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面對切身巨大利益誘惑,天理良心是否會被潛意識的自欺欺人扭曲?

中國人喜歡說兩句話:此一時, 彼一時;規則是死的, 人是活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造就了中國商人的無比聰慧。 這樣的聰慧, 讓中國商人喜歡走捷徑。

為什麼別人都走的是正道, 而你可以走捷徑?很多時候, 是因為你沒有遵守契約。

我們舉個歷史上的例子。 1863年, 李鴻章率淮軍和以英國人戈登為首的“常勝軍”進攻蘇州城, 蘇州城堅牆厚, 故決定嘗試策反太平軍守將。

蘇州守將郜永寬有意投降, 但心懷疑慮, 不相信李鴻章的保證, 要求有洋人作保。 於是, 常勝軍首領戈登作保, 保證太平軍官兵投降後的人身安全。 於是誘降成功, 城門大開, 清軍入城。

入城後, 李鴻章為除後顧之憂, 決定一不做二不休, 乾脆殺掉投降的太平軍首領——蘇州八大王。 次日, 郜永寬在李鴻章設的宴席中出席, 八人就座後, 開始喝起酒來。 酒席間, 李鴻章讓身邊的八個武弁手捧紅頂花的武服遞呈八人,

郜永寬等人正要接受時, 卻遭到砍殺。

戈登得知殺降之事後, 大驚失色, 手捧郜永寬的首級痛哭, 又拎著手槍到處尋找李鴻章, 要用騎士決鬥的方式挽回自己的名譽。 甚至下達最後通牒, 要求李鴻章下臺, 不然他就率“常勝軍”進攻淮軍, 將蘇州還給太平軍。

同時, 他還給英國駐華公使布魯斯寫信, 要求英國政府干預, 迫使李鴻章下臺。 但李鴻章違背承諾的行為得到了清朝廷的認可, 認為“所辦並無不合”, “甚為允協”。

戈登只是英國一介武夫, 且是要錢不要命的雇傭軍頭目, 卻對“雇主”的殺降萬難接受, 其實, 這裡面體現了西方的契約規則理念跟中國的天理良心導向的差別:在中國人眼裡, 李鴻章招降、殺降, 不是為了一己私利,

是效忠朝廷。 太平軍是一幫十惡不赦的反賊, 況且他們自己內部也互相殘殺, 跟他們講什麼誠信道義?李鴻章所為, 雖失小義, 但舍小取大, 對得起天理良心。

放到商場上, 這並不是說中國商人就真的都是雞鳴狗盜之輩, 他們講的, 是“天理”、是“良心”。 那麼, 當面對切身的巨大利益誘惑時, “天理良心”是否會被潛意識的自欺欺人所扭曲?

對於中國商人而言, 道義與利益, 究竟孰小孰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