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匈奴女人在貝加爾湖畔給蘇武暖了十多年被窩,蘇武回國不敢說

那些嫁給漢朝將領的匈奴女人(2)蘇武的匈奴妻子:有個人在草原上被長期冷凍

她暖了一個人的被窩, 卻沒能溫暖一個人的心。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 在蘇武遠行的背景裡、在他熟睡妻子的夢囈裡、在被一段姻緣弄出的情感泡泡裡, 聽著歌手李健的《貝加爾湖畔》, 我的心忽然被一個幸福的東西撞了一下腰——一個多麼美麗的地方啊, 還有俄羅斯的美女相伴!

若上天能給我去貝加爾湖牧羊的機會, 又該如何?她和蘇武的故事無故被剪裁, 只是因為她是匈奴女人?歷史, 容不下一個匈奴女人情感歷程。

西元前100年, 一個很好記的數字。 這一年, 蘇武40歲。 這一年某一天早晨, 40歲的蘇武看看了天邊的星辰, 又看了看熟睡的妻子, 帶著一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你團聚”的心上路了。 腳步還有“如果我有幸能活著, 一定會回到你身邊。 如果我不幸死了, 也會永遠想你”的深重。

出使中間出了點變故, 匈奴人讓蘇武投降, 但蘇武自殺未遂。

生長在漢朝、在長安長大, 後來投降匈奴的匈奴人衛律向蘇武拔刀威逼無效, 他洩氣地皮球一樣地坐下來, 好言相勸:“蘇君, 我之前背棄漢朝歸順匈奴, 有幸受到單于的恩寵, 賜予了我爵位和財富, 管理數萬民眾, 牛馬牲口堆滿山, 才有像今天這樣富貴……蘇君你若今日投降, 明日也會跟我一樣。 別拿自己的身體白白去做野草的肥料, 為漢守節, 誰會知道你啊!”(班固《漢書·卷五十四》)

不做野草肥料的蘇武指著衛律罵:“你為人臣子, 不顧恩義, 背叛君主和父母……單于信任你, 你反而想殺了我, 挑起兩個君主的矛盾!我告訴你, 南越國曾經殺漢朝使者, 最後被漢朝消滅, 成了漢朝的九個郡;宛王曾經殺漢使者, 最後被漢朝消滅, 他的人頭也被懸在北門示眾;朝鮮殺漢使者, 立即就被滅國了……你明知我不降, 就想殺我, 令兩國開戰。 那麼, 我告訴你, 就讓匈奴的覆滅從你殺我開始吧!”

蘇武的底氣很足, 他的身後是強大的漢朝。

匈奴人拿他沒招兒, 就將他囚禁在一個大地窖內, 不給他吃喝。

嚼雪吃氈, 數日不死。 匈奴以為蘇武是神, 就將他遷至北海, 讓他放了一群公羊, 並對這個人說, 你不是神嗎?要是公羊生下了小羊, 你就可以回漢朝去了。

班固在《漢書》裡告訴人們, 蘇武到了北海, 沒有供應糧食, 只能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 蘇武拄著漢節牧羊, 起居都拿著, 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

然而, 這僅僅是班固的說法, 也許, 蘇武的幸福生活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顯而易見的問題是, 班固忘記了蘇武趕的那群羊, 雖然都是些公羊, 但公羊也是可以吃的。 很顯然地, 蘇武的愛國心不會因為吃羊、吃匈奴人的羊, 而發生質的轉變。

紅心永遠是紅的, 黑心永遠是黑的。

那時候的貝加爾湖畔一定比現在寒冷許多, 蘇武在那個寒冷的世界裡很快見到了另一個漢朝人——李陵。 李陵除了勸降蘇武, 還給蘇武帶來了很多不幸的消息。 他說:“蘇武, 你的哥哥蘇嘉和弟弟蘇賢都死了, 你的母親也不幸去世了……我投降過來前還參加了老人家的葬禮。 ”

草原上的寒氣很重。李陵還說:“蘇武,你的老婆也嫁人了,蘇武的家裡只有只有蘇武的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了……你就聽我的吧,投降匈奴算了。要說投降的痛苦吧?你哪能趕上我呢?”

蘇武沒有給李陵面子,他說:“我們蘇家父子沒有什麼功勞,都是因為陛下才能位列將帥,獲爵封侯,兄弟為近臣,我一直都想肝腦塗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如果現在能夠殺身報恩,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鍋,我也覺得快樂……臣子事奉君主,如同兒子事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遺憾的呢?”

李陵和蘇武在一起喝了好幾天的酒,李陵還要勸蘇武投降,但蘇武卻說:“我早就已經死了!如果你一定要讓我投降,那麼就請停下酒宴,讓我直接死在你面前!”

