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有一種束縛叫做☆禁☆愛,因為你的關心常常讓對方很不開心,你知道嗎

我的世界

導語:一個難題就是一個好的老師。 如果一開始就忽略了問題答案的某一細節, 以後, 它隨時都可能給你帶來麻煩。

很多人向我講述他們的經歷, 詳盡描述為擺脫強行控制做出的種種努力。

另一些人則告訴我, 如何努力調整自己企圖控制別人的念頭。 在這些案例中, “控制者”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破壞性, 他們因此感到震驚和可怕。

為什麼生活中會有這麼多的無意識行為?

有這樣一段富有哲理的談話:

一位女士說的, 我們就叫她“楠”吧。 她現在是一位快樂的已婚職業婦女, 一位母親, 還是一位祖母。 但是, 楠並不總是這麼開心。 她的生活曾經一度混亂不堪, 那段時間裡, 她付出了許多艱苦的努力, 就為了搞清楚“出了什麼問題”。

在她離開父母之前, 辛辛苦苦撫養她的父母經常莫名其妙地貶低她、奚落她, 並且對她隨意下評語:

“小傻瓜,

不要跟我頂嘴!”

“你怎麼總是這麼自私!”

“你怎麼這麼笨, 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搞不明白。 ”

“除了我們, 不會有人喜歡你。 ”

他們壓制她的個性, 並一味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她, 他們自認為, 這麼做完全是因為愛她的緣故。

他們對她的苦惱視而不見, 對她的解釋充耳不聞, 還加以譴責:“你以為你是最好的?”“你以為你比我們更有經驗嗎?”多數時候, 楠感到悲哀、無助與困惑。

19歲時, 好不容易離開了父母, 楠遇上了一個看似英俊、有教養的男人。 結婚之後, 她的丈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改追求她時的無限溫情, 經常羞辱她, 叫她的綽號, 沖她大喊大叫, 她受到了嚴重的精神創傷。 她覺得, 如果繼續處於這種狀態, 不知什麼時候, 她也許會自殺的。

她當時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為這些她最親的人, 總說她是造成這一切的禍根。 她沒有了自信, 失去了自我, 要從困惑中走出來, 她面臨著非同尋常的困難。

幸好她是個非常堅強的女性, 及時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她明白了什麼是無意識。

她明白了身邊原來有這麼多試圖強行控制她的人。 意識到這點後, 她擺脫了困境, 把過去拋在腦後, 開始新的人生。

……

其實你也一樣

一個內科醫生對我說:

我父親80多歲, 渾身都是病, 沒多少日子了。 於是, 我和我的姐姐們, 帶上各自的家人一起去看他。

當我們圍在他床前時, 他回憶起他的童年, 說起了那些可怕的往事。 那是充滿訓斥和暴怒的日子, 令人恐懼。 我們知道他的父親——我們的爺爺, 待人和善, 深受朋友們的愛戴, 但他在家裡卻像換了一個人, 脾氣十分暴躁。

父親的話使我感到壓抑, 他記得自己童年的痛苦, 卻沒有意識到, 他也是這樣對待我們的。

醫生的父親從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 他的行為似乎也沒什麼道理可講。 其實, 很多人都能講出同樣的故事。

……

意識到了自己的控制行為, 卻欲罷不能。

那些熱衷於控制別人的人一旦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 他們通常會震驚不已。 我曾經聽到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說出同樣的話:“我是個可怕的人。 ”有的人因為難以接受自己的行為而變得十分痛苦。 但不管他們多麼後悔, 改變自己又非常艱難。

誰也不會真的認為自己是“可怕的人”, 他們只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難以置信罷了。 與前面那位醫生的父親不同, 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和相應的結果都很清楚。 那麼他們為什麼還會那麼做呢?

……

分界線

一個委託人向我描述他是如何試圖控制自己妻子的:他有時當她不存在,有時則讓她感覺總做錯事。

沒有人能發現我的控制欲,因為我是個對待朋友很友善的人。但當周圍沒有別人的時候,我就很容易發火,我以為那是“發神經”。我想瞭解我自己,常常想從自己的朋友那裡得到幫助,解決問題,但是,我根本就不知道問題是什麼。每當我“發神經”之後,都非常自責。類似下面的這些行為,會經常在我與妻子之間發生:

1.不和她說話,讓她感到孤獨和被拒絕。

2.表現得很冷漠,當她問我有什麼問題時,我卻冷淡地說:“沒什麼。”

3.有時候出門去玩,故意不告訴她去哪、什麼時候回,讓她在家裡忐忑不安的等一夜。

4.不讓她和她原來的朋友來往。

5.如果她問我問題,我就發火。

6.我總說是她的錯。

7.我告訴她,結婚前我比現在過得舒心多了。

8.指責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麼。

當我意識到我所做的一切,我心痛不已。我想要明白這都是因為什麼。

……

無意識的控制者習慣將責任歸咎于受害者。

還有一種人,以那些壓制別人的傢伙為榜樣,他們的理解往往與問題的實質南轅北轍。這些人不檢討控制者的影響,反而將辱駡和暴力歸咎于那些受害者――

“自找的”

