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AB、NEM產業釋放“引力波” 華南首個共用醫療中心落戶廣州

南方網訊繼引來粵芯晶片專案, 廣州IAB、NEM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近日連連贏得創新企業“贊成票”。 在電子資訊龍頭企業中國電科華南電子資訊產業園專案落子的同時,

華南首個共用醫療中心也落戶廣州。

獲國內首張“醫生孵化器”牌照

本月初, 世界頂尖醫學研究機構冷泉港實驗室再度“牽手”廣州, 帶來了規模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這給廣州IAB、NEM產業的“引力波”寫下了有力注腳。

所謂IAB、NEM產業, 即是當前廣州正在大力發展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簡稱為“IAB”)和新能源、新材料(簡稱為“NEM”)等產業。

憑藉一流醫學高校、三甲醫院和醫學研究機構眾多的優勢, 廣州生物醫藥健康產業不僅得到國際巨頭青睞, 本土創新創業力量也在加快崛起, 其中就包括了當前廣受矚目的“醫生集團”。 醫生集團又稱為“醫生執業團體”或者“醫生執業組織”,

系指有多個醫生組成的聯盟或者組織機構。

在今年發佈的《廣州市促進健康及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畫(2017-2020年)》(送審稿)中, 醫生集團就被列入了鼓勵名單, 擁有全省首個醫生集團牌照的廣東威爾醫院—聯合醫生集團也在該名單之內。 目前, 該集團已經在廣州越秀落地, 聚合了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醫系統、廣中醫、省中醫系統等國內一流醫院的大批醫生, 同時聯合海外傑出醫學專家, 獲得了國內首張“醫生孵化器”牌照, 為醫療創新創業注入了新生力量。 據介紹, 該集團的醫生孵化基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 可滿足醫生多點執業和初創型企業入駐需求。

借鑒共用經濟理念

多點執業醫生可“拎包入駐”

2個月前, 國際權威刊物《自然》發佈2017自然指數科研城市,

廣州與北京、上海均榜上有名。 該雜誌還專門列出了廣州的十大科研機構及前十對合作單位, 在該榜單中, 廣州生物醫藥健康科研機構占比達三成, 創新主角特點凸顯。

依託雄厚的醫學院校、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及醫院資源, 廣州彙聚了大批國際國內一流生物醫學人才。 據不完全統計, 就是今年短短一年的時間, 到訪廣州的醫學領域諾獎得主就有近10人。

廣東威爾醫院—聯合醫生集團創始人林子洪表示, 當前醫生集團就是瞄準廣州醫療優秀人才集聚這個優勢“做文章”。 在此背景下, 該集團順應醫生多點執業這一大趨勢, 在廣州越秀落戶了華南首個“共用醫療中心”(Miedical Center)。

走進位於越秀區環市東路的“共用醫療中心”,

記者感受到了其特別之處。 有別于傳統醫院的沉悶, 這個“共用醫療中心”與寫字樓、酒店同在一棟樓宇, 環境輕鬆舒適。 該共用醫療中心總面積約 3000 平方米, 配備MR、CT等多種醫療檢查設備, 同時擁有不同科室滿足不同患者就診需求。

“這裡面主要有兩方面的‘共用’。 ”共用醫療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一方面共用醫療中心與美年大健康等專業體檢機構合作, 盤活社會機構的物業和設備等資源, 為共用醫療中心提供了門診空間和專業檢測設備儀器;另一方面, 醫生及醫生團隊可獲得共用式診室、共用檢驗檢測設備、醫療雲系統、藥品配送、醫生助理等配套服務, 只需拎包入駐即可開啟多點執業第一站。

在這一模式下,

醫生可以成為醫療創新創業的“合夥人”, 也可以將共用醫療中心當作“孵化器”, 知名醫生團隊可以在這裡獲得專業的“孵化服務”。 據介紹, 目前共用醫療中心還在進一步擴展, 落地範圍由廣州延伸到省內外城市, 將設置50個共用診室, 預計總面積達到20000平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