李陵哭了,面對蘇武流著淚說自己投降匈奴是有罪的,罪大到了上天都不能饒恕。隨後,用袖子擦乾眼淚走了。

班固在《漢書》講述這些的時候,沒有告訴我們,匈奴人當時已經給蘇武娶了媳婦。從李陵的談話內容分析,這時候的蘇武已經在貝加爾湖畔生活了十多年。很顯然地,蘇武的愛國心不會因為娶老婆、娶匈奴的老婆,而發生質的轉變。

這時候的貝加爾湖畔一定一定也很寒冷,但蘇武在至少有個暖被窩的。那麼多壞消息來襲後,那個被暖了的被窩兒也許是蘇武唯一的好去處。在這時的貝加爾湖畔,人們已經能夠看到一個匈奴女人真實的存在了,她是給蘇武暖被窩的是真實體溫,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場景。

後來,李陵又到了北海,告訴蘇武,漢朝皇帝駕崩了,太守以下的官員以及百姓都穿著白衣,披麻戴孝。蘇武聽了向南大哭,哭得吐血。其後,每天早晚哭吊長達數月之久。

這是西元前87年。在蘇武的哭號聲裡,漢昭帝即位。幾年後,匈奴和漢朝達成和議,匈奴答應送還漢朝使者。

西元前81年春,蘇武回到長安。

《漢書·李廣蘇建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那時候,蘇武是不是還拿著他那被磨光了毛的、伴隨他放了十九年羊的漢節。

一根棍,就這樣高過了一個女人,一個匈奴的女人,一個給蘇武暖了十多年被窩的女人。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蘇武,在回到祖國的那一刻,有沒有給他的匈奴妻子留下點什麼呢?這個匈奴的女人就這樣在英雄的身後不見了,在貝加爾湖畔的草原上不見了。

然而,回到漢朝沒人暖被窩或者不需要別人暖被窩的蘇武,平平穩穩地生活了沒幾年,便被捲入了一場“謀反案”。在這宗案子裡,他的兒子蘇元因參與其中被處死,他本人也被免官。

白髮歸來的壯士就這樣在晚年變得淒淒慘慘戚戚。這時候,還是沒人提到他遠在匈奴的妻子。像是一個活人被冷凍在草原上。

西元前74年,漢宣帝即位,看到蘇武已經很老了,孤苦伶仃的,不禁動了憐憫之心,就問身邊的人:“蘇武在匈奴很久,有兒子嗎?”蘇武這才告訴漢宣帝,他以前在匈奴時,娶過匈奴老婆,還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通國……前一陣子,匈奴人帶來話說,如果通過漢使者送去金銀和絲綢,就能把男孩贖回來。”

漢宣帝聽後,不僅把蘇通國贖回漢朝,還讓贖回的蘇通國做了郎官。

《漢書·李廣蘇建傳》: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原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

漢朝皇帝的做法告訴人們,娶老婆、娶哪裡的老婆、娶什麼人當老婆都和愛不愛祖國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蘇武的匈奴老婆在這裡依然沒有答案:蘇武走後,她是一直一個人生活在草原上,還是被蘇武接到了長安?沒有史書提及這一部分。

由被冷凍到被刪除,蘇武的匈奴老婆就像草原上根本沒有存在過的一個夢,像一片落葉不知被歲月扔到了何處。

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古文鑒賞辭典》裡,收入了吳汝煜先生鑒賞課文《蘇武傳》的一篇長文,吳先生“表揚”班固寫蘇武事蹟“剪裁得法”,說是班固將“蘇武在匈奴娶胡婦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後半部分略提一筆”,這樣寫的好處是“有利於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

一個匈奴女人的愛怎麼能溫暖整個草原嗎?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歎,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多情的後人總喜歡給前朝的歷史製造多情的氛圍,那是因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需要感動。這首《留別妻》這不過是後人的“首碼”給蘇武的故事的,實質上是東漢無名氏假託蘇武之名所作。

美的東西當然應該讓它以美的形式存在,作者寫的是蘇武在出使匈奴時,與他那個後來再嫁了的漢朝結髮妻子告別時的情形。在這裡,我們依然看不到那個匈奴女人的影子,她暖了一個人的被窩,卻沒能溫暖一個人的心。未完待續

附錄:《留別妻》現代版譯文

和你結髮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你恩愛到老。

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麼美好的時光呀!

可是明天我就要為國遠行,不得不起來看看天亮沒亮是什麼時候了。

當星辰隱沒在天邊時,我就不得不與你辭別了,

因為要到戰場上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你團聚。

與你依依不捨長時間的握著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淚是因為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後一面。

我倍加珍惜現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遠也不會忘了和你相愛,這麼幸福歡樂的時光。

如果我有幸能活著,一定會回到你身邊。如果我不幸死了,也會永遠想你……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草原上的寒氣很重。李陵還說:“蘇武,你的老婆也嫁人了,蘇武的家裡只有只有蘇武的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了……你就聽我的吧,投降匈奴算了。要說投降的痛苦吧?你哪能趕上我呢?”

蘇武沒有給李陵面子,他說:“我們蘇家父子沒有什麼功勞,都是因為陛下才能位列將帥,獲爵封侯,兄弟為近臣,我一直都想肝腦塗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如果現在能夠殺身報恩,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鍋,我也覺得快樂……臣子事奉君主,如同兒子事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遺憾的呢?”

