候開始發展出物體恒常性的概念,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月齡開始孩子才能逐漸明白你不在他眼前的時候你也存在在別的地方,而不是就此“消失、死去”。

我看到的大多睡眠訓練是從孩子六個月甚至三個月就開始實施的。對於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當你沒有出現在他的視線內的每一分每一秒,孩子都會在心理上認為你永遠的消失了,死去了,不會再出現了。

當媽媽不在但是別的撫養人比如孩子爸爸或者老人在場的時候,至少這些人會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睡眠訓練一般會要求所有人都回避,即使不回避,也會要儘量避免目光接觸或者言語安撫,肢體接觸更是要避免。要給孩子營造一種:沒有人會説明你和安撫你,你需要自己入睡和消化那些情緒的心理環境。

當孩子最終安靜下來的時候並不是他終於明白了大人的良苦用心,變得堅強起來了,而是他把這部分巨大的恐懼和憤怒壓抑到了潛意識裡,這其中又摻雜了很多複雜的心理過程,我就不贅述了,總之孩子並沒有真的理解和消化這些情緒,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將他們收進了自己內心深處。

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在睡眠訓練第二天並沒有出現不好的情緒狀態,依舊笑嘻嘻的呀。

這就像抽了煙的人第二天沒有立刻咳血,但並不意味著那些有毒物質沒有進入他體內。

文章最後,還是想告訴大家,雖然睡眠訓練對孩子不好,但有的時候對於媽媽來說卻是很有必要的。

養育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尤其是面對要耗費巨大心力體力的嬰兒,一定是需要整個家庭協作的。但如果由於種種原因,你找不到外援,而孩子確實又嚴重超過了你可以承受的體力範圍,那麼請媽媽們先照顧好自己,這個時候比起睡眠訓練對孩子的傷害,更需要被認真對待的是你在養育過程中受到的傷害。

父母不需要完美,也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但是我們需要真實,不僅是對孩子真實,更需要對自己真實。

可能你這會兒心裡充滿了內疚和委屈,不過好消息是,大部分媽媽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及時回應嬰兒的所有需求,做不到對嬰兒永遠溫和,而她們的寶寶也一樣成長的很好。

睡眠訓練、延遲滿足等等傷害孩子的並不只是這些行為本身,更是家長在做這些訓練時的心態。

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生物學家都證實了睡眠訓練對於嬰兒本身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嬰兒在得不到回應的時候,恐懼會導致釋放一種傷害大腦的神經遞質,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這種恐懼緊張的應激狀態中,甚至會永久性的影響孩子的部分大腦功能。

同樣的,某些高需求的敏感寶寶,在得到特別多的關注和愛和及時滿足時,反而會改變部分本身類似于“基因缺陷”般的性格特質(大腦結構),變得比非高需求的寶寶情緒更加穩定和富有同理心。

我知道各位媽媽夜奶有多辛苦,帶孩子有多累,壓力有多大,但是還是很遺憾地說,睡眠訓練確實不是為了孩子好。

嬰兒在大概八個月到十個月的時候開始發展出物體恒常性的概念,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月齡開始孩子才能逐漸明白你不在他眼前的時候你也存在在別的地方,而不是就此“消失、死去”。

我看到的大多睡眠訓練是從孩子六個月甚至三個月就開始實施的。對於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當你沒有出現在他的視線內的每一分每一秒,孩子都會在心理上認為你永遠的消失了,死去了,不會再出現了。

當媽媽不在但是別的撫養人比如孩子爸爸或者老人在場的時候,至少這些人會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睡眠訓練一般會要求所有人都回避,即使不回避,也會要儘量避免目光接觸或者言語安撫,肢體接觸更是要避免。要給孩子營造一種:沒有人會説明你和安撫你,你需要自己入睡和消化那些情緒的心理環境。

當孩子最終安靜下來的時候並不是他終於明白了大人的良苦用心,變得堅強起來了,而是他把這部分巨大的恐懼和憤怒壓抑到了潛意識裡,這其中又摻雜了很多複雜的心理過程,我就不贅述了,總之孩子並沒有真的理解和消化這些情緒,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將他們收進了自己內心深處。

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在睡眠訓練第二天並沒有出現不好的情緒狀態,依舊笑嘻嘻的呀。

這就像抽了煙的人第二天沒有立刻咳血,但並不意味著那些有毒物質沒有進入他體內。

文章最後,還是想告訴大家,雖然睡眠訓練對孩子不好,但有的時候對於媽媽來說卻是很有必要的。

養育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尤其是面對要耗費巨大心力體力的嬰兒,一定是需要整個家庭協作的。但如果由於種種原因,你找不到外援,而孩子確實又嚴重超過了你可以承受的體力範圍,那麼請媽媽們先照顧好自己,這個時候比起睡眠訓練對孩子的傷害,更需要被認真對待的是你在養育過程中受到的傷害。

父母不需要完美,也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但是我們需要真實,不僅是對孩子真實,更需要對自己真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