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鄭州市區內,還有一條人工開挖的渠

鄭州市區內, 還有一條人工開挖的渠

文/張秀陽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路過東風渠, 家也住在離東風渠北不遠的地方, 每路過東風渠,

總在想, 這現代化大都市里竟然還有一條渠?查查資料, 原來東風渠可是大有來歷的。

渠, 在《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人工開鑿的水溝。 它和江河的區別是, 江河是自然形成的水道, 而渠則是人工開鑿的。

從歷史上看, 水是文化之源, 水造就了所有民族的歷史。 李約瑟在其名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寫到:中國人在治水和用水方面, 在世界各國中非常突出。

中華文明是以治水為開端的。 中國文明在黃帝時代是“不成熟的文明”, 是大禹治水奠定了中國國家文明的根基。

秦統一中國以後, 治水更成為國家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先後建成為除泯江水害的都江堰、溝通湘珠江運輸的靈渠, 在京畿之地曆十餘年之久, 鑿仲山、引涇水,

開人類利用多泥沙河流興水利的鄭國渠。

以治水為紐帶的中華民族文化形成了我們的“原生文明”。 這一原生文明, 是我們“永恆的文明微記”。 美籍德國學者卡爾·魏特夫說的我們這個基於遠古治水而生髮的文明國家:中國人數千年來在母親河黃河兩岸修建了長達1500公里, 僅次於長城的高聳大堤, 保障了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久的文明。

上面都是因為“渠”而引發的感想。 而作為典型的北方缺水城市, 鄭州面臨著和北方大多數城市一樣的尷尬——除非是在汛期和洩洪時, 河道、管道中才會有不多的存水, 其他時候, 生態用水往往要為生活用水讓步。 這一尷尬直接反映在鄭州城市內一條人工開挖的“東風渠”上。


在十多年前, 東風渠還是晴天水位下降, 雨天因洩洪腥臭難聞, 而到了乾旱季節, 渠水乾涸見底。

東風渠的建設初衷並非景觀河, 一開始是灌溉渠, 後來成了洩洪渠。 追溯它的前世今生, 要從1958年那場全民義務挖渠開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鄭州市區的“北大門”在黃河路一帶, 再往北, 如今的農業路、東風路一帶幾乎都是農田。

那時的東風渠岸邊, 是附近孩子們的天堂:樹上抓知了、掏鳥蛋, 熱了就跳到水時裡洗個澡, 水裡還有很多泥鰍、魚蝦。

這條承載著許多鄭州北郊孩子童年美好記憶的一泓水流叫東風渠。

東風渠並非鄭州地理版圖上的“天然之作”, 而是人工開挖的一條引黃灌溉渠, 鄭州北部的農田都因它而得到黃河水的滋養。

東風渠渠首設五孔庫閘, 建在原邙山區花園口鎮崗李村東北, 往南與索須河、賈魯河交匯, 至白廟折向東南, 在管城區穆莊北入七裡河。 幹流原長42公里, 管道建成後, 根據當年的形式, 命名為東風渠。

東風渠開挖工程始於1958年春, 那時工人、郊區農民、解放軍官兵、機關幹部、學生等分段、分片包乾,

用鐵鍬挖土, 用手推車、架子車或筐運土, 挖到深處遇上水, 就用水桶挑, 或用洗臉盆一盆一盆往岸上傳遞。

另外, 渠上有重點閘、橋、穿越河道的工程, 是由省、市幾個建築單位承擔施工的, 相關設計和施工都是義務的。 整個工程持續了兩年左右。

1960年、1961年,東風渠兩次試放黃河水,由於泥沙淤積,兩岸土地鹽鹼化,地塊不能繼續使用,只好將索須河、賈魯河以北的管道廢除,渠首從臬村閘處開始,全長僅剩19.7公里,後來就變成了市區和近郊的主要洩洪排汙河道。

