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來到分叉路口的偶像女團市場,該如何拿到下半場競爭的入場券?

隨著歡聚時代旗下偶像女團1931在平安夜宣佈終止運營, 又一個氪金女團創業項目宣告失敗。

這個先期投入高達5億的偶像女團,

在早於“女團元年”的2014年底建立, 熬過了偶像團體市場的不溫不火, 卻沒能順利渡過200多個偶像女團的大混戰。

曾一度被媒體將其與國內48系女團相提並論的1931的解散, 折射出的只是偶像女團市場生態的一角。 經過了2016年的爆發和2017年的一輪洗牌, 在看似哀鴻遍野的市場環境中, 是危機還是生機, 取決於偶像女團未來的路怎麼走。

嗷嗷待哺的女團, 危機與轉機並存的市場

據統計, 僅在被稱作“女團元年”的2016年, 就有200多個偶像女團相繼投入市場拼殺, 這些女團背後, 一部分是由資本或者互聯網巨頭公司加持, 另一部分則是跟著感覺走的女團創業者。 經過一年多的洗牌, 部分女團靠實力活了下來, 而一些人只能黯然離場。

而在當初被孵化出的200多個女團中,

又以養成系占了多數。 養成系作為在日本最為盛行的偶像女團打造模式, 因其變現的快速規模化和複製成本低等特點, 成為一眾投資方的首選。 這種“不收取任何仲介費”直接從粉絲口袋裡拿錢的生意, 看似是擺在資本和創業者眼前的巨大紅利和機遇。

但伴隨著資本過熱一同到來的, 則是偶像女團創業市場快速進入紅海。

據音樂先聲統計, 僅2016年就有包括《夏日甜心》、《蜜蜂少女隊》、《國民美少女》、《加油女少女》、《最強女團》在內的5檔及以上電視和網路綜藝上線, 其中有些節目將會製作第二季。 在如此高強度、高頻次的選秀之下, 潛藏著的是對於女團市場的粗放式開採和資源的濫用, 以及觀眾對於女團偶像認可和期待值的降低。

而根據相關媒體報導, 目前中國的偶像女團行業, 單團平均投入起碼在6000萬元左右。 由此可以推斷, 國內除了已經擁有品牌影響和穩定變現模式的SNH48等個別團體之外, 入不敷出成為大多數偶像女團運營的現實困境。

禍兮福之所倚, 偶像女團生存危機之下正預示著轉機的到來。 市場井噴之後的洗牌期, 只有真正有實力進入下半場的偶像女團, 才最有機會贏得這場大混戰勝利的果實。 巨大的中國市場, 潛藏著的龐大潛在受眾群體, 等待的只是一個被啟動的契機。

現階段國內偶像女團固化模式“四宗罪”

既然受眾市場的局限並沒有成為致使偶像女團夭折的主要原因, 那麼現階段偶像女團發展的癥結究竟在哪裡?音樂先聲看來, 原因主要為以下四點:

首先, 照搬養成模式, 忽視國內市場現實。 正如前文所言, 養成系的優勢成為資本和運營方都嚮往的女團運作模式, 於是在元年之後, 各種噱頭卻換湯不換藥的養成系女團, 迅速佔據了偶像女團市場。 但“養成系”顧名思義, 就是要讓粉絲和女偶像們共同成長, 養成系品牌的打造是一個長時間、大資本的投入過程, 可以被快速複製, 卻無法被輕易複製成功。

目前, 全世界養成系偶像女團最為成功的日本AKB48, 也是通過幾年的不間斷培養和運營後才被成功推出, 如果國內運營方僅想通過短線佈局、快速收割粉絲價值的方式來作為打造偶像女團的目標,那麼“人財兩空”的結局也是意料之中。

其次,同質化嚴重,缺少市場突圍武器。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偶像女團,都存在團隊定位、個性模糊不清等情況,“千人一面”的成員很難給大眾留下印象。而這種同質化的結果,使得注意力經濟時代的消費者只會注意到那些在主流媒體上頻繁出現的強勢偶像女團,由此導致頭部效應放大,進一步擠壓同類型團體的生存空間。

