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通訊:新人輩出的安徽黃梅戲

《唐詩宋詞》劇照 萬戈 攝

中新網合肥4月10日電 題:新人輩出的安徽黃梅戲

作者 劉鴻鶴

黃梅戲作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蜚聲海內外,

一直被外國友人稱為“中國的鄉村音樂”。 在有些戲曲面臨票房低迷、傳承困難的情況下, 黃梅戲卻獨樹一幟, 大膽啟用新人, 推陳出新, 與現代科技、現代元素“聯姻”, 走出了一條戲曲藝術的創新之路。

中新網記者10日來到位於合肥的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探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的傳承教學基地。

《小喬出嫁》劇照 萬戈 攝

當日, 全新編排的劇碼《紅梅贊》正在排練, 記者在排練大廳看到, 在劇碼中不但有二胡、鑼鼓等傳統的民族樂器, 還增加了龐大的交響樂團, 炫麗多彩的燈光舞美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給現代黃梅戲增添了些許時代感。

青年演員袁媛飾演的江姐, 一襲藍衣, 嗓音清澈悅耳, 一顰一怒之間把江姐失去丈夫的悲痛, 把對敵人的憎恨, 演繹得淋漓盡致。

作為“徽文化”的一張名片, 黃梅戲經過多年的發展, 已經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梅花獎得主、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介紹說,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 韻味豐厚, 其演繹出的曲目純樸清新, 細膩動人,

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且通俗易懂, 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 上世紀50年代後, 先後拍攝的《女駙馬》、《天仙配》、《牛郎織女》等經典曲目更是家喻戶曉。 但新世紀以來, 隨著各種文化的衝擊, 黃梅戲同其它劇種一樣一度陷入低迷。

如何更好地傳承黃梅戲藝術, 得到更多年輕觀眾的認可?創新, 大膽培養、啟用黃梅戲新秀是首要任務。 蔣建國說, 2010年後,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在傳統曲目上做了大膽的創新嘗試, 年輕演員脫穎而出, 先後創排了3D全息舞臺劇《牛郎織女》、《小喬出嫁》、《唐詩宋詞》等一批優秀劇碼, 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何雲、梅院軍、張小威、魏蓓蓓等一批80、90後年輕演員脫穎而出, 為黃梅戲的傳承、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2015年, 何雲憑藉《小喬出嫁》再為安徽黃梅戲奪“梅”一朵。 據瞭解, 自黃梅戲演員馬蘭1987年在第四屆梅花獎評選中首摘“梅花”至今, 安徽省先後有15位演員獲得這項中國戲劇界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中國戲劇梅花獎。

此外, 據蔣建國介紹, 為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藝術, 推動民族經典文化傳承, 拓寬戲曲藝術空間, 2016年起,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與合肥學院、合肥師範附小等30多家學校簽約, 合作成立了黃梅戲傳承教學基地, 並計畫在2018年覆蓋安徽省合肥市所有學校。

蔣建國告訴記者,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除定期開展黃梅教學互動外, 還要更好地將“院團與學校”、“劇場與課堂”、“戲曲藝術與素質教育”進行有機聯合。

“因為沒有接觸, 所以才不瞭解, 如果走進黃梅戲劇場,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輕觀眾會喜歡我們的黃梅戲的。 ”袁媛堅定地說。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