 隨著鄭州城市框架的拉大,東風渠變成了都市里的一條河道。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的東風渠,排水排汙設施跟不上,文化路兩旁、大鋪村裡的污水都通過明溝排往東風渠。變得臭氣熏天、雨天污水橫流、熱天蚊蠅亂飛,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2001年,鄭州市頒佈《鄭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為“綠城”勾勒出“兩渠四鏈、十路二線”的綠地結構。

“兩渠”即東風渠、南水北調總幹渠兩側的防護綠地和公園綠地。“四鏈”是七裡河、熊兒河、金水河、賈魯河兩側的大型公園綠地和防護綠地。在整個城區景觀建設中,“兩渠四鏈”是重中之重。

在鄭州的河網體系中,東風渠是黃河和鄭東新區水域的連接線,東區龍湖的水源主要靠東風渠補充。

2006年12月12日,為確保黃河水能乾乾淨淨地流入東風渠,鄭州市開始了“東風渠萬人大清淤”。

當時東風渠的河堤沒有硬化,車開到那裡就會陷進去。渠裡的淤泥有半米多厚,參與清淤人員只好用鐵鍁鏟,或用竹籃盛,或用編織袋裝,將渠底的淤泥一點點轉移到渠兩邊的圍堰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南水北調水源入鄭州後,東風渠有了黃河水的保證,加之近些年加大環境污染的治理。如今的東風渠,兩岸將以生態公園為主將鄭東新區、國家森林公園及黃河等自然、人文景觀穿成一條“項鍊”,營造出集防洪、生態、景觀、文化、遊覽於一體的城市生態景觀走廊,成為鄭州市的標誌性景觀之一。成為鄭州的“秦淮河”。

見證了鄭州近60年的飛速發展,也承載了人們對這個城市的無限依戀。

前些年,有些人提議,把東風渠改名“銀水河”,以和鄭州市內的金水河相呼應。

對於這個提議,你認為如何呢?

整個工程持續了兩年左右。

1960年、1961年,東風渠兩次試放黃河水,由於泥沙淤積,兩岸土地鹽鹼化,地塊不能繼續使用,只好將索須河、賈魯河以北的管道廢除,渠首從臬村閘處開始,全長僅剩19.7公里,後來就變成了市區和近郊的主要洩洪排汙河道。

 隨著鄭州城市框架的拉大,東風渠變成了都市里的一條河道。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的東風渠,排水排汙設施跟不上,文化路兩旁、大鋪村裡的污水都通過明溝排往東風渠。變得臭氣熏天、雨天污水橫流、熱天蚊蠅亂飛,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2001年,鄭州市頒佈《鄭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為“綠城”勾勒出“兩渠四鏈、十路二線”的綠地結構。

“兩渠”即東風渠、南水北調總幹渠兩側的防護綠地和公園綠地。“四鏈”是七裡河、熊兒河、金水河、賈魯河兩側的大型公園綠地和防護綠地。在整個城區景觀建設中,“兩渠四鏈”是重中之重。

在鄭州的河網體系中,東風渠是黃河和鄭東新區水域的連接線,東區龍湖的水源主要靠東風渠補充。

2006年12月12日,為確保黃河水能乾乾淨淨地流入東風渠,鄭州市開始了“東風渠萬人大清淤”。

當時東風渠的河堤沒有硬化,車開到那裡就會陷進去。渠裡的淤泥有半米多厚,參與清淤人員只好用鐵鍁鏟,或用竹籃盛,或用編織袋裝,將渠底的淤泥一點點轉移到渠兩邊的圍堰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南水北調水源入鄭州後,東風渠有了黃河水的保證,加之近些年加大環境污染的治理。如今的東風渠,兩岸將以生態公園為主將鄭東新區、國家森林公園及黃河等自然、人文景觀穿成一條“項鍊”,營造出集防洪、生態、景觀、文化、遊覽於一體的城市生態景觀走廊,成為鄭州市的標誌性景觀之一。成為鄭州的“秦淮河”。

見證了鄭州近60年的飛速發展,也承載了人們對這個城市的無限依戀。

前些年,有些人提議,把東風渠改名“銀水河”,以和鄭州市內的金水河相呼應。

對於這個提議,你認為如何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