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口碑和錢都有了,2018年的網大終於要爆發了嗎?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曹玥、二十三

網路大電影是網生內容裡變化最快的市場之一。 短短兩三年,

從2014年網大概念被提出、2015年在視頻網站付費的風口下起飛、再到2016年網大數量成數百倍增長——這一切在2016年年底又戛然而止。 去年年底, 上百部網大被突襲下架, 引起監管注意之後的網大, 在之後的一年裡都顯得非常“冷靜”。 截止10月30日, 今年在廣電總局備案的網路大電影5620部已超過去年的數量。

監管的收緊間接證明了網大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市場, 且將擁抱更多主流大眾。 隨著製作成本的不斷攀升、口碑之作頻出, 在阿裡、騰訊、慈文傳媒等大公司也開始砸重金做網大的情況下, 2017年會是網路大電影爆發的前夜嗎?

從蠻荒期到整合期:“擦邊球”作品繼續下架, 頭部公司受資本青睞

去年這個時候,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預計,

2017年網大市場規模或將達到30億, 預計今年將會上線1900部。 一年過去, 網大市場的目標接近完成。

曾經被一度唱衰的網大市場, 不僅沒有消失, 反而進入了一個穩定的增長期。 骨朵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網大共計上線1166部, 下半年網大月度新增數量比上半年略低, 9、10、11三個月有所回升, 增速穩定在20%左右, 據此統計, 截止到11月30日, 上線網大1857部, 保持了穩定的增長。

一方面得益於平臺之間對內容的爭奪, 各類計畫紛紛被推出來激勵創作者。 4月, 優酷宣佈與阿裡文學、阿裡影業啟動“HAO計畫”, 共同投入10億元開發網大;5月, 愛奇藝、騰訊與其餘五家公司公佈“比翼新電影計畫”聯合開發十部漫改網大;8月, 愛奇藝公佈“雲騰計畫”, 愛奇藝網路劇、愛奇藝網大免費開放合計600部的文學版權等等。 這些計畫除了激勵創作者之外, 也進一步推動了網大的正規化。

愛奇藝是最先制定分賬規則的平臺, 隨後搜狐、騰訊和優酷也相繼推出了針對片方的合作計畫, 只是具體合作細節上略有差異。 騰訊網大的合作方A對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透露,

“騰訊視頻採納的保底+分賬模式, 上映之前就能收回成本, 雖然分賬不及愛奇藝的三分之一, 靠保底就能賺錢。 ”而愛奇藝則是根據製作水準對內容進行ABCDE五類分級, 製作越是精良, 平臺給的推廣資源就越多。

據瞭解, A、B 類別依據影片品質和影片上線後的表現確定推廣資源, 而C類影片即使是獨家合作, 影片品質不夠好照樣會失去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 網大市場受到來自審查制度的規範, 逐步趨於理性發展。 今年6月, 包括《我的室友是狐仙》、《打狼之我命由己》在內的40多部網大也都被下架。 曾經一度憑藉僵屍、喪屍、神鬼、色情等劍走偏鋒題材走紅的網大, 由於面臨政策審查等原因在拍攝題材上收斂了許多。

多部網大被下架

與此同時, 平臺也加強了自審。 愛奇藝宣佈對網路大電影進行規劃備案和上線備案的“雙審”制度, 如果不通過兩次備案, 網大將無法在視頻網站上線。 兩次備案的審核週期至少50天。 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和雙備案制的出臺讓網大再也無法利用監管的空檔來博取眼球和點擊率。

這些制度性的鋪設為網大市場創造了一個相對良性的創作環境, 越來越多的大公司也涉足網大製作。 《魔遊記》製片人丁宇告訴壹娛觀察, “往年一些大公司認為做網大比較low, 但是現在許多學院派的製作人, 大公司都開始做網大。 ”

拿到了院線上映的龍標的《哀樂女子天團》

業內諸如華誼兄弟、歡瑞世紀、慈文傳媒、華策影視等上市公司也看中了網大的發展潛力,紛紛投資網大。華誼兄弟今年上半年就投資了演員秦嵐主控的網大《少女的奇幻日記》,慈文傳媒在推出網路劇《老九門》的同時,順便推出了《老九門番外篇之二月花開》網路大電影作為網路劇的衍生品,上線10天播放量突破了5000萬,達到了愛奇藝A類分賬標準。嘗到了製作網大甜頭的慈文今年又推出了一部口碑不錯的網大《哀樂女子天團》,影片還拿到了院線上映的龍標。

