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川西第一祠”大花廳81個神秘文字符號,迄今無人能破譯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的陳家大院,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擴建在清同治三年, 集住宅、宗祠、園林於一體, 再加上精美的磚雕石刻、泥塑木藝等,

被稱為“川西第一祠”、“川西民居大觀園”。 2002年12月被四川省政府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大院系清代咸豐年間翰林陳宗典及其子武舉陳登俊經8年營建竣工。 整個建築占地7200多平方米,

建築面積2700多平方米。 大小12院, 院內建築為穿鬥木結構。

因大門兩側高聳的兩根雙鬥桅杆, 俗稱“陳家桅杆”。 桅杆上三分之二處有鬥形石雕, 頂端有小鬥形石雕, 寓“才高八斗”之意。

整個陳家大院包括桅杆、翠柏山房、忠孝祠、聖旨碑、中堂、後寢、寢廟、照壁、大花廳等建築,

生動而完整地展現了明清川西地區的宗族文化。

院前照壁橫陳, 八字粉牆分列兩旁, 牆上鐫有浮雕石刻, 鏤空的福壽二字和蝙蝠圖案工藝精湛, 黑漆卷拱重簷大龍門, 簷上花鳥彩繪, 光彩奪目。

忠孝祠內的石拱橋雕刻精美, 矗立的兩通滿漢文皇帝聖旨碑更是川西少有。

大花廳封簷板上81個神秘文字符號, 迄今無人能夠破譯, 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陳家桅杆南院照壁上的題字更耐人尋味。 照壁正面的題字——“莫以歲雲暮, 當極觀太無。 早回頭, 勿忘舊路, 遙天遠, 樂還本始初。 ”照壁背面書有《詩經》《國風·鄘風·定之方中》“秉心塞淵”四個大字, 體現主人的氣度和風采。

2017年4月25日, 陳家大院修繕竣工開館暨魚鳧王墓揭幕儀式在壽安舉行。 陳家大院經多年歲月侵蝕, 曆兩次地震破敗, 地方政府於2015年11月啟動修繕工作, 聚多方專家商討, 採用古法工藝, 不改文物原貌, 對陳家大院進行了修繕, 並於2017年初通過國家文化部竣工驗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