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回顧2017年A股市場那些事

1、2017年A股市場幾大關鍵字

(1)漂亮50

2017年以來, 以貴州茅臺、恒瑞醫藥等為代表的優質藍籌股年內股價一路高歌猛進, 上證50指數年內累計漲幅達到26.61%,

被投資者形象稱為“漂亮50”行情。

(2)MSCI

2017年6月份, 中國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基準指數。 先有滬港通與深港通, 後有A股加入“MSCI”, A股市場國際化程度正不斷提高。

(3)千年大計雄安新區

2017年4月1日公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 被視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在161只概念股中, 年內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50只, 其中, 多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超40%。

(4)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當前最前沿的創新技術之一, 在2017年的資本市場也掀起巨大波瀾。 人臉識別、無人駕駛、智慧醫療、VR、機器視覺、AI晶片等相關人工智慧熱點板塊內牛股頻出。 科大訊飛、富瀚微、海康威視、中興通訊和聖邦股份等多隻龍頭股年內股價實現翻倍。

(5)5G

2017年均是5G商用前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 今年8月份,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資訊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力爭2020年啟動5G商用。 5G產業鏈的市場空間無疑是巨大的, 作為全球5G產業的引領者, 我國相關領域將迎來新的歷史性機遇。

(6)中國“芯”

中國“芯”, 作為科技藍籌類股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2017年整體震盪的資本市場中, 綻放光彩。 中國“芯”的進口替代空間仍然巨大, 5G通信、無人駕駛、人工智慧、安防等新興領域給晶片產業帶來的增量需求也將逐步釋放。

(7)炒化學元素週期表

今年以來, 補庫存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督查齊發力, 已促使部分小金屬產品價格出現持續上漲, 其中, 小金屬鈦、銻、鎢、鉬和稀土價格呈現普漲, 鎢製品價格更是不斷上調, 而在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迅速擴張的背景下, 電池產業鏈受益匪淺, 鎳、鈷、鋰等金屬品種價格也均表現強勢。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 終端消費結構有所變化, 小金屬的春天還將繼續。

(8)360回歸

2017年11月2日, 江南嘉捷正式披露了“360”重組上市的方案。 如果交易順利, 360將是中國前幾大互聯網巨頭中惟一登陸A股的公司。

(9)聯通混改

混改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中國聯通作為首家在集團公司層面進行混改的央企, 百度、阿裡、騰訊、京東等4家互聯網巨頭紛紛現身,

無疑成為一大看點。

(10)美麗中國

今年以來, 落後產能持續出清、綠色產業快速發展以及多輪成績斐然的環保督查等, 均顯示出各級政府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 “美麗”也成為資本市場的熱詞, “美麗”概念股也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例如美麗生態在四個交易日大漲逾35.82%。

(11)養老金入市

今年8月份, 伴隨著上市公司中報的披露, 養老金入市有了實質性成果。 養老金的入市不僅僅是為A股市場引入一股活水, 同時也將有助於完善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 使價值投資理念在A股市場中進一步深化。

(12)嚴監管

今年以來證監會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6件, 罰沒款金額73.24億元, 是去年全年的1.7倍, 市場禁入36人。 其中包括鮮言系列違法違規案、“方正系”系列違法違規案、九好集團“忽悠式”重組案、匹凸匹信息違法違規案、趙薇夫婦被罰5年禁入證券市場等處罰均成為年內備受關注的案件。 預計2018年金融監管仍將不斷深入推進,而嚴監管與防風險仍將成為明年金融領域的主基調。

(13)減持新規

5月27日,中國證監會修訂發佈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重點對上市公司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等大股東的減持行為進行了規制。不過同時,大股東減持也被“逼”出新花樣,諸如兜底增持後大股東減持、精准減持股票至4.99%、高送轉後乘機減持、假離婚減持等方式輪番登場。

(14)二八現象

今年,占股票總數20%的大市值大盤藍籌股連續上漲,其他80%的中小市值的股票連續下跌。市場將今年這種走勢稱為“二八現象”。是市場成熟的表現,還是分化的加劇,此處投資者觀點出現分歧。