而在資本層面上,頭部網大公司淘夢、奇樹有魚和新片場相繼獲得融資:繼游族、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控制的基金入股淘夢影業、華誼兄弟入股七娛樂之後,中南文化也在資本層面鎖定網大公司奇樹有魚。

今年10月份歡瑞世紀更是以2539.12萬元獲得網大公司七娛世紀27.6%的股份,後者曾出品過《超能太監》《道士出山》《山炮進城》等爆款網大。

“現階段的網路大電影對影視公司來說依然是個現金牛,影視公司會把公司旗下IP改編成網路大電影繼續實現IP的多重變現。”丁宇告訴壹娛觀察。而歡瑞世紀的半年報中也提到將旗下擁有的多個IP拍成網大的計畫。

隨著網大電影的逐步IP化,那些野蠻生長期被貼上去的粗俗標籤“製作粗糙”“跟風蹭IP”“擦邊球無底線”也逐步被撕掉。

網大的困境與生機:爆款屈指可數,小片廠資不抵債

當周星馳、管虎、馮小剛等明星大導開始向網劇靠攏時,網大至今堪稱現象級的爆款仍然屈指可數。在網生內容領域,作為與網劇幾乎同時起步的網大,精品化的過程卻是相對緩慢。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卻對行業前景充滿樂觀,今年網路視聽大會上,奇樹有魚的CEO董冠傑一度表示,“未來三年內,網大行業能成長為一個百億市場。”

董冠傑的自信並非空穴來風。由七娛樂、奇樹有魚出品的網大《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是今年的現象級作品。據瞭解,這部玄幻題材作品投入上千萬、耗時一年,堪比院線製作。影片上線後當月,便以1761萬的分賬票房超過了83.5%的國產院線片方分賬。而製作了該片的導演,也是在三年前以28萬撬動百倍回報,拍攝了《道士出山》的于張濤。

《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是今年的現象級網大

然而,《超自然事件》只是行業孤例。事實上,據骨朵資料統計,2016年上線的網大背後的第一出品方中,有87%在今年至少10個月沒有新作品了。換言之,早期行業裡一些趨利、或者不專業的公司,已在嚴監管下另謀出路,只是更加專業的人正在逐漸冒頭。壹娛觀察認為,網大冷靜之餘,還要直面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年之前,網大的平均成本還只是50萬,現如今,一部網大動輒百萬乃至千萬,淘夢控股的公關經理李政告訴壹娛觀察,“如今整個行業的投資體量在提升,投資超過1千萬的單部影片開始增多。”奇樹有魚今年有一部1500萬製作的網大,由高群書執導的《太平洋大逃殺》已進入後期,預計明年上線。

網大成本的不斷攀升,從幾十萬試水到千萬炮製精品固然對行業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大部分網大難以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

今年8月底,貓眼專業版上線了愛奇藝網大分賬的查詢功能,可以查詢每日A類影片TOP10的分賬票房。據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1月底,顯示投資成本的網路大電影有17部,成本多數介於250-300萬之間,分賬收入大多數不及成本高,而更多沒有顯示成本的網大分賬收入僅有幾萬元。

由短視頻製作轉變而來的《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以150萬的成本獲得了1235.3萬的累積分賬,投資回報率高達823.5%,在不少網大賠錢的情況下,可以說是今年為數不多的分賬黑馬。

但是,這對依賴平臺的點擊分成獲取收益的網大製作公司來說或許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資源和回報會逐步集中到頭部公司上,從今年播放量TOP10的網路大電影來看,頭部公司淘夢製作的網大就佔據了3/10。

“一些頭部公司憑藉發片量,可以用分賬收入好的抵消分賬虧損影片的損失,然而對於一些小片廠來說,一部片子失利,就能讓一家公司破產。”一位網大製片人對壹娛觀察分析了分賬模式的風險所在。

