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求實2018|華興資本年度盤點(業務篇)

這是我們第三年發佈華興資本年度盤點, 在去年的《橫渡2017 | 華興資本年度盤點》中, 我們提出2017年充滿諸多不確定性, 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未來在新經濟,

這一點已得到市場驗證, 新經濟對於產業結構調整所起到的作用開始顯現, 而技術創新和回歸商業本質也成為年內主題詞。

同時, 我們認為金融機構應該服務實體經濟, 説明那些未來的龍頭企業成長, 並分享他們的成果, 而不是利用過剩的流動性在市場興風作浪, 賺資訊不對等的錢。 最重要的是我們呼籲新興產業的企業家應該擔負起相對應的責任和義務, 為社會國家作出積極的貢獻。 我們期待2017成為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精神的元年。 過去的一年我們身體力行, 交出如下答卷。

根據IT桔子收錄資料, 2017年1-11月國內融資事件2829起, 公佈融資金額近600億美元;並購事件590餘起, 並購總額達660億美元。 2017年華興資本完成私募融資交易55個(不含早期融資平臺華興Alpha),

私募融資額超過120億美元, 約占中國私募融資總額20%;完成並購交易5個, 交易總規模超過80億美元, 約占中國TMT領域並購總額12%。

2017年海外資本市場非常活躍, 作為中國新經濟企業的長期資本市場夥伴, 華興資本旗下華興證券先後參與四季教育1.08億美元、搜狗5.85億美元、簡普科技1.8億美元、樂信1.08億美元的美國IPO及閱文集團10.7億美元的香港IPO, 總籌集金額超過20億美元。

在2017年末, 包括華興新經濟基金、華興醫療產業基金和籌備中的華興夾層基金在內的華興資本基金平臺首次亮相, 華興新經濟基金管理規模已經超過200億, 2017年投資項目超過20個。 投資已經成為華興下一步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作為陪伴新經濟企業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機構,

我們再次集合了投資、私募融資、國內及國際證券4大板塊逾10個團隊, 合力打造萬字重磅年終盤點獻禮2018年。 今天率先發佈的是業務篇, 聚焦對2017年市場的回顧以及我們在這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績。 預祝各位新年快樂!

一、投資管理

1、投資管理-資產端

總體來看, 2017年投資人變得理性和謹慎。 市場並不缺錢, 但投資人對項目變得挑剔, 項目執行週期也有所延長。 2017年項目分佈也不太均衡, 上半年項目緊缺, 但下半年受海外上市潮影響, 年尾後期項目尤其是美元項目突然多起來。 一級市場的估值水準仍然很高, 但後期基金也很活躍, 好的專案仍然刺刀見紅。

2、投資管理-資金端

2017年, 受到二級市場上漲替代效應的影響,

一級市場募資難度有所加大, 市場穩中有降, 募集基金數量和金額均有所降低。

華興資本基金平臺年末亮相, 包括華興新經濟基金、華興醫療產業基金及華興夾層基金。

華興夾層基金

2017年, 華興夾層基金作為華興資本旗下首支專注于夾層機會的基金開始籌備, 聚焦成熟期新經濟企業的債權、夾層以及並購融資, 通過股債混合配置, 實現風險可控、收益均衡。

二、財務顧問

1、財務顧問-成長期與成熟期

延續2016年態勢,私募融資市場交易數量和金額在2017年一季度觸底後開始緩慢回升,全年保持相對平穩水準。人民幣投資人保持活躍,交易數占比不斷攀升到80%以上;美元投資的數量占比雖然在下降,但單個專案金額較大,整體交易金額仍占40%以上。另一方面,更多“國家隊”資本的入場,逐漸成為市場上一方重要力量。

在市場整體審美從規模向效率轉移的過程中,在多個熱點領域沉澱下來的頭部資產,受到投資人熱烈歡迎。年內TMD三駕馬車滴滴出行、今日頭條、新美大相繼完成大額融資。在共用單車、線上教育、二手車、車後服務、物流服務等多個領域,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受到IPO市場良好態勢的影響,文娛和金融科技領域的Pre-IPO融資也異常火爆。

另一方面,投資人在一些熱點的新興領域也在加強佈局,人工智慧/大資料以及新零售兩個方向特別突出,預計趨勢會在2018年延續。在生命與醫療科技領域,國內創業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及與世界主流市場的接軌已經成為長期趨勢,行業前景可期。