而缺少專業的招募培訓機制、缺少清晰團隊定位,以及在搶佔注意力過程中的弱勢表現,其實都可以歸結為:國內的大部分團隊都欠缺偶像女團的專業運作能力。

再者,變現管道單一,沒有形成有效的消費激勵機制。對於多數快速上馬的偶像女團項目來說,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從1931的解散可以看出:多龐大的資本,都很難扭轉無法實現有效變現的困局。

還是以48系女團為例,該團的變現主要通過劇場演出門票、周邊產品售賣、正版唱片銷售來達成,而在每年一度的總選上,粉絲更是豪擲千金只為自己偶像能夠奪得一個好名次。據報導,在今年的SNH48總選上,粉絲投出的票數超過300萬張,為SNH48所屬公司直接帶來了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偶像女團普遍缺少可以走進大眾視野的優質作品。偶像工業雖然人的因素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但內容的產出仍然是團體可以長久立足並實現價值的根本。

然而,目前國內女團乃至整個偶像造星工業中存在的最大問題,都是缺乏傳播度高兼具口碑的作品,而作品作為團體標籤化、個性化凸顯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缺失了將會大大削弱團隊的競爭力和辨識度。

創新互聯網造星模式,加速女團競爭進入下半場

雖然我們細數了目前國內偶像女團發展的“四宗罪”,但偶像女團市場的前景依然可期。儘管,1931已經退出市場競爭,但國內的其他大勢女團依然為整個偶像女團打造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種,便是與日本AKB48有著一脈相承的國內48系女團。成立於2012年的SNH48,是絲芭文化傳媒打造的第一個48系女子偶像團體。國內48系女團也同樣延續了純劇場養成模式的傳統,發展出了自己的劇場文化,並利用品牌效應在全國很多地方孵化出了其他的48系女團,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女團矩陣的先期建立,以及影響力的地緣輻射。

但是,成立之初的SNH48乃至如今發展出的眾多48系女團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都要靠前期日本團隊的指路,依賴日本團隊的成熟的運作經驗與品牌效應搶佔了偶像女團市場的先機,可複製性不高。

能不能找到區別于傳統養成偶像的新發展模式,SING女團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SING女團是由酷狗音樂和酷狗直播在2015年推出的女子演唱組合,相較于人數龐大的48系女團,SING女團更加“輕裝上陣”。

而與48系女團最大的不同,則在於SING女團是更加創新的互聯網造星模式。借著酷狗音樂和酷狗直播的互聯網平臺基因,SING女團主打“直播+新媒體”的理念,不論是內容的發佈還是行銷都更著力於線上,利用互聯網平臺的龐大受眾,實現向線下市場的導流。

而這種互聯網造星的模式,其實更加符合中國的市場國情。

首先,中國的數位音樂和互聯網發展速度在世界處於前列,近半數的線民都已經是互聯網音樂的使用者。音樂產品的形態要更多與互聯網相結合的要求,其實也是市場發展的需求。

目前,SING女團所發行的單曲和專輯已經完成了由免費向付費的轉化,這對於中國數位音樂消費市場來說是個好消息,而對於女團本身來說,可以快速地在互聯網音樂時代建立作品的變現方式,也是掌握市場主導權的第一步。

今年以來,SING女團密集地推出了10首單曲,頂著“亞洲首支電子國風女團”的頭銜,憑藉歌曲《寄明月》敲開了B站的大門,MV播放量接近60萬,成功通過作品被大眾認知,奠定了SING女團“特色定位+優質作品”的精品內容發展路線。

在千篇一律的偶像女團市場上,能給消費者帶來陌生化審美體驗的SING女團,可以給行業和偶像女團創業者們一個啟發:是時候該終結過去拼命氪金、粗放式發展的前半場競賽了,偶像女團競爭下半場已經到來,“差異化模式+精品化內容”或許就是這場比賽的答案。

文 | 王亞男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音樂先聲現已入駐36氪、介面、虎嗅、鈦媒體、知乎、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百度百家、一點資訊、搜狐、網易等自媒體平臺。

如果國內運營方僅想通過短線佈局、快速收割粉絲價值的方式來作為打造偶像女團的目標,那麼“人財兩空”的結局也是意料之中。

其次,同質化嚴重,缺少市場突圍武器。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偶像女團,都存在團隊定位、個性模糊不清等情況,“千人一面”的成員很難給大眾留下印象。而這種同質化的結果,使得注意力經濟時代的消費者只會注意到那些在主流媒體上頻繁出現的強勢偶像女團,由此導致頭部效應放大,進一步擠壓同類型團體的生存空間。