“網大僅占網生內容的10%市場,對視頻網站吸引新會員的貢獻力度不及網綜和網劇”,丁宇告訴壹娛觀察,尤其是在沒有明星效應和話題熱點,使得網大成為網生內容中最尷尬的存在。平臺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最終的目的是留住老會員、發展新會員,網大在這方面的貢獻能力與網綜和網路劇無法匹敵。從暑假各大平臺力推的內容來看,網綜和網路劇是絕對的熱門,不管是推薦位還是宣傳力度來看,網大很難與兩者之一較量。

除此之外,雖然網大的播放週期以6個月為准,但是影片上線一周之後如果在流量上表現不佳,平臺方不再給與推薦位置,這樣網大就失去了更多的露出機會,因此廣告商對網大廣告植入並不感興趣,這就使得網大除了平臺分賬之外別無其他變現途徑,“在與平臺方談判當中,片方會失去話語權,”丁宇說。

然而隨著網大製作的不斷精品化,其發行管道也在不斷的拓寬,對於一些網大來說,取得龍標成了影片上線的必要條件,例如今年春節期間在CCTV6和愛奇藝同步上映的首部台網互動網大《功夫機器俠》。

首部台網互動網大《功夫機器俠》

網大逐步向院線電影看齊的同時,一些低成本、缺少明星效應的的院線電影乾脆選擇了直接走網大發行,像喜劇網大《賺夠一千萬》其實就是一部拿到龍標的院線影片。在這種環境下,業內人士對壹娛觀察表示,“未來網大或許可以與院線電影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面對行業這一年的洗牌,于張濤導演在公開採訪中表示,“以前是一條小路,很泥濘也很坎坷,走的人還挺多,現在走上大路了反而不堵車了。”而網大能否在冷靜後的一年裡爆發,還需拭目以待。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壹娛觀察,想做中國電影產業和泛娛樂產業的望遠鏡和聲呐

拿到了院線上映的龍標的《哀樂女子天團》

業內諸如華誼兄弟、歡瑞世紀、慈文傳媒、華策影視等上市公司也看中了網大的發展潛力,紛紛投資網大。華誼兄弟今年上半年就投資了演員秦嵐主控的網大《少女的奇幻日記》,慈文傳媒在推出網路劇《老九門》的同時,順便推出了《老九門番外篇之二月花開》網路大電影作為網路劇的衍生品,上線10天播放量突破了5000萬,達到了愛奇藝A類分賬標準。嘗到了製作網大甜頭的慈文今年又推出了一部口碑不錯的網大《哀樂女子天團》,影片還拿到了院線上映的龍標。

而在資本層面上,頭部網大公司淘夢、奇樹有魚和新片場相繼獲得融資:繼游族、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控制的基金入股淘夢影業、華誼兄弟入股七娛樂之後,中南文化也在資本層面鎖定網大公司奇樹有魚。

今年10月份歡瑞世紀更是以2539.12萬元獲得網大公司七娛世紀27.6%的股份,後者曾出品過《超能太監》《道士出山》《山炮進城》等爆款網大。

“現階段的網路大電影對影視公司來說依然是個現金牛,影視公司會把公司旗下IP改編成網路大電影繼續實現IP的多重變現。”丁宇告訴壹娛觀察。而歡瑞世紀的半年報中也提到將旗下擁有的多個IP拍成網大的計畫。

隨著網大電影的逐步IP化,那些野蠻生長期被貼上去的粗俗標籤“製作粗糙”“跟風蹭IP”“擦邊球無底線”也逐步被撕掉。

網大的困境與生機:爆款屈指可數,小片廠資不抵債

當周星馳、管虎、馮小剛等明星大導開始向網劇靠攏時,網大至今堪稱現象級的爆款仍然屈指可數。在網生內容領域,作為與網劇幾乎同時起步的網大,精品化的過程卻是相對緩慢。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卻對行業前景充滿樂觀,今年網路視聽大會上,奇樹有魚的CEO董冠傑一度表示,“未來三年內,網大行業能成長為一個百億市場。”