2、財務顧問-早中期融資

2017年的早中期融資市場較去年有顯著的回暖,寒冬過後,存活下來的項目品相不錯,且度過了痛苦的估值調整期。新一輪資本春天來臨,投資機構“彈藥”充足,但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表現出了更多的理性和謹慎,並未出現盲目出手的情況。最有力的佐證是,創投市場總體募集金額超過2016,但融資事件有所減少,資本紮堆向頭部專案聚集,熱門賽道集中在科技與消費兩大領域。

3、財務顧問-兼併收購

2017年的互聯網並購市場總體上延續了去年的相對謹慎態度。從交易金額、交易數量到大額交易的出現頻率都有所下滑,但在包括戰略投資、行業整合、A股收購和跨市場並購等在內的各個子領域裡,依然爆發出不少明星交易,買家普遍更關注資產的品質和雙方的戰略協同,頭部資產的價值得到凸顯。

垂直領域行業整合持續發生,同類合併已經成為重構市場格局的典型手段。經過了2015年最初一波同類合併熱潮的洗禮和驗證,行業整合交易所帶來的資源集中、流量整合和成本降低的效用已經被市場所熟悉和認可。在今年發生的多起細分行業整合交易中,背後不乏騰訊、阿裡等互聯網巨頭的身影,互聯網巨頭從戰略投資到引導整合的步調正在加快,以此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和行業格局的重塑。

流量/場景獲取和行業賦能是今年戰略並購的主要邏輯。隨著移動互聯網各個子領域的線上滲透率達到天花板,如何以低成本獲取優質流量成為互聯網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平臺型互聯網公司依託於基礎設施、技術能力和商業變現等方面的積累和優勢,積極探索為行業和企業賦能。無論是新零售的興起,還是從BATJ到TMD在海外的佈局,都是圍繞著這一命題展開。

後重組新規時代,A股市場在嚴監管下前進。在並購重組市場上打擊炒殼,從嚴監管借殼,封堵不符合IPO要求的資產通過規避借殼快速上市的路徑,同時在IPO市場上加快審批速度,並從嚴審核限制問題資產,是後重組新規時代監管層治理的主要思路,旨在抑制二級市場投機和套利行為,引導理性投資。

三、證券

1、證券-香港、美國

2017年海外資本市場非常活躍,華興證券成功完成當中多宗矚目交易。

海外上市方面,美國以所籌集資金額領跑全球上市地點。上市公司主要來自教育、互聯網金融與醫療健康行業, 這也是近年赴美上市的熱點行業。 內地政策《民促法》的落地、 二胎政策及美國市場較高的估值是內地教育機構赴美上市的驅動力。

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內地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整頓期,國內借殼或IPO面臨困難,加上美國投資者對金融科技企業越趨瞭解,吸引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另外,在新經濟體基本面回升以及滬深港通南下資金的利好因素帶動下香港恒生指數創近年新高。

展望2018年,美國資本市場充裕的流動性和富有吸引性的估值、以及美國投資者對於高增長公司的高度認可使美國市場保持其對中國民營高科技、新興行業企業的吸引力,預計將繼續成為內地機構尋求上市的熱門地點之一。

另外,港股中長期前景同樣樂觀,港交所通過設立創新板以完善發行機制包括開放同股不同權,預計將吸引更多優質、成長型公司來港上市。另外擬H股全流通、與內地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政策等正面因素支撐下,預計香港在全球股票市場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2、證券-中國大陸

從一級市場來看,為推動新股發行常態化,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同時規範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中國證監會從融資頻率、融資規模等方面對再融資規則進行了修訂,2017年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也伴隨著急劇縮減。同時,IPO新股堰塞湖得到疏解,2017年IPO融資數量接近2016年的兩倍,並接近2017年再融資的融資數量。上述措施解決了A股市場非公開發行與其他融資方式失衡的結構性問題。但在新股發行常態化的背後,在依法、從嚴、全面的監管尺度下,IPO審核環節的否決率有所提升,審核通過率下降至7成。

從二級市場來看,在金融去杠杆推進、市場流動性偏緊的背景下,2017年 A 股上半年整體處於震盪調整的態勢,但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企混改步入新階段,A股市場在6月後開始企穩並穩步上行。同時,中國證監會推出了減持新規,完善後的減持制度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規範、理性、有序減持股份,有利於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治理,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維護證券市場交易秩序,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此外,從2018年6月開始,中國A股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基準指數,是中國股票市場國際化的重要一步,表明A股國際地位的提高和A股開放程度的提高,也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信心。

