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東增持是大“利好”——背後的真相只有一個……

根據最新資料統計, 大批量的A股公司增持本公司股票是一個支持股市上漲的先行指標。

按過往經驗來看, 股東增持後, 股票市場仍然可能會有非理性的下挫, 但是從長期結果來看, 凡是股東與高管增持的公司總會有比較好的上漲表現。

12月以來超300家上市公司被增持, 兜底式增持也再現市場, 其中有56%為中小創企業。

那麼, 股東要“買買買”時機或將來臨了嗎?是否另有真相呢?我們用資料為大家分析一下:

一、老闆號召, 員工不傻

12月27日索菱股份(002766.SZ)公告稱, 控股股東、董事長兼總經理肖行亦向全體員工發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議。

凡在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1月12日期間淨買入公司股票, 連續持有6個月以上, 且持有期連續在職的, 若因買入公司股票產生虧損, 虧損部分由其補償, 同時給予本金3%的利息補貼;若產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產生收益不足3%的, 由其對不足部分進行補足,

保證員工淨買入公司股票的本金至少獲得年化6%的收益。

兜底式增持不是新鮮事。 自12月以來, 多家上市公司發出兜底增持的公告, 比如科陸電子在12月6日號召員工增持, 並承諾兜底;12月11日有聯建光電(300269.SZ)與龍泉股份(002671.SZ), 雪萊特則在12月26日公告兜底增持。

從進展來看, 聯建光電共有90名員工回應, 科陸電子有29位元員工回應, 龍泉股份則表示有127名。

我們分別查詢了一下2017年3家公司的在職員工人數, 分別為聯創光電5302人、科陸電子3925人、龍泉股份1315人, 然後計算一下各家公司響應增持號召的參與比例, 分別聯創光電為1.7%、科陸電子0.7%、龍泉股份9.6%.

資料總是客觀的, 因為每個員工心裡都有一桿秤!參與度的差異, 不但反映出員工對公司號召的信心,

也隱含了員工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二、增持為名, 補倉為實

有的公司是因為股權質押比例非常高了, 增持是為了做股價管理和增加擔保品。 有的是因為公司股價調整後估值被低估, 高管增持是積極信號, 證明認可公司的價值。

據瞭解, 聯建光電在發出兜底增持的三天后,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虎軍及熊瑾玉發佈股票質押公告。 質押完成後, 劉虎軍質押比例達到63.09%, 熊瑾玉的比例更高, 達到70.86%。

從股價表現來看, 兜底增持公告的第二天, 公司股價下跌3.74%;實際控制人股票質押公告後, 股價下跌1.79%。

龍泉股份也是相似情況, 實際控制人劉長傑在號召增持的五天后宣佈進行股權質押, 質押完成後, 其質押比例達到96.75%。

三、市場調整,

優勝劣汰

各家股東紛紛增持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場回檔較大, 市場信心不足。

在經歷2016-2017年的連續調整, 大部分中小創股票累計跌幅巨大。 創業板指數累計跌幅超過37%, 如下圖。

截至昨日, 已有255家公司獲重要股東增持, 總增持股數為12.56億股, 增持市值達150.39億元。

從本次股東增持的公司分佈來看, 共有185家被增持的上市公司為中小創, 占比達到56%。

在行業方面, 醫藥行業獲增持最多, 31家藥企股東累計增持達4852.78萬股, 海王生物、廣譽遠(600771)、眾生藥業(002317)、冠昊生物(300238)、太極集團增持金額超過億元。

獲股東增持股數排名靠前的個股為易聯眾(300096)、海王生物(000078)與博匯紙業(600966), 增持股數分別為4145萬股、3830萬股、3004萬股;而漢鐘精機(002158)、遠光軟體(002063)、渤海金控、金海環境(603311)獲增持次數最多, 分別達24次、20次、16次與16次。

根據我們的分析, 股東增持整體來看對市場仍然是一個利好, 畢竟大多數股東都拿出真金白銀買入了自己公司的股票。 同時, 我們必須在自己能力圈內對企業進行深入分析, 防止落入一些公司“主動增持”的陷阱之中。

2017年,各項醫藥改革政策頻出,醫藥行業整體增速依然向好,應該會迎來不錯的佈局機會。2018年,市場也開始逐漸反映降價控費的預期,行業整體增速有望觸底回升。

我們建議投資者不妨關注那些質地優良且主動增持的醫藥龍頭公司!——投資魔方

2017年,各項醫藥改革政策頻出,醫藥行業整體增速依然向好,應該會迎來不錯的佈局機會。2018年,市場也開始逐漸反映降價控費的預期,行業整體增速有望觸底回升。

我們建議投資者不妨關注那些質地優良且主動增持的醫藥龍頭公司!——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