(15)鐵公雞

12月初,“鐵公雞”再次被證監會點名。證監會表示,對中長期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將嚴格監管。

(16)灰犀牛

7月1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特別強調防範金融風險,“既防‘黑天鵝事件’,也防‘灰犀牛’。劉勝軍認為,在當下中國經濟中,房地產泡沫是毫無疑問的最大“灰犀牛”;第二隻“灰犀牛”是“貨幣貶值、資金外流”;第三只灰犀牛是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

(17)可轉債

9月8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修訂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將現行的資金申購改為信用申購。自新規實施以來,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有21只可轉債完成上市發行,目前至少有9只可轉債出現破發。從眾星捧月到避之不及。

(18)6124點十周年

20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以一根小陽線創造了6124點傳奇。時光荏苒,今年已是第十年,中國股市和無數股民亦經歷了多輪起伏:A股上市公司數量早已翻倍、流通市值增長4倍、市盈率進入合理區間、近七成個股已突破十年前股價位、A股逐步走向開放。

2、2017年A股風口逐月盤點

1月:軍工混改和創業板高點

A股風格切換,年初就已奠定基調,樂視網更是在第8根陰線時複牌。軍工國改概念股東邪(長春一東)、西毒(西儀股份)、南帝(湖南天雁)、北丐(北化股份),1月集體暴漲。不過這些股票的漲幅,都沒跑贏霸榜的妖股太陽電纜——62%。

2月:張家港行真的行!

張家港行自2月開板後大漲132.89%,徹底啟動次新銀行股,無錫、常熟等區域性銀行均大漲近40%,刷新了股民對銀行股的認知。

3月:一帶一路與年報高送轉

3月,西部建設被市場選中,似乎既是對天山股份的炒作延續,又是市場對一帶一路題材的重溫。隨著3月份部分公司公佈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隴神戎發、新宏澤、易事特等開啟了高送轉板塊的炒作。

4月:千年大計雄安新區

4月1日 ,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批准設立,4月5日開盤,齊刷刷的超級大單,只可遠觀不可褻買焉。雄安概念,龍一龍二龍三?被市場反復琢磨。

5月:可燃冰取得歷史性突破!

5月18日,我國首次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7天19個小時穩定產氣,取得歷史性突破,石化機械等石油鑽采類公司受到資金熱烈追捧。

6月:A股成功納入MSCI

更多人當時的反應,是不以為意。然而,融資融券餘額6月開始悄悄增長,外資也在持續流入,下半年”核心資產”白馬慢牛拉開序幕。

7月:宇宙漲價總龍頭登場

“宇宙漲價總龍頭”、全明星股方大炭素,是一場機構與遊資的狂歡,其主營產品石墨電極從年初1.8w元/噸,漲到10w元/噸。一時間,市場開始挖掘產品漲價標的:TDI、MDI、鋼鐵、稀土、煤炭、有色金屬……相關概念龍頭股均表現活躍。

8月:AI與漲價齊飛

8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提到國家戰略。其後,表現最妖的莫過於【AI+次新股】的中科信息。此外,中科曙光、科大訊飛、四維圖新、中科創達、漢王科技等亦水漲船高。除了AI這個未來確定性最強的板塊,漲價也慢慢從一線擴散到二線品種,煤炭、磁材、元素週期表、鋼鐵等。

9月:5G與新能源客車的盛宴

9月,最強風口在5G。武漢凡谷、中通國脈等均出現大漲,為之後漲不停、不停漲的5G白馬股暖場。不過,9月屠榜的當屬安凱客車,受到港股比亞迪大漲的刺激,新能源客車受到資金青睞,安凱更是大漲近一倍。

10月:三季報60億利潤的白馬,開啟“核心資產”新征途!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大象也會飛。沉寂數年後,超級白馬京東方A開啟了主升浪。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核心資產”的言論開始在市場發酵,格力電器、中心通訊、三安光電、恒通光電、五糧液、恒瑞醫藥等趨勢股走強。

11月:中國芯與股王茅臺

11月,市場又挖掘出國產晶片這一新主題。晶片設計領域的紫光國芯、匯頂科技,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晶方科技,材料領域的江豐電子、上海新陽和製造領域的中芯國際等公司股票紛紛大漲。此外,漲價也成為月常主題。11月,漲價圍繞白酒、維生素、PTA展開。11月的小支線,還有光伏復蘇趨勢股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最後,漲幅稱王的一定是360回歸股,只是普通股民沒有太大的參與性。

12月:驚天動地天然氣!