從政策層面來看,監管機構對於新經濟企業上市也體現出更高的熱情和接納度。新經濟對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影響力逐步加強,正助推中國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新經濟企業為A股輸送了新鮮血液,資本市場率先啟動經濟形態轉型,起到了對新經濟的引領作用。

四、結構化金融

結構化金融業務是華興資本在2017年佈局的一個新的業務板塊,旨在通過專業化的風險定價、系統性的產品設計、現代化的交易安排,致力於為新經濟客戶提供更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融資工具,並搭建新經濟資本市場中的信用與流動性定價體系。

長久以來,私募股權融資成為新經濟企業發展過程中唯一的資金來源。強盛的新經濟發展勢頭、優質的新經濟資產儲備、多元化的資金需求,與極其匱乏的信用與流動性、資產定價指標體系的缺失、配套融資工具的單一性,形成越來越大的矛盾與普遍面臨的痛點。 2017年, 華興資本首次針對性推出“優質企業混合債權融資產品體系”,以中短期債務或可轉債等混合資本形式,為新經濟領域中的優質企業和企業家提供成本更經濟、方式更靈活的多樣化融資解決方案,首次實現了新經濟領域中信用資本與中短期流動性資本的突破, 同時為銀行、保險、企業等傳統資金方提供兼具安全性及成長性的優質新經濟金融資產。

在2017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我們將圍繞10個行業,數十個細分領域,發佈華興資本拼殺在一線的同事們對於明年發展趨勢的展望,敬請期待。

【閱讀推薦】

華興資本年度最受歡迎觀點

華興資本年度最受歡迎報告

二、財務顧問

1、財務顧問-成長期與成熟期

延續2016年態勢,私募融資市場交易數量和金額在2017年一季度觸底後開始緩慢回升,全年保持相對平穩水準。人民幣投資人保持活躍,交易數占比不斷攀升到80%以上;美元投資的數量占比雖然在下降,但單個專案金額較大,整體交易金額仍占40%以上。另一方面,更多“國家隊”資本的入場,逐漸成為市場上一方重要力量。

在市場整體審美從規模向效率轉移的過程中,在多個熱點領域沉澱下來的頭部資產,受到投資人熱烈歡迎。年內TMD三駕馬車滴滴出行、今日頭條、新美大相繼完成大額融資。在共用單車、線上教育、二手車、車後服務、物流服務等多個領域,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受到IPO市場良好態勢的影響,文娛和金融科技領域的Pre-IPO融資也異常火爆。

另一方面,投資人在一些熱點的新興領域也在加強佈局,人工智慧/大資料以及新零售兩個方向特別突出,預計趨勢會在2018年延續。在生命與醫療科技領域,國內創業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及與世界主流市場的接軌已經成為長期趨勢,行業前景可期。

2、財務顧問-早中期融資

2017年的早中期融資市場較去年有顯著的回暖,寒冬過後,存活下來的項目品相不錯,且度過了痛苦的估值調整期。新一輪資本春天來臨,投資機構“彈藥”充足,但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表現出了更多的理性和謹慎,並未出現盲目出手的情況。最有力的佐證是,創投市場總體募集金額超過2016,但融資事件有所減少,資本紮堆向頭部專案聚集,熱門賽道集中在科技與消費兩大領域。

3、財務顧問-兼併收購

2017年的互聯網並購市場總體上延續了去年的相對謹慎態度。從交易金額、交易數量到大額交易的出現頻率都有所下滑,但在包括戰略投資、行業整合、A股收購和跨市場並購等在內的各個子領域裡,依然爆發出不少明星交易,買家普遍更關注資產的品質和雙方的戰略協同,頭部資產的價值得到凸顯。

垂直領域行業整合持續發生,同類合併已經成為重構市場格局的典型手段。經過了2015年最初一波同類合併熱潮的洗禮和驗證,行業整合交易所帶來的資源集中、流量整合和成本降低的效用已經被市場所熟悉和認可。在今年發生的多起細分行業整合交易中,背後不乏騰訊、阿裡等互聯網巨頭的身影,互聯網巨頭從戰略投資到引導整合的步調正在加快,以此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和行業格局的重塑。

流量/場景獲取和行業賦能是今年戰略並購的主要邏輯。隨著移動互聯網各個子領域的線上滲透率達到天花板,如何以低成本獲取優質流量成為互聯網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平臺型互聯網公司依託於基礎設施、技術能力和商業變現等方面的積累和優勢,積極探索為行業和企業賦能。無論是新零售的興起,還是從BATJ到TMD在海外的佈局,都是圍繞著這一命題展開。

