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華傳統玄學“丹道”之女丹十則摘要

第一則 養真化氣

女子修行, 與男子有別, 男子陽從下洩, 女子陽從上升。 男子體剛, 女子體柔。 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陽精, 不使外洩,

積之既久, 用身中真火鍛煉, 使精化為氣, 氣化為神, 神化為虛, 而證道矣。 女子乃陰體, 須用乳房靈脂, 變化氣質, 久久運煉, 自然赤反為白, 血化為氣, 血既化氣, 仍用火符進退, 亦能氣反純陽, 了道歸真。 故女子初工, 先煉形質, 後煉本元, 不似男子之工先煉本元, 後煉形質也。

何謂養真?凡人之心, 最易搖動, 若使其常守於內, 便生厭煩, 故起手先教以養真之法, 自然厭煩少釋, 四體安和, 方能再求進步。

平日坐煉之時, 必須從丹田血海之中, 運動氣機, 照著心內神室, 覺有一縷清氣, 自血海而出。 定久之際, 其氣必動, 隨其氣機鼓舞, 向上飛騰, 沖到泥丸, 複轉下降, 斯時微以意引之, 隨著氣機從泥丸降下重樓。 此時切不可用意, 恐傷形體。 即隨氣機自重樓下至兩乳間,

內有空穴, 凝聚良久。 若有動機, 照前行持, 不過四五十日, 其氣已透, 血化為氣, 赤反為白, 斯時丹元已露, 道心已誠。 若能堅持靜守, 朝夕不懈, 時刻用功, 何患大丹不結, 女仙不成者哉?此乃女修第一步工夫, 果能行到極玄極妙地位, 以後工夫, 皆從此前進。 學者勉之。

第二則 九轉煉形

煉形者, 是謂調攝之義。 血液屬陰, 凝居於下, 藏於血海胞裡, 化於五蘊山頭, 灌溉一身, 榮養百脈, 迴圈不已。 游溢諸經, 變為渣滓之物, 去而不用。 直到二百四十刻漏三十時辰已周, 那時鎔華複露, 先天化形, 留為生人之用。 此即所謂氣之清者, 上升於乳, 氣之濁者, 下流為瘀。 生人生仙之機, 實分於此。 故女子之修煉, 預先認得清濁, 方能煉得真形。

夫形何以煉?當其坐時, 用神機運動, 候口中液滿, 微漱數遍, 俟其清澄, 然後用鼻引清氣, 隨同玉液, 咽下重樓, 入于絳宮, 下降黃房, 至關元血海而止。 略一凝定, 從血海運至尾閭, 升上夾脊, 透頂門逕入泥丸, 仍從泥丸複行下降, 至兩乳間而止。 停聚良久, 使津化為氣,

是為一轉。 如是者三三轉。 既畢, 方用兩手運兩乳, 回轉三十六。 轉畢, 以兩手捧至中間, 輕輕運至血海而止, 仍又依前運煉。 一番三轉, 三番共得九轉。 倘女子沉潛莊重, 根深器厚者, 行之不過百日, 而形已煉成, 長生有路矣。 從此再求上進, 大丹可期。

第三則 運用火符

男子先煉藥,

後煉形。 女子先煉形, 後煉藥。 因其體相攸分, 故前後工夫差別。 學道女子, 照依前段口訣, 用心行持, 若行到丹田血海之中, 氣機溫暖, 自然有清氣一縷, 上沖心舍, 直至兩乳, 此時切不可動念。 仍舊行工運轉, 自然複行下降, 仍舊歸於血海。 斯時氣機已動, 真氣已生, 赤血之陰, 變為白氣之陽。 若不用火行符, 其氣仍然化為赤血, 白者複變為紅, 枉費工夫。 到此時當用真火以煉之, 又用真符以應之。 符到火足, 其氣必凝。 當此氣凝之候, 別有景象, 倘不分明講出, 恐用火符差失, 有壞丹元。 修士至此, 切宜細心熟記, 毋自忘失。 若此刻工夫一誤, 不惟前工枉費, 後工難修, 而且有傷身命, 防有血崩之患。

