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紹興,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欄, 高大的皂莢樹, 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 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 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 就有無限趣味。

——魯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紹興是魯迅的故鄉, 百草園雖荒蕪, 卻是小夥伴們玩耍嬉戲的樂園。

一個菜園子, 都有如此趣味, 魯迅的故鄉該是什麼樣子的?

“鑒湖越台名士鄉”,

是毛澤東眼中的紹興。 古往今來, 這裡出了不少名人:勾踐、王羲之、西施、魯迅、秋瑾、蔡元培……

相傳,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 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

春秋戰國時, 越王勾踐建都紹興, 臥薪嚐膽, 時稱“越池”。

紹興素以“水鄉澤國”著稱, 境內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

各式各樣的石橋就是其中的十字路口。

“三陰道上行, 如在鏡中游”, 原來, 老紹興曾經這樣美——

河埠頭

河埠頭是河岸與河道的“介面”, 是水鄉紹興的一大特色。 舊時人們常在此洗衣洗菜, 或乘坐烏篷船出行, 這裡還是釣魚的好地方。

紹興小鎮老街

紹興有“金柯橋、銀皋埠、銅安昌”的說法。 小鎮老街一般有數尺寬, 無岔道有小弄, 一根“晾竿”就能搭到對面人家去了~

鑒湖

俗話講“紹興老酒鑒湖水”。 古鑒湖連接著山陰、會稽兩縣, 由東漢會稽太守帶著百姓建造, 是我國東南地區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

拜菩薩

自古以來,“耕讀傳家”是紹興的傳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裡的人們有過年燒頭香、新春到寺廟數羅漢的習俗。

祝福

魯迅在《祝福》一文中寫道:“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

看花燈

在明代散文家張岱眼中,紹興燈景老壯觀了,乃“海內所誇者無他”。舊時“竹賤、燈賤、燭賤”,所以“家家以不能燈為恥”。

社戲

紹興每個鄉鎮村落都有社廟,由大夥兒出錢演社戲。按規定,春秋兩季要祭社,每逢社戲表演,大夥都要邀上附近村落的親朋好友一同觀賞。

立夏稱人

舊時立夏這天吃完午飯後,有個“稱人”的習俗。在村口、廟台、家中的門鬥,掛起大木桿秤,大家輪流坐上稱重量。

這司秤人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稱老人,“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稱姑娘,“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稱小孩,“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八月十八看大潮

紹興地處錢塘江南岸,是觀潮的勝地。每年農曆八月十八,觀潮的人蜂擁而至。據說,還有老艄翁架船,船頭對準潮頭衝浪的,太刺激了吧~

吃講茶

紹興是茶鄉,人們有吃茶的習慣。熟悉紹興風土人情的朋友都知道,吃講茶的重點不是茶,而是要解決糾紛。有威望的人士召集雙方當事人,一邊喝茶,一邊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越劇

越劇又叫“紹興文戲”,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越劇長於抒情,唯美典雅,過去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唱出了江南靈秀之氣。

迎親

紹興人有句俗語“大姑娘家坐花轎——頭一回”。舊時,女人只有一次花轎的資格。迎親可隆重了,除了花轎,還要有行郎(搬嫁妝的人)、吹鼓手(樂隊)。迎親在水鄉就用船隻,連綿幾十艘,浩浩蕩蕩。

紹興的風土人情就先看到這裡。更多古城風韻,就在“故園畫憶”系列叢書之《老紹興風情》。

該叢書入選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每冊收百餘幅手繪寫生畫

“故園畫憶”系列叢書

以繪畫為主、文字說明為輔的形式

記錄全國各地

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

名城名鎮、古村落街區、古建築等

文化遺存

以及各地各民族有特色的風俗禮儀

生活方式或生活場景等

目前已出版60餘冊

計畫在3年內出版150冊

學苑出版社 出品

拜菩薩

自古以來,“耕讀傳家”是紹興的傳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裡的人們有過年燒頭香、新春到寺廟數羅漢的習俗。

祝福

魯迅在《祝福》一文中寫道:“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

看花燈

在明代散文家張岱眼中,紹興燈景老壯觀了,乃“海內所誇者無他”。舊時“竹賤、燈賤、燭賤”,所以“家家以不能燈為恥”。

社戲

紹興每個鄉鎮村落都有社廟,由大夥兒出錢演社戲。按規定,春秋兩季要祭社,每逢社戲表演,大夥都要邀上附近村落的親朋好友一同觀賞。

立夏稱人

舊時立夏這天吃完午飯後,有個“稱人”的習俗。在村口、廟台、家中的門鬥,掛起大木桿秤,大家輪流坐上稱重量。

這司秤人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稱老人,“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稱姑娘,“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稱小孩,“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八月十八看大潮

紹興地處錢塘江南岸,是觀潮的勝地。每年農曆八月十八,觀潮的人蜂擁而至。據說,還有老艄翁架船,船頭對準潮頭衝浪的,太刺激了吧~

吃講茶

紹興是茶鄉,人們有吃茶的習慣。熟悉紹興風土人情的朋友都知道,吃講茶的重點不是茶,而是要解決糾紛。有威望的人士召集雙方當事人,一邊喝茶,一邊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越劇

越劇又叫“紹興文戲”,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越劇長於抒情,唯美典雅,過去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唱出了江南靈秀之氣。

迎親

紹興人有句俗語“大姑娘家坐花轎——頭一回”。舊時,女人只有一次花轎的資格。迎親可隆重了,除了花轎,還要有行郎(搬嫁妝的人)、吹鼓手(樂隊)。迎親在水鄉就用船隻,連綿幾十艘,浩浩蕩蕩。

紹興的風土人情就先看到這裡。更多古城風韻,就在“故園畫憶”系列叢書之《老紹興風情》。

該叢書入選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每冊收百餘幅手繪寫生畫

“故園畫憶”系列叢書

以繪畫為主、文字說明為輔的形式

記錄全國各地

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

名城名鎮、古村落街區、古建築等

文化遺存

以及各地各民族有特色的風俗禮儀

生活方式或生活場景等

目前已出版60餘冊

計畫在3年內出版150冊

學苑出版社 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