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與《琅琊榜》相比,《妖貓傳》的少年氣哪去了?

文 | 曾於裡

有一些少年“早衰”, 在壓力之下, 他們對生活喪失了鬥志、願景和想像, 欲望低下, 行動力減弱, 對一切無所謂;有一些少年“早熟”, 他們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一己利益成為他們言行的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 為他人做事, 全部是一種投資。

少年氣不是一種年齡標記, 它是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信念。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 《妖貓傳》為什麼缺了少年氣。

電影《妖貓傳》劇照圖

陳凱歌的《妖貓傳》在業界的評價依舊是毀譽參半, 但竊以為該片是陳凱歌新世紀以來最優秀的作品。

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夢枕貘的魔幻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以玄幻的外殼, 描摹了陳凱歌心中的大唐盛世, 並改寫了通俗文學中楊貴妃是怎麼死的慣常敘事。 很多人都盛讚該片的特效、美術、場景、色彩等, 因為實在是盛大華麗、美輪美奐, 但打動人的, 卻是影片中所表現出的一種少年氣。

這種少年氣, 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中愈發罕見。

少年的浩然磊落之氣

《妖貓傳》中出現的人物多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比如李白、白居易、高力士;也有兩個至關重要的虛構人物, 他們是劉昊然和歐豪扮演的白鶴少年白龍和丹龍。 在楊貴妃生日的極樂之宴上, 白鶴少年見到了楊貴妃, 白龍的孤兒身份觸發了楊貴妃的身世之感。 就像是《芳華》裡臺詞說的, 最不被善待的人往往最能識別善良, 白龍由此對楊貴妃一見傾心, 在馬嵬驛, 只有他一個人站出來反對殺害楊貴妃。 楊貴妃死後, 白龍的魂魄便寄生在楊貴妃生前養的貓身上, 這便是妖貓的由來;為楊貴妃洗刷冤屈, 這便是妖貓作怪報復的原因。

電影中出現了三個白衣少年,

追求真相的白居易, 不屈於權貴的李白, 還有可為情義而死的白鶴少年。 他們身上都有著一股少年英氣, 白衣飄飄, 追求真理, 光明磊落, 重情重義。 尤其是化身于妖貓的白龍, 因為少年的血氣方剛, 因為他對真善美的恪守, 因為他對真相的執念, 曾幾何時一塵不染快樂的他, 從此嫉惡如仇、寂寞悲痛, 與快樂再也無緣。 但白龍堅持著, 因為情義是他的初心。

少年氣, 最可貴的不就是這份真心、初心, 以及未經塵世污染的浩然磊落之氣嗎?

白龍讓我想起了網路上那個著名的屠龍少年的故事。 少年他從小執劍的, 習得武藝十八般, 為的是有朝一日能殺進塔頂, 砍下惡龍的頭顱, 救出被困的公主。 懷抱著對救出公主的執念,

在無數個日夜的錘煉之後, 他站在了塔底。 當他手提巨龍頭顱, 打開困住公主多年的那扇門時, 卻發現, 公主被巨龍所吃掉, 迎接他的, 是堆滿蜘蛛絲的骸骨。 少年因公主而執劍, 燃燒了多年的熱血只為打敗巨龍, 救出公主, 當他多年的執念被眼前的骸骨所打碎時, 他並無心灰意冷從此混跡在市井之間, 而是握緊手中的劍, 繼續燃燒當年為救公主所付出的熱血, 在成為最厲害最厲害最厲害的道路上。

我們或許也會明白《琅琊榜》動人的原因。 現在回過頭想, 這部劇集的主要人物都充盈著一股少年氣, 無論是踏血歸來的梅長蘇, 一身剛毅的靖王, 凜然正氣的蒙摯, 絕代風華的霓凰郡主, 還是本來就正當少年的飛流,

他們都保持著少年一般的初心, 有著一身正氣, 光明磊落、無所畏懼、生生不息。

《妖貓傳》中即便楊貴妃已死, 但白龍報答情義的熱血仍在燃燒著。 因此, 與其說《妖貓傳》是歌頌大唐的, 毋寧說它是歌頌少年氣的。 如果說大唐是盛世, 財力、器物是一方面, 但少年氣也是它的魂魄, 是盛世中最璀璨最珍貴的部分。

電視劇《琅琊榜》劇照圖

少年氣哪去了

只是,如果不是在電影中看到了這一股少年氣,很多人都快忘了它的存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確有很多人是少年的年紀,但我們更常聽到的,卻是他們在喊老,他們似乎沉浸在一波又一波的“喪氣”中。從“前中年危機”、“空巢青年”、“葛優癱”、“喪文化”,到“保溫杯成了中年人的象徵”、“第一批90後已經……”和“佛系”,我們看到的是少年們心態的一種“早衰”,在重重現實壓力下,他們對生活喪失了鬥志、願景和想像,欲望低下,行動力減弱,對一切無所謂。那種無知無畏、敢拼敢闖、意氣風發的少年氣不見了。

還有一些少年,過早地成熟了。他們成了錢理群教授所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一己利益成為他們言行的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種投資。少年最可貴的是初心,是一種不事雕琢的浩然之氣,但如今很多人卻工於心計、圓滑世故、虛偽諂媚,善於鑽空子、找漏洞達到自身目的,一舉一動都籠罩著利益的影子。

