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清朝皇帝基本上不是胖子?

確實, 清朝的列位皇帝胖子比較少, 唯一一個確定的大胖子, 應該是清太宗皇太極。

至於清朝皇帝不出胖子, 資料比較充裕, 我們可以分析一二原因:

【飲食篇】

清代的皇帝每次吃飯得遵守祖宗留下的規矩, 一桌桌菜跟看花燈似的。 因為皇家子嗣自幼受專業禮儀培訓, 吃個飯得有嘗一口就飽了的氣質!那些胡吃海塞的人都是沒見過世面的賤民。

清代宮廷的膳食在食物的色、香、味及數量上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 史料記載, 每天兩道正餐, 20多道菜肴, 4種主食, 兩種粥(或湯)。 皇帝所點的菜品, 如果沒特殊情況撤換, 禦膳廚房每次都要預備。 在皇帝的膳桌旁, 另設一個幾案, 以備賞賜。 每次皇帝用膳後, 無論心情好不好, 剩下的禦膳分賜給他人, 以示皇家特權, 以示皇恩浩蕩。

在清代的宮廷飲食中, 慈禧太后的飲食最為講究, 一餐通常有一百多道菜品, 用來盛放食物的食器和餐具非常考究, 配以精緻的餐具。

皇家用餐都有一整套必須遵循的程式, 如: 每天的菜品端上來後, 太監先要用銀製品測試飯菜是否有毒, 要由專人“嘗膳”, 確定沒有問題後, 皇帝才能食用。 所以, 皇帝在飲食習慣上, 不存在暴飲暴食的情況。

【風流篇】

史書記載, 康熙、雍正都勤政, 批閱奏摺到深夜, 睡3-4個小時, 然後, 又起來上早朝。 但祖宗有祖宗的規矩, 後宮佳麗三千, 皇帝不近女色, 對不起列祖列宗, 近女色必然消耗太多精力, 所以皇帝的睡眠都不大好, 也有頻繁服用補藥的。

乾隆一生以詩人自居,

一生寫詩四萬多首。 這些偉大的詩不能光在宮裡展覽。 乾隆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自然有人提議選擇山川秀美的江南。 戲說乾隆的故事, 也不是空穴來風, 皇帝總不能每次出行都把整個後宮帶去, 臨幸過個把江南美女是肯定的。

【武勇篇】

滿族歷來有重視騎射、崇尚勇武的傳統,

所以清朝的歷代帝王都熟練掌握騎馬射箭。

乾隆歷次南巡, 都在杭州、南京等地舉行盛大的閱兵式。 乾隆出行, 不同於康熙的微服私訪, 乾隆下江南, 聲勢浩大, 通過閱兵, 訓練士兵, 扭轉安樂頹敗的風氣, 並向江南漢人顯示滿人的軍事力量。

另外,個別的皇帝繼位後,憂思過度、夜不安眠。如,雍正滅了太多兄弟才登上王座。一個少年在這樣負壓的環境下,即使成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又如何?現在的吃瓜群眾明白了麼?當皇帝不是容易的事兒,很難長成一頭胖子。

另外,個別的皇帝繼位後,憂思過度、夜不安眠。如,雍正滅了太多兄弟才登上王座。一個少年在這樣負壓的環境下,即使成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又如何?現在的吃瓜群眾明白了麼?當皇帝不是容易的事兒,很難長成一頭胖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