學者要記清楚, 當其氣歸血海時, 此氣雖從血中化出,並非是血。如人出外,變相歸家,即家人婦子皆不能識認,安能如前日之相投?故其下降時,血海之中,必如魚吸水一般,斯時四肢若醉,其快樂如夫婦交媾,有莫能自禁之勢。(攖寧按:有人說此時身中快樂之感覺,勝過男女之事若干倍。因為某種女子,生性冷淡,又遇男子身體虛弱者,臨時在女子面前,毫無快感。而修道做工夫的女子則不然,雖獨自一身,清心寡欲,在靜室中打坐。果能如法將自己身內之陰陽配合調和,入于至玄至妙之境,即有特別之景象發現。其快樂不可用言語形容。至於男子做清靜工夫者,雖有時身中亦發現快樂之景象,但比較女子快樂之程度,僅得其十之二三而已。此則關乎男女生理上之不同,非人力所能強為也。)到此地位,必須拿定主宰,切不可放縱。一念凝守中宮,停聚良久,他自然向上沖關,升入泥丸,化為玉液。以意引下重樓,還至兩乳間而止。用凝氣法以混合之,使其聚而不散,久久行之,自能達本還原,以通胎息。若胎息既通,則仙道可計日而至。女真修士,當共勉之。

第四則 默運胎息

女真修煉者,果能照前口訣,盡心行持,自然真氣日生,血化為液,自兩乳中間,流通百脈,潤澤周身。此液是血化成,必須常用內運元和之氣,以溫養之,方能鎮靜中田,以為超升之本。

何謂內運元和之氣?蓋呼吸由中而生,亦由中而定也。女真修煉,既得玉液,須運用此氣以凝之,其液方無走失,並可倚此而結成還丹。當其內運之時,其勢不著於口鼻,而又不離於口鼻。雖有呼吸之名,實無呼吸之相。何也?借呼吸以為呼吸之義也。蓋口鼻之呼吸,乃後天呼吸,內運之呼吸,是先天呼吸。此時注重先天,不注重後天。先天呼吸,有名無形,隨後天口鼻之呼吸,一出一入,自然升降。久久行之,則息息歸根,呼吸之氣,不由於口鼻。而胎息已成,仙道不遠矣。

第五則 廣立功行

女子果能潛修至道,已經煉得玉液還丹,認得先天面目,又兼保得住胎息工夫,至此必須借外行以培植道本,方才外無所虧,而內有所助,所以事奉翁姑,宜盡孝思,與人應接,當存忠厚。矜孤恤寡,救苦濟貧,尊敬師長,和睦鄉鄰。舉動勿輕浮,言語勿傲慢,一切行為,皆歸理法之中,自然氣質沖和,不求功行,而功行自立。

第六則 志堅行持

女真修士,若能得明師,知口訣,敦品行,矢志用功,恒久不怠,則神仙指日可成。然女子之性情,易漓易變,遇有不如意事,難保不頓改初心。或為歧途所引,妄起偏僻之見,致令前功盡棄,孽海沉淪,嗟何及矣!

世間傳道者雖多,而得其真傳者蓋鮮,往往自誤誤人。今於女丹口訣,顯明指示,以度有緣。所望跳出迷津,得登彼岸,使黃泉無碎玉之魂,紅粉得駐顏之術,長守不失,享樂無窮,豈不快哉?

戒規列後:

第一戒:孝養翁姑。第二戒:端方正直。第三戒:謹慎言語。第四戒:小心行持。第五戒:尊師重道。第六戒:立志不變。

第七則 調養元神

女子之功,比男子便捷。女丹從養真至胎息,其工夫已做完大半,不若男工有許多作用,方能得到調神地步。所以女丹法從養真至胎息工畢,便接錄外行工修,俟其外行有餘,即可煉調神一段工夫。蓋因其前日運煉之時,已將血化為氣,此氣便可化神。到此時候,若不陶冶性情,輔助以外行,恐將來凝之不住,反致前功盡棄。必須照依戒規,嚴遵法度,將心地磨煉成一塊水晶相似。煉而複煉,磨而複磨,直至內外潔白,表裡玲瓏,體相皆空,纖塵不染,行到此地,自有一片清靈善化之機,照映在腔子裡,入定之際,不食不饑,不動不言,此時必須用人保護,不可受驚駭。恐傷神著魔,為害不淺。

女修至此,當留心注意,毋致差失,日夜要人看守,若見他氣息俱無,顏色不改,或一二日,或五七日,或十餘日,皆不可驚動。待他鼻息微微,神光半露,方可低聲呼之,倘彼出定之後,飲食衣服,隨意所適,同志伴侶,必須刻刻堤防,直養到出神以後,方免危險。

