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些神仙都是怎麼來的——雷公的傳說

雷公, 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 雷神信仰起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於雷電的自然崇拜。 古代人們對打雷這種自然現象不瞭解,

再加上遠古時期氣候變化異常, 晴朗的天空有時候會突然烏雲密佈, 雷聲隆隆, 電光閃閃, 雷電有時會燒毀樹木, 擊死人畜。 人們就認為天上有神在發怒, 進而產生恐懼之感, 就形成了雷神崇拜。

雷神的形象是不斷演變的。

《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 龍身人頭, 鼓其腹則雷。 ”這裡說雷神生於古雷澤(故址在今山東菏澤), 是一個人頭龍身的怪物, 敲打它的肚子就發出雷聲。 《史記·周本紀》裡說:“薑源出野, 見巨人跡, 心忻然悅, 欲踐之, 踐之而身動, 如孕者, 約期而生子。 ”有人說這裡“巨人”的足跡, 就是雷神所留。 姜嫄生下的孩子取名為後稷, 被認為是周民族的始祖, 《詩經》裡也有對這段故事的描繪。

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雷澤兩岸為雷河,

華胥國的人都住在雷河兩岸。 那時的雷神是一個人, 當他不順心時, 雷河上就濁浪滾滾, 洶湧起伏, 要是他發怒時, 河水就更猛烈。 華胥國有個華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評理, 她的膽大和直率感動了雷神, 但雷神讓華胥姑娘嫁給他。 為了華胥國的安危, 華胥姑娘嫁給了雷神。 一年以後, 她給雷神生了個兒子, 雷神非常高興, 脾氣也越來越好。 從此雷神只在農時節氣打雷閃電, 行雲布雨, 於是雷河兩岸風調雨順, 五穀豐登。 華胥姑娘想念家鄉, 就把兒子放在葫蘆上順水而下, 讓他乘葫蘆回到華胥國, 他的姥姥看見他乘葫蘆而來, 因此給這個外孫取名葫蘆, 按華胥國方言, 伏羲與葫蘆諧音。 伏羲長大後, 看見蜘蛛織網就發明了網,
在水裡可以捕魚, 在林中可以捕鳥。 天帝聽了雷神的稟告, 就封伏羲為華胥國國君, 人間之王。

還有傳說黃帝有個搞醫療的臣子名叫雷公, 他曾派使者采藥, 使者迷路, 變成了啄木鳥, 或者後世雷公總是一副鳥臉的出處就在這裡了。

關於雷神的形象, 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酉陽親俎·前集》說“豬首, 手足各兩指, 執一赤蛇齧之”;《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一說“豕首鱗身”;《鑄鼎余聞》卷一說“大首鬼形, 白擁項, 朱犢鼻, 黃帶, 右手持斧, 左手恃鑿, 運連鼓於火中”;《集說詮真》引《搜神記》說“色如丹, 目如鏡, 毛角長三尺餘, 狀如六畜, 頭如獼猴”;《唐國史補》說“其狀如彘, 秋冬伏於地中”;《夷堅丙志》卷七說其形如奇鬼, “長三尺許, 面及肉色皆青。

首上加幘, 如世間襆頭, 乃肉為之, 與額相連”。 總之雷神形象不定, 體形或龍、或人、或獸, 臉形有人頭、猴頭、豬頭、鬼頭等等。

周代以後, 雷神被稱為雷師, 或雷公, 《楚辭·離騷》:“鸞皇為餘先戒兮, 雷師告餘以未具。 ”又《開元占經》曰:“五車東南星名曰司空, 其神名曰雷公。

無論稱雷師還是雷公, 當時人們崇祀的雷神只有一位, 並以農曆六月廿十四為雷公生日, 稱為“雷公誕”, 這日人們都要祭雷公。

到了元代, 雷神的形象還沒有定型, 因為元代有“雷公旗”, 所畫雷神仍為“大首鬼形”或“力士之容”。

明清時候, 雷神的形象趨於統一, 其標準形象概為《集說詮真》中所述:“狀若力士, 裸胸袒腹, 背插兩翅, 額具三目, 臉赤如猴, 下頦長而銳, 足如鷹顫, 而爪更厲, 左手執楔, 右手執槌, 作欲擊狀。 自頂至傍, 環懸連鼓五個, 左右盤躡一鼓, 稱曰雷公江天君。 ”可見雷神此時最明顯的特徵是猴臉、尖嘴, 所以民間有之“雷公臉”、“雷公嘴”的說法。

在道教神話中, 記載了許多數量、各種級別的雷神, 最基層的是“雷公”, 上一層的是普通的“雷神”, 再上層是“雷王”。“雷王”被道教稱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雷部的最高神。《歷代神仙通鑒》說他“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在這裡,雷神的形象也從單純的自然神逐漸轉變成具有複雜社會職能的神。在中國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懲罰罪惡之神,人如果做了壞事或違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轟頂死去。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來歷,有三種說法:

一為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之說。道經《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中稱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聲普化天尊,專制九霄三十六天,執掌雷霆之政,稱“神雷真王”。