“至少也有部分責任,”

“自己應該預料到的,”

“活該倒楣,”

甚至他們會把控制歸咎於一些無形的,或不存在的東西,或乾脆把它歸咎于魔鬼纏身。

……

在日常行為中,明顯存在著相似的無意識舉動,比如為了“讓孩子止住哭聲”而動手打他。

這樣對待孩子,會破壞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使他們迷惑,讓他們不知所措。我不斷聽到打孩子的事情,即使是六個月大的孩子,也可能挨打。

……

顏色地帶

如果你遇上這麼一個人,他盡做出那些反對你的行為,讓你煩惱:亂評價你,歧視你,或是從肉體上傷害你;你會注意到,他對你做出的這些侵害行為,就好像這都是你應得的一樣。

無論是表現得很強烈,危害極大,還是一些表現輕微的無意識行為,反對他人的行為有一些共同特徵。簡單來說,它們有如下特點:

1.侵害者通常認為自己的強制行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確的。2.通常反對他人的目的在於控制住對方,結果卻總是適得其反。3.反對他人的行為來自於對事情的曲解與無知。侵害者幾乎都認為他們很清醒、很明白:事實並非如此。

反對別人的時候,人們無法意識的是什麼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知道他們的無知所在,我們就可以回答以下的關鍵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控制別人?”

我一直無法忘記幾年前我碰上的一件事:

有個男人變得很難相處,於是他的妻子離他而去,搬到了幾個街區之外的公寓去了。她忍受了他愈演愈烈的惡劣行為長達20多年,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她曾抱有希望,以為他會變好,可以變得溫柔體貼、富有愛心,並且希望多年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能換得與丈夫之間的親密關係。

她的丈夫一直希望她回來,甚至在兩年之後還耿耿於懷。在妻子的建議下,他決定和我談談。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中,我問他是否知道妻子希望他能改變自己的願望,如果知道,他能改變什麼來使她回心轉意?

他說,“她只想我對她好一點。”

“你可能對她好一點嗎?”我問。

“她就是因為我暴怒才走的,我怎麼能對她好點呢?我就是這麼個脾氣。”

在我們接下來的談話中,他處理問題的方式越來越清楚了。說不出什麼理由,他就覺得:

如果他表現得十分狂暴與憤怒;

如果使勁吵鬧,讓妻子認為是她使他發了瘋;

如果大肆羞辱和脅迫她,告訴她死了自己做主的心;

甚至乾脆飽揍她一頓。

就能夠使妻子認為離開丈夫是錯的,就會乖乖的回到他的身邊。

很明顯,正是他強烈的控制欲,迫使妻子離去,這就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東西。這並不意味著他在發神經。與所有侵害者一樣,他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那些製造緊張關係的人,並不是在自覺的情況下傷害了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與他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控制

在前面的例子中,妻子和丈夫都渴望親密的關係,但對於不同的人,親密有不同的含義。對於什麼叫親密,如何做才能達到親密,雙方的觀點恰恰相反。一個人對於建立親密的關係存在錯誤的見解,居然還付諸於實踐,這實際上消滅了建立親密關係的可能性。

什麼是行為發生的情境?

隨著我們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將會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的行為——不管他的目的是“建立親密關係”還是“做點好事”——會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既然所有的壓制行為都有逆向的性質,它們可以被認為發生于逆向情境中。

首先讓我們自己真正瞭解情境的重要性。舉個例子,如果你只看到我大聲喊叫,面紅耳赤,東張西望;我的行為就會顯得很奇怪,難以解釋。但如果你知道了這一行為發生的情境——我正在觀看足球比賽——我的行為就不再是無法解釋的了。在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瞭解情境或拓寬視野能夠很好地解釋我的行為。

除非我們知道行為發生的情境,不然連普通的行為也無法解釋。一旦我們瞭解行為發生的情境,我們就能夠對行為做出解釋,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存在著逆向關係。

知道了反對他人行為發生的情境,我們就可以開始解釋他們的行為了。

編輯:陳國信

分界線

一個委託人向我描述他是如何試圖控制自己妻子的:他有時當她不存在,有時則讓她感覺總做錯事。

沒有人能發現我的控制欲,因為我是個對待朋友很友善的人。但當周圍沒有別人的時候,我就很容易發火,我以為那是“發神經”。我想瞭解我自己,常常想從自己的朋友那裡得到幫助,解決問題,但是,我根本就不知道問題是什麼。每當我“發神經”之後,都非常自責。類似下面的這些行為,會經常在我與妻子之間發生:

