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搞不清“博物館”“博物院”啥區別!這可能是最全最靠譜的解釋了

最近九大博物館(院)聯席坐鎮央視《國家寶藏》, 可大家卻被各大博物館的名字搞蒙了!怎麼有的叫“館”, 有的叫“院”呢?

我們先來看看九大館/院的名字, 分別是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

其中, 叫博物院的有三家: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 其他六家都叫博物館。 實際上, 全國叫“博物院”的還有很多, 甚至一些地市級的文博機構也叫院, 如無錫市博物院、廣州藝術博物院等等。

那麼“博物院”“博物院”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呢?官方沒有正式、權威的說法, 大家從各種角度去解析, 比較可信的說法有三種:

第一種解釋:博物館重“建築環境”, 博物院重“整體環境”。

一般來說, 博物院的建築及附屬院落規模要大於博物館。 博物院的建築本身就是“文物”, 即使不是老建築, 也是值得欣賞的藝術品。 這就是現在所推崇的從博物館的“館舍天地”, 到博物院的“大千世界”。

從這個角度來看, 就能很好地解釋故宮為什麼是博物院, 因為故宮本身就是明清皇宮建築文物群。 而中國國家博物館卻只是叫館了, 因為國博只有一個新建的、巨大的單體建築。

第二種解釋:博物館只重收藏與展出, 博物院則有綜合研究之作用。

博物館的職能相對比較單一, 主要就是收藏與展出。 而博物院除了基本的職能外, 往往還常設有專門的文物研究、鑒定研究機構, 有專職的研究員團隊!

像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 就經常亮相各大鑒寶、文博節目。 不過這種解釋也不全面, 因為各省級的博物館現在一般也都下設的有文博研究機構。

第三種解釋:博物院更好聽、更大氣!級別、規模貌似比博物館高。

院貌似級別大於館, 就如同某某大學貌似高於某某學院, 有一個時期, 中國教育界就興起了學院改名大學的浪潮, 其實學院的學術水準並不一定比大學的低。

同理, 博物院與博物館, 從本質上應該也沒有巨大的差別。 院長聽起來比館長牛氣, 你也得拿出像樣的東西讓人信服。

中國文博機構命名無定法,很有“中國特色”!能批成“院”肯定是幾種因素都有考慮!但首要因素應該還是“整體的環境與規模”。總不成自稱大“院”,參觀者走進一看,不就是一個小“館”嗎!

說實話,與其熱衷於“館”“院”之爭,不如多用心在軟環境的提升上,收藏文物的保護上,這樣再小的“館”,大家也願意看!

中國文博機構命名無定法,很有“中國特色”!能批成“院”肯定是幾種因素都有考慮!但首要因素應該還是“整體的環境與規模”。總不成自稱大“院”,參觀者走進一看,不就是一個小“館”嗎!

說實話,與其熱衷於“館”“院”之爭,不如多用心在軟環境的提升上,收藏文物的保護上,這樣再小的“館”,大家也願意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