二為黃帝之說。如《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始開圖》曰:“黃帝名軒轅,北斗神也,以雷精起。”卷四《春秋台誠圖》曰:“軒轅星,主雷雨之神。”《史記·正義》也說:“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歷代神仙通鑒》說得更為詳細:“(黃帝)封號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所居神雷玉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王府五雷使院。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時,真王親擊本部雷鼓一下,即時雷公雷師興發雷聲也。雷公即入雷澤而為神者也。力牧敕為雷師皓翁。三十六雷,皆當時輔相有功之臣。”

三為聞仲之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神時,將太師聞仲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下屬鄧忠辛環張節陶榮等二十四員雷公,行“催雲助雨法”。

關於“雷王”,還有一個民間傳說:中國南朝時期,雷州有一名獵戶叫陳洪。他有一隻獵狗,長有九隻耳朵,每次出獵,他都用狗耳占卜:如果一隻狗耳跳動,只能打到一隻獵物;多隻狗耳跳動,就能打到多隻獵物;如果狗耳不動,則不宜出獵。方法十分靈驗。一天,陳洪出獵前,看到狗的九隻耳朵都在動,他不由大喜:此行會大有收穫。獵狗走到一片荊棘叢裡,狂叫不停,陳洪一看,原來是一個大肉球!陳洪把它帶回家,突然,風雨交加,隨著一聲霹靂,肉球即刻迸裂,從中跳出一個小男孩,左手掌中一個字“雷”,右手掌中一個字“州”,這也是雷州地名來由的傳說。從此,每天都有雷聲在陳家上空響起,進入小孩的房內。一年後,小孩能吃飯了,陳家上空的雷聲才停止。陳洪將小孩取名為陳文玉。鄉親們都把他喊做“雷神”。陳文玉長大後,做了雷州刺史,他對老百姓多有善行,政聲遠播。他死後,鄉鄰立廟祭嗣他,頗為靈驗,雷聲隆隆,自大殿裡發出。

宋朝時,朝廷知道了這位雷神的靈驗後,封他為“威德昭顯王”。清朝《廣東新語》如此描述雷王廟大殿:雷神端冕而緋,左右列侍天將,堂殿兩側又有雷神十二軀,以應十二方位,及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像。廟中還有一個侍從捧著一圓形的卵,暗示雷神誕辰的典故。

再上層是“雷王”。“雷王”被道教稱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雷部的最高神。《歷代神仙通鑒》說他“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在這裡,雷神的形象也從單純的自然神逐漸轉變成具有複雜社會職能的神。在中國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懲罰罪惡之神,人如果做了壞事或違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轟頂死去。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來歷,有三種說法:

一為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之說。道經《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中稱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聲普化天尊,專制九霄三十六天,執掌雷霆之政,稱“神雷真王”。

二為黃帝之說。如《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始開圖》曰:“黃帝名軒轅,北斗神也,以雷精起。”卷四《春秋台誠圖》曰:“軒轅星,主雷雨之神。”《史記·正義》也說:“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歷代神仙通鑒》說得更為詳細:“(黃帝)封號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所居神雷玉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王府五雷使院。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時,真王親擊本部雷鼓一下,即時雷公雷師興發雷聲也。雷公即入雷澤而為神者也。力牧敕為雷師皓翁。三十六雷,皆當時輔相有功之臣。”

三為聞仲之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神時,將太師聞仲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下屬鄧忠辛環張節陶榮等二十四員雷公,行“催雲助雨法”。

關於“雷王”,還有一個民間傳說:中國南朝時期,雷州有一名獵戶叫陳洪。他有一隻獵狗,長有九隻耳朵,每次出獵,他都用狗耳占卜:如果一隻狗耳跳動,只能打到一隻獵物;多隻狗耳跳動,就能打到多隻獵物;如果狗耳不動,則不宜出獵。方法十分靈驗。一天,陳洪出獵前,看到狗的九隻耳朵都在動,他不由大喜:此行會大有收穫。獵狗走到一片荊棘叢裡,狂叫不停,陳洪一看,原來是一個大肉球!陳洪把它帶回家,突然,風雨交加,隨著一聲霹靂,肉球即刻迸裂,從中跳出一個小男孩,左手掌中一個字“雷”,右手掌中一個字“州”,這也是雷州地名來由的傳說。從此,每天都有雷聲在陳家上空響起,進入小孩的房內。一年後,小孩能吃飯了,陳家上空的雷聲才停止。陳洪將小孩取名為陳文玉。鄉親們都把他喊做“雷神”。陳文玉長大後,做了雷州刺史,他對老百姓多有善行,政聲遠播。他死後,鄉鄰立廟祭嗣他,頗為靈驗,雷聲隆隆,自大殿裡發出。

宋朝時,朝廷知道了這位雷神的靈驗後,封他為“威德昭顯王”。清朝《廣東新語》如此描述雷王廟大殿:雷神端冕而緋,左右列侍天將,堂殿兩側又有雷神十二軀,以應十二方位,及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像。廟中還有一個侍從捧著一圓形的卵,暗示雷神誕辰的典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