以貴州燃氣為司令、重慶燃氣為軍長的天然氣大軍,開啟暴漲模式,欲與天公試比高。此外,文一科技被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舉牌。紫光集團並不謀求控制權,引發市場遐想,至今已暴漲60+%。

3、2017年A股重要資料盤點

市場走勢

截止12月27日收盤,2017全年滬指收穫漲幅5.55%,成交金額50.19萬億元;深成指上漲7.21%,成交金額60.92萬億元;創業板指下行11.05%,成交金額16.36萬億元。此外,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均在11月創下年內新高,年度分別拉升24.17%和20.58%,表現靚麗。不過,與全球其他金融市場股指對比可以發現,A股漲幅略遜於其他市場,香港恒生指數領跑全球,上漲34.53%。

行業方面

2017年28個申萬行業中超過半數收紅,其中家用電器、食品飲料和銀行板塊漲幅領先,分別上漲60.61%、44.94%和24.71%,另有電子、鋼鐵、非銀金融行業漲幅超過15%。錄得跌幅的行業中,綜合、傳媒和紡織服裝等表現不佳,下跌均超過20%。

個股漲跌表現

2017全年,單日漲停股票數量最多的一天是4月5日,漲停公司共121家;單日跌停股票數量最多的一天為7月17日,跌停公司共525家,占比達到15.94%。累計漲停榜中,前20也均被次新股包攬,至純科技、寒銳鈷業和資料港年內漲停最多。非次新股中,貝瑞基因、奧聯電子和西部建設位元列前三。跌停最多的當屬ST中安、ST上普、ST中絨、ST眾和。

換手率方面

2017年有多達17只個股的累計換手率達到了3000%以上,交投十分活躍。其中,第一創業以5090.13%的高換手率排名第一,冀東裝備和新宏澤等個股緊隨其後。

市場參與者

2017年1-12月期間平均每週新增投資者31.94萬人,合計1564.85萬人,較2016全年新增數量(1900.48萬人)有所減少,降幅約17.68%。今年2-3月股市上漲期間,新增投資者數量呈現較好的上升勢頭,而四季度遭遇節假日及行情進入震盪期令新增數量低於年平均值。目前,二級市場期末投資者人數合計達13375萬人。

IPO方面

2017全年共有434只新股上市,較2016年同比增加200餘家,累計募集資金2282.95億元。但年中IPO公司數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新發審委嚴格審核背景下明年IPO或保持平穩偏緊格局。板塊方面,上交所主機板發行公司213家,占比超過50%;在創業板發行的共140只;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共80只。

4、2017年A股十大黑天鵝

(1)中科招商

2017年12月25日,中科招商遭股轉系統強制摘牌,散戶血本無歸。自2015年掛牌新三板起,中科招商便以閃速進擊資本市場,瘋狂的舉牌讓中科招商增持了18家A股公司,其中涉及房地產、電腦等多個產業。被譽為“囤殼王”、“定增王”、“吸金王”。資料顯示,中科招商共計擁有2713戶股東。從股權系統披露的成交明細來看,相當數量的投資者選擇在最後的交易日離場。隨著中科招商在新三板摘牌退市, 2017年新三板摘牌退市企業已達664家,遠超去年56家的退市數量。

(2)樂視隕落

從去年11月起,樂視網手機、樂視汽車開始爆出資金鏈緊張、拖欠供應商貨款等問題,股價暴跌。隨後賈躍亭承認樂視燒錢擴張太快,非上市體系出現嚴重資金問題遠。最終在7月,孫宏斌正式接棒,成為樂視網新的董事長;而賈躍亭夫婦出局,遠赴美國造車,已經被中國政府列入“老賴名單”,回國遙遙無期。

