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神秘的沃日土司官寨經樓和碉樓,見證“乾隆王征戰大小金川”

位於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沃日鄉境內境內的沃日土司官寨, 建築技術高超, 風格獨特, 是嘉絨藏區建築的典範之一。 經樓旁緊貼一碉樓,

呈台錐形, 高19米, 碉樓在經歷了8級地震後, 依然是雄姿挺拔。 沃日土司官寨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沃日”是藏語, 意為“領地”, 即小金川支流沃日河流域是其世居之池。 乾隆年間因協助征剿金川有功受封“安撫司”, 至末代土司楊春普共曆23代土司。

土司, 是一種官銜, 指朝廷任命的當地頭人管理者, 負責當地行政, 賦稅, 官司, 招兵等等的責任。 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三種武官職務, 明朝與清朝沿置土司。

乾隆三十六年(西元1771年), 其他土司侵犯沃日, 沃日向清政府求援。 乾隆決定平定索諾木、僧格桑作亂,

下令清兵進剿, 確保大清穩定和統一, 由此, 揭開了平定大小金川戰爭的序幕。 沃日土司官寨是乾隆皇帝征戰大小金川古戰場重要歷史遺址之一。

據史料考證, 該官寨約在清順治年間建成, 民國重建。 昔日官寨分東面的大官寨及西面的小官寨,

二寨相距約l公里。 現僅存古碉、經樓、古戰場殘痕遺跡和已逐步變遷的藏式民居等。

沃日土司官寨經樓占地80平方米, 通高22米, 呈南北向排列, 坐西向東, 乾麵呈長方形, 石木結構三重簷四角攢尖頂, 屋頂施小青瓦, 共五層。 系漢藏風格合一建築,

內有佛教壁畫。

一至四層為石砌牆體, 中心無柱。 三層外設木質轉經廊, 封閉式欄杆, 施木板, 花獸浮雕:內為經堂, 如意門橋, 內四壁彩繪畫80平方米, 最為醒目的是南壁上一幅光芒四射的紅太陽壁畫分外耀眼。 五層為木結構穿鬥梁架, 內施藻井天花板。

碉樓為四角形,木石結構整體呈台錐形,共13層,通高37米,南北邊長5.70米,東西邊長6米,石牆厚0.95米。碉東面有一門,門距地表高4米,底部3米為實心體。碉身結構牢固,建築技術高超,是嘉絨藏區石木結構的典範。

2010年,借汶川地震重建東風,當地政府投資打造全新沃日土司官寨。

碉樓為四角形,木石結構整體呈台錐形,共13層,通高37米,南北邊長5.70米,東西邊長6米,石牆厚0.95米。碉東面有一門,門距地表高4米,底部3米為實心體。碉身結構牢固,建築技術高超,是嘉絨藏區石木結構的典範。

2010年,借汶川地震重建東風,當地政府投資打造全新沃日土司官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