很多人信奉的是村上春樹的說法:“你要做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純真的少年越來越少,“精緻”的成人越來越多。怎樣的“精緻”?錢理群解釋道:“他們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養,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他們驚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誠姿態,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體制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以賽亞·伯林的一段話放在這裡也很貼切:“他們彬彬有禮,體面正派,聰明伶俐,魅力十足……那的確是一種麻木,一種可敬的、急於為社會所用的、經過絕妙拿捏的、然而卻十分冷淡呆板的優雅與得體。”

不禁想起了互聯網之前都在說“油膩”,這種渾身世故、過分“精緻”之人,散發出的氣質,恰恰就是油膩。

少年氣不是一種年齡標記,它是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信念。有些人還年輕,但他們的靈魂卻老去了,相反,有些人雖然老去了,但他們卻仍舊是少年的狀態。《三國演義》中,當關羽出兵樊城攻打曹仁,以遙助劉備的漢中之戰時,不料因部將叛變、導致東吳偷襲荊州得逞,以致於關羽進退無路,敗走麥城,被東吳馬忠斬殺。劉備要為關羽復仇,許多人都阻攔,包括趙雲,劉備說:“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身經百戰的劉備怎麼會不知伐吳的不明智,但當時桃園結義時候那句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誓言,讓他絕不獨活。這一瞬間,這個年邁的花甲帝王,其實仍舊是那個意氣風發的桃園少年,不忘初心,情義千金。

但時代的變遷太快了,在如今這樣一個以成功為鵠的、以財富劃分人的身份和等級的時代,評價一個人有少年氣,反倒成了貶義詞,那些秉持少年氣的人,常常被視為憤世嫉俗、意氣用事、不諳世事。可實際上是我們“誤讀”了他們,他們的血還在燃燒,浩然之氣回饋給他們的是一種與信仰一樣強大的內心力量,而他們的浩然之氣也守護著變化時代裡的恒定價值,讓時代永葆它真善美的一面。看似成功精緻的我們,卻被種種身外之物“綁架”,熱血已涼、千篇一律,餘生的每一天都只是重複。

因此不妨捫心自問,你內心中的屠龍少年還在嗎?你的少年氣哪去了?讓它歸來吧!

電視劇《琅琊榜》劇照圖

少年氣哪去了

只是,如果不是在電影中看到了這一股少年氣,很多人都快忘了它的存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確有很多人是少年的年紀,但我們更常聽到的,卻是他們在喊老,他們似乎沉浸在一波又一波的“喪氣”中。從“前中年危機”、“空巢青年”、“葛優癱”、“喪文化”,到“保溫杯成了中年人的象徵”、“第一批90後已經……”和“佛系”,我們看到的是少年們心態的一種“早衰”,在重重現實壓力下,他們對生活喪失了鬥志、願景和想像,欲望低下,行動力減弱,對一切無所謂。那種無知無畏、敢拼敢闖、意氣風發的少年氣不見了。

還有一些少年,過早地成熟了。他們成了錢理群教授所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一己利益成為他們言行的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種投資。少年最可貴的是初心,是一種不事雕琢的浩然之氣,但如今很多人卻工於心計、圓滑世故、虛偽諂媚,善於鑽空子、找漏洞達到自身目的,一舉一動都籠罩著利益的影子。

很多人信奉的是村上春樹的說法:“你要做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純真的少年越來越少,“精緻”的成人越來越多。怎樣的“精緻”?錢理群解釋道:“他們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養,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他們驚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誠姿態,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體制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以賽亞·伯林的一段話放在這裡也很貼切:“他們彬彬有禮,體面正派,聰明伶俐,魅力十足……那的確是一種麻木,一種可敬的、急於為社會所用的、經過絕妙拿捏的、然而卻十分冷淡呆板的優雅與得體。”

不禁想起了互聯網之前都在說“油膩”,這種渾身世故、過分“精緻”之人,散發出的氣質,恰恰就是油膩。

少年氣不是一種年齡標記,它是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信念。有些人還年輕,但他們的靈魂卻老去了,相反,有些人雖然老去了,但他們卻仍舊是少年的狀態。《三國演義》中,當關羽出兵樊城攻打曹仁,以遙助劉備的漢中之戰時,不料因部將叛變、導致東吳偷襲荊州得逞,以致於關羽進退無路,敗走麥城,被東吳馬忠斬殺。劉備要為關羽復仇,許多人都阻攔,包括趙雲,劉備說:“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身經百戰的劉備怎麼會不知伐吳的不明智,但當時桃園結義時候那句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誓言,讓他絕不獨活。這一瞬間,這個年邁的花甲帝王,其實仍舊是那個意氣風發的桃園少年,不忘初心,情義千金。

但時代的變遷太快了,在如今這樣一個以成功為鵠的、以財富劃分人的身份和等級的時代,評價一個人有少年氣,反倒成了貶義詞,那些秉持少年氣的人,常常被視為憤世嫉俗、意氣用事、不諳世事。可實際上是我們“誤讀”了他們,他們的血還在燃燒,浩然之氣回饋給他們的是一種與信仰一樣強大的內心力量,而他們的浩然之氣也守護著變化時代裡的恒定價值,讓時代永葆它真善美的一面。看似成功精緻的我們,卻被種種身外之物“綁架”,熱血已涼、千篇一律,餘生的每一天都只是重複。

因此不妨捫心自問,你內心中的屠龍少年還在嗎?你的少年氣哪去了?讓它歸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