(3)趙薇高杠杆收購鬧劇終止

2016年12月26日,趙薇旗下公司龍薇傳媒公佈將花30億買下萬家文化1.8億股份,成為萬家文化的實控人。在這次收購方案中,趙薇自有資金僅6000萬元,其餘均是向中信銀行申請了30億的貸款,且未得到批復,杠杆比例高達51倍。隨後,祥源文化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趙薇拿回2.5億定金,並被罰禁入5年。這一場資本大戲,受苦的最終還是股民。

(4)爾康製藥

事件起源於,一篇文章稱爾康製藥在海外設立的公司涉嫌虛構利潤,與此同時爾康製藥還涉嫌虛構資產。隨即公司開始了長達6個多月的停牌自查。8月10日,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被證監會立案稽查。同日,公司對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快報進行了修正,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調為3.95億元至5.27億元,下調幅度最大達35%。自陷入造假風波之後,爾康製藥的股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目前公司股價相較5月8日已經被腰斬,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

(5)浪莎股份

浪莎股份上市19年不分紅壓垮投資者信心,今年12月4日至12月25日,浪莎股份累計跌幅達47%。面對這種情況眾多投資者稱其為第一A股第一熊股。

(6)莎普愛思

12月上旬,莎普愛思自從被一篇《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文章閃擊後,輿論開始對莎普愛思群轟亂炸,一如之前莎普愛思塑造神奇眼藥水的廣告轟炸。嚇得莎普愛思12月7日起趕緊停牌,12月18日複牌後短短3天,莎普愛思市值蒸發13.79億元,大股東們連環出手才勉強穩住股價。

(7)宣亞國際

今年5月,宣亞國際宣佈收購映客不低於50%的股權,但經歷數月掙扎後仍未如願。根據宣亞國際公告,此次收購案的終止是經過各方協商一致的決定。這一收購案從提出之初就曾備受爭議,業界將其解讀為“蛇吞象”、“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遊戲。雖然宣亞國際實控人張秀兵宣佈增持自家股份,但市場對於這一消息並不買帳,自12月15日至今,股價已暴跌6成。

(8)國民技術

11月29日晚間,國民技術發佈了一個公告,解釋停牌的原因:旗下子公司和私募前海旗隆合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深圳國泰,累計投入5億元後,前海旗隆的相關人員失去聯繫,這對國民技術來說堪稱重大打擊。從2006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國民技術近10年的淨利潤加起來只有數億元。截至12月27日收盤,國民技術股價較11月已跌去超30%。

(9)神霧系頻繁閃崩

今年五月,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的公共帳號發佈文章大肆唱空神霧系兩家上市公司。神霧環保、神霧節能雙雙跌停,並於次日宣佈停牌。招商證券環保行業首席分析師朱純陽主發佈文章怒懟葉檀財經。7月10日,神霧系再現閃崩,這次卻是受到了機構拋售的影響。截止目前,神霧環保下跌近36%;而神霧節能下跌逾35%,神霧環保、神霧節能仍在停牌中。

(10)*ST眾和連續十八個跌停創A股記錄

2017年4月29日,*ST眾和突然宣佈,公司2016年實際淨利潤金額為-4830萬元,而在此之前,公司曾一度堅稱2016年盈利5000萬-8000萬元。5月3日,*ST眾和停牌;11月3日,*ST眾和宣佈複牌,至11月30日,*ST眾和連續18個交易日跌停,累計跌幅60.18%,創出今年以來連續跌停板數量新高。

預計2018年金融監管仍將不斷深入推進,而嚴監管與防風險仍將成為明年金融領域的主基調。

(13)減持新規

5月27日,中國證監會修訂發佈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重點對上市公司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等大股東的減持行為進行了規制。不過同時,大股東減持也被“逼”出新花樣,諸如兜底增持後大股東減持、精准減持股票至4.99%、高送轉後乘機減持、假離婚減持等方式輪番登場。