董冠傑的自信並非空穴來風。由七娛樂、奇樹有魚出品的網大《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是今年的現象級作品。據瞭解,這部玄幻題材作品投入上千萬、耗時一年,堪比院線製作。影片上線後當月,便以1761萬的分賬票房超過了83.5%的國產院線片方分賬。而製作了該片的導演,也是在三年前以28萬撬動百倍回報,拍攝了《道士出山》的于張濤。

《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是今年的現象級網大

然而,《超自然事件》只是行業孤例。事實上,據骨朵資料統計,2016年上線的網大背後的第一出品方中,有87%在今年至少10個月沒有新作品了。換言之,早期行業裡一些趨利、或者不專業的公司,已在嚴監管下另謀出路,只是更加專業的人正在逐漸冒頭。壹娛觀察認為,網大冷靜之餘,還要直面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年之前,網大的平均成本還只是50萬,現如今,一部網大動輒百萬乃至千萬,淘夢控股的公關經理李政告訴壹娛觀察,“如今整個行業的投資體量在提升,投資超過1千萬的單部影片開始增多。”奇樹有魚今年有一部1500萬製作的網大,由高群書執導的《太平洋大逃殺》已進入後期,預計明年上線。

網大成本的不斷攀升,從幾十萬試水到千萬炮製精品固然對行業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大部分網大難以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

今年8月底,貓眼專業版上線了愛奇藝網大分賬的查詢功能,可以查詢每日A類影片TOP10的分賬票房。據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1月底,顯示投資成本的網路大電影有17部,成本多數介於250-300萬之間,分賬收入大多數不及成本高,而更多沒有顯示成本的網大分賬收入僅有幾萬元。

由短視頻製作轉變而來的《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以150萬的成本獲得了1235.3萬的累積分賬,投資回報率高達823.5%,在不少網大賠錢的情況下,可以說是今年為數不多的分賬黑馬。

但是,這對依賴平臺的點擊分成獲取收益的網大製作公司來說或許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資源和回報會逐步集中到頭部公司上,從今年播放量TOP10的網路大電影來看,頭部公司淘夢製作的網大就佔據了3/10。

“一些頭部公司憑藉發片量,可以用分賬收入好的抵消分賬虧損影片的損失,然而對於一些小片廠來說,一部片子失利,就能讓一家公司破產。”一位網大製片人對壹娛觀察分析了分賬模式的風險所在。

“網大僅占網生內容的10%市場,對視頻網站吸引新會員的貢獻力度不及網綜和網劇”,丁宇告訴壹娛觀察,尤其是在沒有明星效應和話題熱點,使得網大成為網生內容中最尷尬的存在。平臺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最終的目的是留住老會員、發展新會員,網大在這方面的貢獻能力與網綜和網路劇無法匹敵。從暑假各大平臺力推的內容來看,網綜和網路劇是絕對的熱門,不管是推薦位還是宣傳力度來看,網大很難與兩者之一較量。

除此之外,雖然網大的播放週期以6個月為准,但是影片上線一周之後如果在流量上表現不佳,平臺方不再給與推薦位置,這樣網大就失去了更多的露出機會,因此廣告商對網大廣告植入並不感興趣,這就使得網大除了平臺分賬之外別無其他變現途徑,“在與平臺方談判當中,片方會失去話語權,”丁宇說。

然而隨著網大製作的不斷精品化,其發行管道也在不斷的拓寬,對於一些網大來說,取得龍標成了影片上線的必要條件,例如今年春節期間在CCTV6和愛奇藝同步上映的首部台網互動網大《功夫機器俠》。

首部台網互動網大《功夫機器俠》

網大逐步向院線電影看齊的同時,一些低成本、缺少明星效應的的院線電影乾脆選擇了直接走網大發行,像喜劇網大《賺夠一千萬》其實就是一部拿到龍標的院線影片。在這種環境下,業內人士對壹娛觀察表示,“未來網大或許可以與院線電影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面對行業這一年的洗牌,于張濤導演在公開採訪中表示,“以前是一條小路,很泥濘也很坎坷,走的人還挺多,現在走上大路了反而不堵車了。”而網大能否在冷靜後的一年裡爆發,還需拭目以待。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壹娛觀察,想做中國電影產業和泛娛樂產業的望遠鏡和聲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