後重組新規時代,A股市場在嚴監管下前進。在並購重組市場上打擊炒殼,從嚴監管借殼,封堵不符合IPO要求的資產通過規避借殼快速上市的路徑,同時在IPO市場上加快審批速度,並從嚴審核限制問題資產,是後重組新規時代監管層治理的主要思路,旨在抑制二級市場投機和套利行為,引導理性投資。

三、證券

1、證券-香港、美國

2017年海外資本市場非常活躍,華興證券成功完成當中多宗矚目交易。

海外上市方面,美國以所籌集資金額領跑全球上市地點。上市公司主要來自教育、互聯網金融與醫療健康行業, 這也是近年赴美上市的熱點行業。 內地政策《民促法》的落地、 二胎政策及美國市場較高的估值是內地教育機構赴美上市的驅動力。

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內地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整頓期,國內借殼或IPO面臨困難,加上美國投資者對金融科技企業越趨瞭解,吸引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另外,在新經濟體基本面回升以及滬深港通南下資金的利好因素帶動下香港恒生指數創近年新高。

展望2018年,美國資本市場充裕的流動性和富有吸引性的估值、以及美國投資者對於高增長公司的高度認可使美國市場保持其對中國民營高科技、新興行業企業的吸引力,預計將繼續成為內地機構尋求上市的熱門地點之一。

另外,港股中長期前景同樣樂觀,港交所通過設立創新板以完善發行機制包括開放同股不同權,預計將吸引更多優質、成長型公司來港上市。另外擬H股全流通、與內地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政策等正面因素支撐下,預計香港在全球股票市場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2、證券-中國大陸

從一級市場來看,為推動新股發行常態化,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同時規範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中國證監會從融資頻率、融資規模等方面對再融資規則進行了修訂,2017年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也伴隨著急劇縮減。同時,IPO新股堰塞湖得到疏解,2017年IPO融資數量接近2016年的兩倍,並接近2017年再融資的融資數量。上述措施解決了A股市場非公開發行與其他融資方式失衡的結構性問題。但在新股發行常態化的背後,在依法、從嚴、全面的監管尺度下,IPO審核環節的否決率有所提升,審核通過率下降至7成。

從二級市場來看,在金融去杠杆推進、市場流動性偏緊的背景下,2017年 A 股上半年整體處於震盪調整的態勢,但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企混改步入新階段,A股市場在6月後開始企穩並穩步上行。同時,中國證監會推出了減持新規,完善後的減持制度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規範、理性、有序減持股份,有利於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治理,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維護證券市場交易秩序,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此外,從2018年6月開始,中國A股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基準指數,是中國股票市場國際化的重要一步,表明A股國際地位的提高和A股開放程度的提高,也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信心。

從政策層面來看,監管機構對於新經濟企業上市也體現出更高的熱情和接納度。新經濟對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影響力逐步加強,正助推中國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新經濟企業為A股輸送了新鮮血液,資本市場率先啟動經濟形態轉型,起到了對新經濟的引領作用。

四、結構化金融

結構化金融業務是華興資本在2017年佈局的一個新的業務板塊,旨在通過專業化的風險定價、系統性的產品設計、現代化的交易安排,致力於為新經濟客戶提供更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融資工具,並搭建新經濟資本市場中的信用與流動性定價體系。

長久以來,私募股權融資成為新經濟企業發展過程中唯一的資金來源。強盛的新經濟發展勢頭、優質的新經濟資產儲備、多元化的資金需求,與極其匱乏的信用與流動性、資產定價指標體系的缺失、配套融資工具的單一性,形成越來越大的矛盾與普遍面臨的痛點。 2017年, 華興資本首次針對性推出“優質企業混合債權融資產品體系”,以中短期債務或可轉債等混合資本形式,為新經濟領域中的優質企業和企業家提供成本更經濟、方式更靈活的多樣化融資解決方案,首次實現了新經濟領域中信用資本與中短期流動性資本的突破, 同時為銀行、保險、企業等傳統資金方提供兼具安全性及成長性的優質新經濟金融資產。

在2017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我們將圍繞10個行業,數十個細分領域,發佈華興資本拼殺在一線的同事們對於明年發展趨勢的展望,敬請期待。

【閱讀推薦】

華興資本年度最受歡迎觀點

華興資本年度最受歡迎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