第八則 移神出殼

女子之道,從陰返陽,陽極而神全。直煉至身若冰壺,神如秋水,但亦不可使之久留身中。故瓜熟自落,神圓則遷。此時宜用出神之法,將神移出身外。然不可出之太速,且初出時間亦不宜過久,恐神迷而無所歸。宜將所出之神回轉於內體之內,一出一入,由近及遠,切記不可放縱,必俟調養老成,方可任其去來,純熟之後,自無畏避。然出神之工,又當詳論,夫陽神未出之前,其性至靜,其工仍同養真規矩,直待神圓方止。若陽神既出而後,其性屬動,便不似前段功修,當用逸神之法,使其神靈通活潑,而無障礙。或游山而玩水,或隨緣顯化,遇有機會,便立功行,苟能行滿功圓,自有飛升之一日。

第九則 待度飛升

女丹修成,養就純陽之體,擺脫拘束,出沒自由。務宜廣行功德,多種善根,切不可因其神出逍遙,便將道果置之度外,多言泄造物之奇,邪僻失天理之正,種種妄為,定遭遣責。只宜暗施法力,護國救民,待到功行圓滿,自有上聖高真前來度脫飛升。上朝金闕,膺受敕封,永住天宮,無邊快樂。

但女真何故必須待度?蓋因其本為弱質,幸得內功修煉,以成陽體。而陰凝之質尚未消盡,缺少還虛一段運用,未能盡天地之妙化,所以不得超升世外者。悉由體相之不堅也。不若男子之體,煉成金剛不壞之身,還虛功成,神光充滿天地,故不必待度,而可以了道成真,親朝上帝,游晏蓬萊也。

第十則 了道成真

夫修行所貴者,在於轉凡軀而成聖體,不然者猶如井底之蛙耳。終是孽海中物,焉能脫輪回而超劫運乎?世間女子,果能有一塵不染之心,百折不回之氣,依師口訣,日夜潛修,亦不過三五載功程,便證上乘果位,人又何憚而不為哉。

此氣雖從血中化出,並非是血。如人出外,變相歸家,即家人婦子皆不能識認,安能如前日之相投?故其下降時,血海之中,必如魚吸水一般,斯時四肢若醉,其快樂如夫婦交媾,有莫能自禁之勢。(攖寧按:有人說此時身中快樂之感覺,勝過男女之事若干倍。因為某種女子,生性冷淡,又遇男子身體虛弱者,臨時在女子面前,毫無快感。而修道做工夫的女子則不然,雖獨自一身,清心寡欲,在靜室中打坐。果能如法將自己身內之陰陽配合調和,入于至玄至妙之境,即有特別之景象發現。其快樂不可用言語形容。至於男子做清靜工夫者,雖有時身中亦發現快樂之景象,但比較女子快樂之程度,僅得其十之二三而已。此則關乎男女生理上之不同,非人力所能強為也。)到此地位,必須拿定主宰,切不可放縱。一念凝守中宮,停聚良久,他自然向上沖關,升入泥丸,化為玉液。以意引下重樓,還至兩乳間而止。用凝氣法以混合之,使其聚而不散,久久行之,自能達本還原,以通胎息。若胎息既通,則仙道可計日而至。女真修士,當共勉之。

第四則 默運胎息

女真修煉者,果能照前口訣,盡心行持,自然真氣日生,血化為液,自兩乳中間,流通百脈,潤澤周身。此液是血化成,必須常用內運元和之氣,以溫養之,方能鎮靜中田,以為超升之本。

何謂內運元和之氣?蓋呼吸由中而生,亦由中而定也。女真修煉,既得玉液,須運用此氣以凝之,其液方無走失,並可倚此而結成還丹。當其內運之時,其勢不著於口鼻,而又不離於口鼻。雖有呼吸之名,實無呼吸之相。何也?借呼吸以為呼吸之義也。蓋口鼻之呼吸,乃後天呼吸,內運之呼吸,是先天呼吸。此時注重先天,不注重後天。先天呼吸,有名無形,隨後天口鼻之呼吸,一出一入,自然升降。久久行之,則息息歸根,呼吸之氣,不由於口鼻。而胎息已成,仙道不遠矣。