(14)二八現象

今年,占股票總數20%的大市值大盤藍籌股連續上漲,其他80%的中小市值的股票連續下跌。市場將今年這種走勢稱為“二八現象”。是市場成熟的表現,還是分化的加劇,此處投資者觀點出現分歧。

(15)鐵公雞

12月初,“鐵公雞”再次被證監會點名。證監會表示,對中長期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將嚴格監管。

(16)灰犀牛

7月1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特別強調防範金融風險,“既防‘黑天鵝事件’,也防‘灰犀牛’。劉勝軍認為,在當下中國經濟中,房地產泡沫是毫無疑問的最大“灰犀牛”;第二隻“灰犀牛”是“貨幣貶值、資金外流”;第三只灰犀牛是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

(17)可轉債

9月8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修訂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將現行的資金申購改為信用申購。自新規實施以來,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有21只可轉債完成上市發行,目前至少有9只可轉債出現破發。從眾星捧月到避之不及。

(18)6124點十周年

20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以一根小陽線創造了6124點傳奇。時光荏苒,今年已是第十年,中國股市和無數股民亦經歷了多輪起伏:A股上市公司數量早已翻倍、流通市值增長4倍、市盈率進入合理區間、近七成個股已突破十年前股價位、A股逐步走向開放。

2、2017年A股風口逐月盤點

1月:軍工混改和創業板高點

A股風格切換,年初就已奠定基調,樂視網更是在第8根陰線時複牌。軍工國改概念股東邪(長春一東)、西毒(西儀股份)、南帝(湖南天雁)、北丐(北化股份),1月集體暴漲。不過這些股票的漲幅,都沒跑贏霸榜的妖股太陽電纜——62%。

2月:張家港行真的行!

張家港行自2月開板後大漲132.89%,徹底啟動次新銀行股,無錫、常熟等區域性銀行均大漲近40%,刷新了股民對銀行股的認知。

3月:一帶一路與年報高送轉

3月,西部建設被市場選中,似乎既是對天山股份的炒作延續,又是市場對一帶一路題材的重溫。隨著3月份部分公司公佈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隴神戎發、新宏澤、易事特等開啟了高送轉板塊的炒作。

4月:千年大計雄安新區

4月1日 ,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批准設立,4月5日開盤,齊刷刷的超級大單,只可遠觀不可褻買焉。雄安概念,龍一龍二龍三?被市場反復琢磨。

5月:可燃冰取得歷史性突破!

5月18日,我國首次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7天19個小時穩定產氣,取得歷史性突破,石化機械等石油鑽采類公司受到資金熱烈追捧。

6月:A股成功納入MSCI

更多人當時的反應,是不以為意。然而,融資融券餘額6月開始悄悄增長,外資也在持續流入,下半年”核心資產”白馬慢牛拉開序幕。

7月:宇宙漲價總龍頭登場

“宇宙漲價總龍頭”、全明星股方大炭素,是一場機構與遊資的狂歡,其主營產品石墨電極從年初1.8w元/噸,漲到10w元/噸。一時間,市場開始挖掘產品漲價標的:TDI、MDI、鋼鐵、稀土、煤炭、有色金屬……相關概念龍頭股均表現活躍。

8月:AI與漲價齊飛

8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提到國家戰略。其後,表現最妖的莫過於【AI+次新股】的中科信息。此外,中科曙光、科大訊飛、四維圖新、中科創達、漢王科技等亦水漲船高。除了AI這個未來確定性最強的板塊,漲價也慢慢從一線擴散到二線品種,煤炭、磁材、元素週期表、鋼鐵等。

9月:5G與新能源客車的盛宴

9月,最強風口在5G。武漢凡谷、中通國脈等均出現大漲,為之後漲不停、不停漲的5G白馬股暖場。不過,9月屠榜的當屬安凱客車,受到港股比亞迪大漲的刺激,新能源客車受到資金青睞,安凱更是大漲近一倍。