1.不和她說話,讓她感到孤獨和被拒絕。

2.表現得很冷漠,當她問我有什麼問題時,我卻冷淡地說:“沒什麼。”

3.有時候出門去玩,故意不告訴她去哪、什麼時候回,讓她在家裡忐忑不安的等一夜。

4.不讓她和她原來的朋友來往。

5.如果她問我問題,我就發火。

6.我總說是她的錯。

7.我告訴她,結婚前我比現在過得舒心多了。

8.指責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麼。

當我意識到我所做的一切,我心痛不已。我想要明白這都是因為什麼。

……

無意識的控制者習慣將責任歸咎于受害者。

還有一種人,以那些壓制別人的傢伙為榜樣,他們的理解往往與問題的實質南轅北轍。這些人不檢討控制者的影響,反而將辱駡和暴力歸咎于那些受害者――

“自找的”

“至少也有部分責任,”

“自己應該預料到的,”

“活該倒楣,”

甚至他們會把控制歸咎於一些無形的,或不存在的東西,或乾脆把它歸咎于魔鬼纏身。

……

在日常行為中,明顯存在著相似的無意識舉動,比如為了“讓孩子止住哭聲”而動手打他。

這樣對待孩子,會破壞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使他們迷惑,讓他們不知所措。我不斷聽到打孩子的事情,即使是六個月大的孩子,也可能挨打。

……

顏色地帶

如果你遇上這麼一個人,他盡做出那些反對你的行為,讓你煩惱:亂評價你,歧視你,或是從肉體上傷害你;你會注意到,他對你做出的這些侵害行為,就好像這都是你應得的一樣。

無論是表現得很強烈,危害極大,還是一些表現輕微的無意識行為,反對他人的行為有一些共同特徵。簡單來說,它們有如下特點:

1.侵害者通常認為自己的強制行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確的。2.通常反對他人的目的在於控制住對方,結果卻總是適得其反。3.反對他人的行為來自於對事情的曲解與無知。侵害者幾乎都認為他們很清醒、很明白:事實並非如此。

反對別人的時候,人們無法意識的是什麼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知道他們的無知所在,我們就可以回答以下的關鍵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控制別人?”

我一直無法忘記幾年前我碰上的一件事:

有個男人變得很難相處,於是他的妻子離他而去,搬到了幾個街區之外的公寓去了。她忍受了他愈演愈烈的惡劣行為長達20多年,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她曾抱有希望,以為他會變好,可以變得溫柔體貼、富有愛心,並且希望多年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能換得與丈夫之間的親密關係。

她的丈夫一直希望她回來,甚至在兩年之後還耿耿於懷。在妻子的建議下,他決定和我談談。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中,我問他是否知道妻子希望他能改變自己的願望,如果知道,他能改變什麼來使她回心轉意?

他說,“她只想我對她好一點。”

“你可能對她好一點嗎?”我問。

“她就是因為我暴怒才走的,我怎麼能對她好點呢?我就是這麼個脾氣。”

在我們接下來的談話中,他處理問題的方式越來越清楚了。說不出什麼理由,他就覺得:

如果他表現得十分狂暴與憤怒;

如果使勁吵鬧,讓妻子認為是她使他發了瘋;

如果大肆羞辱和脅迫她,告訴她死了自己做主的心;

甚至乾脆飽揍她一頓。

就能夠使妻子認為離開丈夫是錯的,就會乖乖的回到他的身邊。

很明顯,正是他強烈的控制欲,迫使妻子離去,這就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東西。這並不意味著他在發神經。與所有侵害者一樣,他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那些製造緊張關係的人,並不是在自覺的情況下傷害了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與他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控制

在前面的例子中,妻子和丈夫都渴望親密的關係,但對於不同的人,親密有不同的含義。對於什麼叫親密,如何做才能達到親密,雙方的觀點恰恰相反。一個人對於建立親密的關係存在錯誤的見解,居然還付諸於實踐,這實際上消滅了建立親密關係的可能性。

什麼是行為發生的情境?

隨著我們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將會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的行為——不管他的目的是“建立親密關係”還是“做點好事”——會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既然所有的壓制行為都有逆向的性質,它們可以被認為發生于逆向情境中。

首先讓我們自己真正瞭解情境的重要性。舉個例子,如果你只看到我大聲喊叫,面紅耳赤,東張西望;我的行為就會顯得很奇怪,難以解釋。但如果你知道了這一行為發生的情境——我正在觀看足球比賽——我的行為就不再是無法解釋的了。在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瞭解情境或拓寬視野能夠很好地解釋我的行為。

除非我們知道行為發生的情境,不然連普通的行為也無法解釋。一旦我們瞭解行為發生的情境,我們就能夠對行為做出解釋,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存在著逆向關係。

知道了反對他人行為發生的情境,我們就可以開始解釋他們的行為了。

編輯:陳國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