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妖貓傳》中的白樂天追求藝術的極致,像極了年輕時的陳凱歌

《妖貓傳》從一開始上映, 就受到了很多爭議, 褒貶不一。 有的人認為視覺效果震撼, 有的人認為故事情節差, 更有的人表示, 這部電影沒有意義。

《妖貓傳》作為陳凱歌繼《道士下山》後的第一部電影, 改編自日本的魔幻小說, 電影通過玄幻、懸疑的手法, 揭示了楊貴妃的死亡之謎。

但是在這部電影裡, 楊貴妃怎麼死的其實不重要。

“白樂天像極了年輕時的陳凱歌”。 有人這樣評價道。

電影中的白樂天是個詩人,

是有點癲狂的, 對藝術有極致的追求。 這一點與年輕時的陳凱歌特別像, 電影中的白樂天為了寫詩探尋真相, 而現實中的陳凱歌為了《妖貓傳》建造大唐實景。

陳凱歌, 在借電影訴說自己。

空海是個冷靜神秘的僧人, 和熱鬧的白樂天在一起,

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個奉命來唐的日本僧人, 連走起路來都是和常人不同的。 就是他的冷靜和能力, 才能幫助白樂天一步一步接近真相。 所以, 空海代表的不僅是歷史上日本訪唐, 更是情節推動的主力。

空海的存在, 代表歷史, 也讓白樂天的角色立意更加明顯。

自古無情帝王家, 這對我們來說沒有疑問的。

而唐玄宗, 作為一代帝王, 除了貪玩、沉迷美色, 也有他作為君主的冷酷。 在電影中, 唐玄宗其實一開始就打算犧牲貴妃, 因為他明知“屍解術”只能讓貴妃昏睡兩天。 而他, 也並沒有接出貴妃的計畫。

人世間的愛情往往不是完美的, 被後人傳頌的淒美愛情也是如此。

楊貴妃, 是電影的靈魂人物。 她和旁人不一樣, 有一半的胡人血統, 美在骨子裡。

受到唐玄宗的哄騙, 甘心赴死的她, 和唐玄宗是不一樣的。 唐玄宗的無情, 她的有義, 都是愛情中最常見的。

在感情中, 有的人會選擇利益, 有的人會選擇愛情至上。 而後者, 就是楊貴妃。

妖貓,其實是愛慕貴妃的白龍附身的。

“我還是有少年氣的”,陳凱歌這樣評價自己。而白龍,就是這樣一個有少年氣的角色。他簡單、努力,為了貴妃中了蠱毒,還為了貴妃復仇昭雪,他的世界是簡單的。

白龍的少年氣,也代表了陳凱歌。

大家都在爭論《妖貓傳》的視覺和劇情,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連楊貴妃最終的死因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陳凱歌通過電影,表達了他自己,表達了他對生活和愛情的理解。

就算生活艱辛,也要保留少年氣,就像白龍一樣;

愛情不是完美的,你可以選擇無情,但你也可以選擇忠貞;

如果可以,像白樂天那樣去追求藝術的極致,這也是陳凱歌最想表達的。

妖貓,其實是愛慕貴妃的白龍附身的。

“我還是有少年氣的”,陳凱歌這樣評價自己。而白龍,就是這樣一個有少年氣的角色。他簡單、努力,為了貴妃中了蠱毒,還為了貴妃復仇昭雪,他的世界是簡單的。

白龍的少年氣,也代表了陳凱歌。

大家都在爭論《妖貓傳》的視覺和劇情,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連楊貴妃最終的死因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陳凱歌通過電影,表達了他自己,表達了他對生活和愛情的理解。

就算生活艱辛,也要保留少年氣,就像白龍一樣;

愛情不是完美的,你可以選擇無情,但你也可以選擇忠貞;

如果可以,像白樂天那樣去追求藝術的極致,這也是陳凱歌最想表達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