10月:三季報60億利潤的白馬,開啟“核心資產”新征途!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大象也會飛。沉寂數年後,超級白馬京東方A開啟了主升浪。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核心資產”的言論開始在市場發酵,格力電器、中心通訊、三安光電、恒通光電、五糧液、恒瑞醫藥等趨勢股走強。

11月:中國芯與股王茅臺

11月,市場又挖掘出國產晶片這一新主題。晶片設計領域的紫光國芯、匯頂科技,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晶方科技,材料領域的江豐電子、上海新陽和製造領域的中芯國際等公司股票紛紛大漲。此外,漲價也成為月常主題。11月,漲價圍繞白酒、維生素、PTA展開。11月的小支線,還有光伏復蘇趨勢股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最後,漲幅稱王的一定是360回歸股,只是普通股民沒有太大的參與性。

12月:驚天動地天然氣!

以貴州燃氣為司令、重慶燃氣為軍長的天然氣大軍,開啟暴漲模式,欲與天公試比高。此外,文一科技被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舉牌。紫光集團並不謀求控制權,引發市場遐想,至今已暴漲60+%。

3、2017年A股重要資料盤點

市場走勢

截止12月27日收盤,2017全年滬指收穫漲幅5.55%,成交金額50.19萬億元;深成指上漲7.21%,成交金額60.92萬億元;創業板指下行11.05%,成交金額16.36萬億元。此外,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均在11月創下年內新高,年度分別拉升24.17%和20.58%,表現靚麗。不過,與全球其他金融市場股指對比可以發現,A股漲幅略遜於其他市場,香港恒生指數領跑全球,上漲34.53%。

行業方面

2017年28個申萬行業中超過半數收紅,其中家用電器、食品飲料和銀行板塊漲幅領先,分別上漲60.61%、44.94%和24.71%,另有電子、鋼鐵、非銀金融行業漲幅超過15%。錄得跌幅的行業中,綜合、傳媒和紡織服裝等表現不佳,下跌均超過20%。

個股漲跌表現

2017全年,單日漲停股票數量最多的一天是4月5日,漲停公司共121家;單日跌停股票數量最多的一天為7月17日,跌停公司共525家,占比達到15.94%。累計漲停榜中,前20也均被次新股包攬,至純科技、寒銳鈷業和資料港年內漲停最多。非次新股中,貝瑞基因、奧聯電子和西部建設位元列前三。跌停最多的當屬ST中安、ST上普、ST中絨、ST眾和。

換手率方面

2017年有多達17只個股的累計換手率達到了3000%以上,交投十分活躍。其中,第一創業以5090.13%的高換手率排名第一,冀東裝備和新宏澤等個股緊隨其後。

市場參與者

2017年1-12月期間平均每週新增投資者31.94萬人,合計1564.85萬人,較2016全年新增數量(1900.48萬人)有所減少,降幅約17.68%。今年2-3月股市上漲期間,新增投資者數量呈現較好的上升勢頭,而四季度遭遇節假日及行情進入震盪期令新增數量低於年平均值。目前,二級市場期末投資者人數合計達13375萬人。

IPO方面

2017全年共有434只新股上市,較2016年同比增加200餘家,累計募集資金2282.95億元。但年中IPO公司數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新發審委嚴格審核背景下明年IPO或保持平穩偏緊格局。板塊方面,上交所主機板發行公司213家,占比超過50%;在創業板發行的共140只;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共80只。

4、2017年A股十大黑天鵝

(1)中科招商

2017年12月25日,中科招商遭股轉系統強制摘牌,散戶血本無歸。自2015年掛牌新三板起,中科招商便以閃速進擊資本市場,瘋狂的舉牌讓中科招商增持了18家A股公司,其中涉及房地產、電腦等多個產業。被譽為“囤殼王”、“定增王”、“吸金王”。資料顯示,中科招商共計擁有2713戶股東。從股權系統披露的成交明細來看,相當數量的投資者選擇在最後的交易日離場。隨著中科招商在新三板摘牌退市, 2017年新三板摘牌退市企業已達664家,遠超去年56家的退市數量。