第五則 廣立功行

女子果能潛修至道,已經煉得玉液還丹,認得先天面目,又兼保得住胎息工夫,至此必須借外行以培植道本,方才外無所虧,而內有所助,所以事奉翁姑,宜盡孝思,與人應接,當存忠厚。矜孤恤寡,救苦濟貧,尊敬師長,和睦鄉鄰。舉動勿輕浮,言語勿傲慢,一切行為,皆歸理法之中,自然氣質沖和,不求功行,而功行自立。

第六則 志堅行持

女真修士,若能得明師,知口訣,敦品行,矢志用功,恒久不怠,則神仙指日可成。然女子之性情,易漓易變,遇有不如意事,難保不頓改初心。或為歧途所引,妄起偏僻之見,致令前功盡棄,孽海沉淪,嗟何及矣!

世間傳道者雖多,而得其真傳者蓋鮮,往往自誤誤人。今於女丹口訣,顯明指示,以度有緣。所望跳出迷津,得登彼岸,使黃泉無碎玉之魂,紅粉得駐顏之術,長守不失,享樂無窮,豈不快哉?

戒規列後:

第一戒:孝養翁姑。第二戒:端方正直。第三戒:謹慎言語。第四戒:小心行持。第五戒:尊師重道。第六戒:立志不變。

第七則 調養元神

女子之功,比男子便捷。女丹從養真至胎息,其工夫已做完大半,不若男工有許多作用,方能得到調神地步。所以女丹法從養真至胎息工畢,便接錄外行工修,俟其外行有餘,即可煉調神一段工夫。蓋因其前日運煉之時,已將血化為氣,此氣便可化神。到此時候,若不陶冶性情,輔助以外行,恐將來凝之不住,反致前功盡棄。必須照依戒規,嚴遵法度,將心地磨煉成一塊水晶相似。煉而複煉,磨而複磨,直至內外潔白,表裡玲瓏,體相皆空,纖塵不染,行到此地,自有一片清靈善化之機,照映在腔子裡,入定之際,不食不饑,不動不言,此時必須用人保護,不可受驚駭。恐傷神著魔,為害不淺。

女修至此,當留心注意,毋致差失,日夜要人看守,若見他氣息俱無,顏色不改,或一二日,或五七日,或十餘日,皆不可驚動。待他鼻息微微,神光半露,方可低聲呼之,倘彼出定之後,飲食衣服,隨意所適,同志伴侶,必須刻刻堤防,直養到出神以後,方免危險。

第八則 移神出殼

女子之道,從陰返陽,陽極而神全。直煉至身若冰壺,神如秋水,但亦不可使之久留身中。故瓜熟自落,神圓則遷。此時宜用出神之法,將神移出身外。然不可出之太速,且初出時間亦不宜過久,恐神迷而無所歸。宜將所出之神回轉於內體之內,一出一入,由近及遠,切記不可放縱,必俟調養老成,方可任其去來,純熟之後,自無畏避。然出神之工,又當詳論,夫陽神未出之前,其性至靜,其工仍同養真規矩,直待神圓方止。若陽神既出而後,其性屬動,便不似前段功修,當用逸神之法,使其神靈通活潑,而無障礙。或游山而玩水,或隨緣顯化,遇有機會,便立功行,苟能行滿功圓,自有飛升之一日。

第九則 待度飛升

女丹修成,養就純陽之體,擺脫拘束,出沒自由。務宜廣行功德,多種善根,切不可因其神出逍遙,便將道果置之度外,多言泄造物之奇,邪僻失天理之正,種種妄為,定遭遣責。只宜暗施法力,護國救民,待到功行圓滿,自有上聖高真前來度脫飛升。上朝金闕,膺受敕封,永住天宮,無邊快樂。

但女真何故必須待度?蓋因其本為弱質,幸得內功修煉,以成陽體。而陰凝之質尚未消盡,缺少還虛一段運用,未能盡天地之妙化,所以不得超升世外者。悉由體相之不堅也。不若男子之體,煉成金剛不壞之身,還虛功成,神光充滿天地,故不必待度,而可以了道成真,親朝上帝,游晏蓬萊也。

第十則 了道成真

夫修行所貴者,在於轉凡軀而成聖體,不然者猶如井底之蛙耳。終是孽海中物,焉能脫輪回而超劫運乎?世間女子,果能有一塵不染之心,百折不回之氣,依師口訣,日夜潛修,亦不過三五載功程,便證上乘果位,人又何憚而不為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