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年家電行業的五大猜想

2018年中國家電市場整體是漲還是跌, 已經不再重要。

對於眾多家電廠商來說, 如今在這個動盪、多變、複雜的市場競爭體系中生存下來,

不再是什麼奢望。 更大的挑戰和任務在於: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出特色, 在這個市場上很好的活下去。

那麼, 面對已經開啟的2018年家電市場競爭, 又有哪些風口和商機值得期待?家電圈近日為大家梳理了五大想像空間。

猜想一:量跌價倍漲

2018年家電市場肯定不會出現全面性的規模化增長, 即便是空調等少數品類, 增幅也在有限的範圍內, 但是經營利潤的增長將是大勢所趨。

其實從2017年開始, 向規模要增長已不是當前家電廠商的任務。 更多廠商開始向產品要利潤、向中高端精品要增長的空間和動能。 由此帶來不少家電廠商, 即使量跌也能獲得利增長的動力。 靠的就是市場經營的結構性轉型。

當然原材料價格的高位運營,

以及彩電、冰箱等領域的企業在經歷虧損泥潭的磨難後, 也開始積極尋找利潤型產品的引爆和推廣, 共促價漲利增。

猜想二:海外新紅利

中國家電企業從最初的OEM貼牌走出去, 到如今的海外資本並購老牌家電巨頭走上來, 海外市場已經成為中國家電企業最大的增長引擎和機會點。

在海外市場上, 當前中國家電企業已形成“多條腿走路”的發展新模式。 從最初級的OEM到後期的ODM, 從合資建廠到海外並購, 從自有品牌到當地創牌, 基本上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鞏固和提升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海外市場當前對於中國家電企業來說, 並非一帆風順, 其中日本企業的餘威仍在、韓國企業的發展勢頭正猛。 但是越是困難越有動力,

海外市場不只是中國企業規模增長的新平臺, 還是倒逼中國品牌、中國製造和中國創新進一步升級的新拐點。

猜想三:高端新拐點

高端市場消費群體的崛起, 已成為2017年中國家電業最大的亮點, 這還將會在2018年家電市場上繼續綻放光彩, 讓一部分中國高端品牌收穫紅利。

高端對於家電企業來說, 不只是價格賣的貴, 關鍵還要有人買。 這就涉及到與高端相匹配的品牌、產品、技術等都要具備相應的價值性、增值性。 否則, 那只能叫高價而不能成為搶奪高端消費升級的商業機會。

2017年在高端市場的推動下, 方太成為首家廚電百億企業, 而卡薩帝也成為中國大家電的第一高端品牌。 雖然2018年的高端家電市場蛋糕還會進一步做大,

但可以分享者並不會太多。

猜想四:品類新機會

廚房裡的洗碗機, 小家電裡的破壁機, 以及大家電裡的新風機, 這些新興品類正在市場上悄然興起, 有望成為2018年家電市場的一抹亮色。 這也啟發相關家電廠商在存量市場尋找增長新動力的思維。

相對于傳統家電品類, 這些新興品類從培育到發展, 一是需要時間、教育使用者、培育習慣;二是需要相關大企業的強勢推動和引爆;三是產品本身要有足夠的剛需和改善性需求。 過去幾年, 包括市場上還出現一些諸如原汁機、榨油機等產品, 都遭遇曇花一現。 可以說, 打造家電新品類也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事情。

新品類的培育和打造需要的不只是要時間、技術,

還要運氣。 這對於很多家電廠商來說, 考驗著發現機會和把握機會的兩大能力。

猜想五:智慧新起點

智慧化轉型一直被家電產業寄予厚望, 但最近幾年來在中國家電市場卻是“內熱外冷”。 其中普及率最高的是電視, 卻沒有推動市場的量增利漲, 雖然白電的智慧更多還停留在企劃宣傳階段, 卻通過轉型高端找到動力。

隨著智慧電視都已經開啟人工智慧時代, 那麼這能否給白電產業的產品反覆運算注入新的動力?從冰箱、空調、洗衣機三大品類的市場和用戶認知度來看, 似乎人工智慧還沒有找到痛點。 但是不排除在相關的產業鏈跨界整合之後, 外部力量介入後會帶來新的希望。

智慧化不能只是過於強調技術, 關鍵還要關注用戶的實際需求和體驗痛點的把握上。客觀來講,從智慧到人工智慧會打開傳統家電在與用戶交互上的新動力,但還沒有找到一個個的突破口。

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一切都面臨著不確定性,但一切都有跡可循!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關鍵還要關注用戶的實際需求和體驗痛點的把握上。客觀來講,從智慧到人工智慧會打開傳統家電在與用戶交互上的新動力,但還沒有找到一個個的突破口。

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一切都面臨著不確定性,但一切都有跡可循!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