(2)樂視隕落

從去年11月起,樂視網手機、樂視汽車開始爆出資金鏈緊張、拖欠供應商貨款等問題,股價暴跌。隨後賈躍亭承認樂視燒錢擴張太快,非上市體系出現嚴重資金問題遠。最終在7月,孫宏斌正式接棒,成為樂視網新的董事長;而賈躍亭夫婦出局,遠赴美國造車,已經被中國政府列入“老賴名單”,回國遙遙無期。

(3)趙薇高杠杆收購鬧劇終止

2016年12月26日,趙薇旗下公司龍薇傳媒公佈將花30億買下萬家文化1.8億股份,成為萬家文化的實控人。在這次收購方案中,趙薇自有資金僅6000萬元,其餘均是向中信銀行申請了30億的貸款,且未得到批復,杠杆比例高達51倍。隨後,祥源文化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趙薇拿回2.5億定金,並被罰禁入5年。這一場資本大戲,受苦的最終還是股民。

(4)爾康製藥

事件起源於,一篇文章稱爾康製藥在海外設立的公司涉嫌虛構利潤,與此同時爾康製藥還涉嫌虛構資產。隨即公司開始了長達6個多月的停牌自查。8月10日,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被證監會立案稽查。同日,公司對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快報進行了修正,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調為3.95億元至5.27億元,下調幅度最大達35%。自陷入造假風波之後,爾康製藥的股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目前公司股價相較5月8日已經被腰斬,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

(5)浪莎股份

浪莎股份上市19年不分紅壓垮投資者信心,今年12月4日至12月25日,浪莎股份累計跌幅達47%。面對這種情況眾多投資者稱其為第一A股第一熊股。

(6)莎普愛思

12月上旬,莎普愛思自從被一篇《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文章閃擊後,輿論開始對莎普愛思群轟亂炸,一如之前莎普愛思塑造神奇眼藥水的廣告轟炸。嚇得莎普愛思12月7日起趕緊停牌,12月18日複牌後短短3天,莎普愛思市值蒸發13.79億元,大股東們連環出手才勉強穩住股價。

(7)宣亞國際

今年5月,宣亞國際宣佈收購映客不低於50%的股權,但經歷數月掙扎後仍未如願。根據宣亞國際公告,此次收購案的終止是經過各方協商一致的決定。這一收購案從提出之初就曾備受爭議,業界將其解讀為“蛇吞象”、“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遊戲。雖然宣亞國際實控人張秀兵宣佈增持自家股份,但市場對於這一消息並不買帳,自12月15日至今,股價已暴跌6成。

(8)國民技術

11月29日晚間,國民技術發佈了一個公告,解釋停牌的原因:旗下子公司和私募前海旗隆合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深圳國泰,累計投入5億元後,前海旗隆的相關人員失去聯繫,這對國民技術來說堪稱重大打擊。從2006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國民技術近10年的淨利潤加起來只有數億元。截至12月27日收盤,國民技術股價較11月已跌去超30%。

(9)神霧系頻繁閃崩

今年五月,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的公共帳號發佈文章大肆唱空神霧系兩家上市公司。神霧環保、神霧節能雙雙跌停,並於次日宣佈停牌。招商證券環保行業首席分析師朱純陽主發佈文章怒懟葉檀財經。7月10日,神霧系再現閃崩,這次卻是受到了機構拋售的影響。截止目前,神霧環保下跌近36%;而神霧節能下跌逾35%,神霧環保、神霧節能仍在停牌中。

(10)*ST眾和連續十八個跌停創A股記錄

2017年4月29日,*ST眾和突然宣佈,公司2016年實際淨利潤金額為-4830萬元,而在此之前,公司曾一度堅稱2016年盈利5000萬-8000萬元。5月3日,*ST眾和停牌;11月3日,*ST眾和宣佈複牌,至11月30日,*ST眾和連續18個交易日跌停,累計跌幅60.18%,創出今年以來連續跌停板數量新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