而缺少專業的招募培訓機制、缺少清晰團隊定位,以及在搶佔注意力過程中的弱勢表現,其實都可以歸結為:國內的大部分團隊都欠缺偶像女團的專業運作能力。

再者,變現管道單一,沒有形成有效的消費激勵機制。對於多數快速上馬的偶像女團項目來說,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從1931的解散可以看出:多龐大的資本,都很難扭轉無法實現有效變現的困局。

還是以48系女團為例,該團的變現主要通過劇場演出門票、周邊產品售賣、正版唱片銷售來達成,而在每年一度的總選上,粉絲更是豪擲千金只為自己偶像能夠奪得一個好名次。據報導,在今年的SNH48總選上,粉絲投出的票數超過300萬張,為SNH48所屬公司直接帶來了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偶像女團普遍缺少可以走進大眾視野的優質作品。偶像工業雖然人的因素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但內容的產出仍然是團體可以長久立足並實現價值的根本。

然而,目前國內女團乃至整個偶像造星工業中存在的最大問題,都是缺乏傳播度高兼具口碑的作品,而作品作為團體標籤化、個性化凸顯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缺失了將會大大削弱團隊的競爭力和辨識度。

創新互聯網造星模式,加速女團競爭進入下半場

雖然我們細數了目前國內偶像女團發展的“四宗罪”,但偶像女團市場的前景依然可期。儘管,1931已經退出市場競爭,但國內的其他大勢女團依然為整個偶像女團打造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種,便是與日本AKB48有著一脈相承的國內48系女團。成立於2012年的SNH48,是絲芭文化傳媒打造的第一個48系女子偶像團體。國內48系女團也同樣延續了純劇場養成模式的傳統,發展出了自己的劇場文化,並利用品牌效應在全國很多地方孵化出了其他的48系女團,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女團矩陣的先期建立,以及影響力的地緣輻射。

但是,成立之初的SNH48乃至如今發展出的眾多48系女團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都要靠前期日本團隊的指路,依賴日本團隊的成熟的運作經驗與品牌效應搶佔了偶像女團市場的先機,可複製性不高。

能不能找到區別于傳統養成偶像的新發展模式,SING女團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SING女團是由酷狗音樂和酷狗直播在2015年推出的女子演唱組合,相較于人數龐大的48系女團,SING女團更加“輕裝上陣”。

而與48系女團最大的不同,則在於SING女團是更加創新的互聯網造星模式。借著酷狗音樂和酷狗直播的互聯網平臺基因,SING女團主打“直播+新媒體”的理念,不論是內容的發佈還是行銷都更著力於線上,利用互聯網平臺的龐大受眾,實現向線下市場的導流。

而這種互聯網造星的模式,其實更加符合中國的市場國情。

首先,中國的數位音樂和互聯網發展速度在世界處於前列,近半數的線民都已經是互聯網音樂的使用者。音樂產品的形態要更多與互聯網相結合的要求,其實也是市場發展的需求。

目前,SING女團所發行的單曲和專輯已經完成了由免費向付費的轉化,這對於中國數位音樂消費市場來說是個好消息,而對於女團本身來說,可以快速地在互聯網音樂時代建立作品的變現方式,也是掌握市場主導權的第一步。

今年以來,SING女團密集地推出了10首單曲,頂著“亞洲首支電子國風女團”的頭銜,憑藉歌曲《寄明月》敲開了B站的大門,MV播放量接近60萬,成功通過作品被大眾認知,奠定了SING女團“特色定位+優質作品”的精品內容發展路線。

在千篇一律的偶像女團市場上,能給消費者帶來陌生化審美體驗的SING女團,可以給行業和偶像女團創業者們一個啟發:是時候該終結過去拼命氪金、粗放式發展的前半場競賽了,偶像女團競爭下半場已經到來,“差異化模式+精品化內容”或許就是這場比賽的答案。

文 | 王亞男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音樂先聲現已入駐36氪、介面、虎嗅、鈦媒體、知乎、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百度百家、一點資訊、搜狐、網易等自媒體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