李陵和蘇武在一起喝了好幾天的酒,李陵還要勸蘇武投降,但蘇武卻說:“我早就已經死了!如果你一定要讓我投降,那麼就請停下酒宴,讓我直接死在你面前!”

李陵哭了,面對蘇武流著淚說自己投降匈奴是有罪的,罪大到了上天都不能饒恕。隨後,用袖子擦乾眼淚走了。

班固在《漢書》講述這些的時候,沒有告訴我們,匈奴人當時已經給蘇武娶了媳婦。從李陵的談話內容分析,這時候的蘇武已經在貝加爾湖畔生活了十多年。很顯然地,蘇武的愛國心不會因為娶老婆、娶匈奴的老婆,而發生質的轉變。

這時候的貝加爾湖畔一定一定也很寒冷,但蘇武在至少有個暖被窩的。那麼多壞消息來襲後,那個被暖了的被窩兒也許是蘇武唯一的好去處。在這時的貝加爾湖畔,人們已經能夠看到一個匈奴女人真實的存在了,她是給蘇武暖被窩的是真實體溫,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場景。

後來,李陵又到了北海,告訴蘇武,漢朝皇帝駕崩了,太守以下的官員以及百姓都穿著白衣,披麻戴孝。蘇武聽了向南大哭,哭得吐血。其後,每天早晚哭吊長達數月之久。

這是西元前87年。在蘇武的哭號聲裡,漢昭帝即位。幾年後,匈奴和漢朝達成和議,匈奴答應送還漢朝使者。

西元前81年春,蘇武回到長安。

《漢書·李廣蘇建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那時候,蘇武是不是還拿著他那被磨光了毛的、伴隨他放了十九年羊的漢節。

一根棍,就這樣高過了一個女人,一個匈奴的女人,一個給蘇武暖了十多年被窩的女人。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蘇武,在回到祖國的那一刻,有沒有給他的匈奴妻子留下點什麼呢?這個匈奴的女人就這樣在英雄的身後不見了,在貝加爾湖畔的草原上不見了。

然而,回到漢朝沒人暖被窩或者不需要別人暖被窩的蘇武,平平穩穩地生活了沒幾年,便被捲入了一場“謀反案”。在這宗案子裡,他的兒子蘇元因參與其中被處死,他本人也被免官。

白髮歸來的壯士就這樣在晚年變得淒淒慘慘戚戚。這時候,還是沒人提到他遠在匈奴的妻子。像是一個活人被冷凍在草原上。

西元前74年,漢宣帝即位,看到蘇武已經很老了,孤苦伶仃的,不禁動了憐憫之心,就問身邊的人:“蘇武在匈奴很久,有兒子嗎?”蘇武這才告訴漢宣帝,他以前在匈奴時,娶過匈奴老婆,還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通國……前一陣子,匈奴人帶來話說,如果通過漢使者送去金銀和絲綢,就能把男孩贖回來。”

漢宣帝聽後,不僅把蘇通國贖回漢朝,還讓贖回的蘇通國做了郎官。

《漢書·李廣蘇建傳》: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原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

漢朝皇帝的做法告訴人們,娶老婆、娶哪裡的老婆、娶什麼人當老婆都和愛不愛祖國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蘇武的匈奴老婆在這裡依然沒有答案:蘇武走後,她是一直一個人生活在草原上,還是被蘇武接到了長安?沒有史書提及這一部分。

由被冷凍到被刪除,蘇武的匈奴老婆就像草原上根本沒有存在過的一個夢,像一片落葉不知被歲月扔到了何處。

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古文鑒賞辭典》裡,收入了吳汝煜先生鑒賞課文《蘇武傳》的一篇長文,吳先生“表揚”班固寫蘇武事蹟“剪裁得法”,說是班固將“蘇武在匈奴娶胡婦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後半部分略提一筆”,這樣寫的好處是“有利於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

一個匈奴女人的愛怎麼能溫暖整個草原嗎?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歎,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多情的後人總喜歡給前朝的歷史製造多情的氛圍,那是因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需要感動。這首《留別妻》這不過是後人的“首碼”給蘇武的故事的,實質上是東漢無名氏假託蘇武之名所作。

美的東西當然應該讓它以美的形式存在,作者寫的是蘇武在出使匈奴時,與他那個後來再嫁了的漢朝結髮妻子告別時的情形。在這裡,我們依然看不到那個匈奴女人的影子,她暖了一個人的被窩,卻沒能溫暖一個人的心。未完待續

附錄:《留別妻》現代版譯文

和你結髮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你恩愛到老。

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麼美好的時光呀!

可是明天我就要為國遠行,不得不起來看看天亮沒亮是什麼時候了。

當星辰隱沒在天邊時,我就不得不與你辭別了,

因為要到戰場上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你團聚。

與你依依不捨長時間的握著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淚是因為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後一面。

我倍加珍惜現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遠也不會忘了和你相愛,這麼幸福歡樂的時光。

如果我有幸能活著,一定會回到你身邊。如果我不幸死了,也會永遠想你……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