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陵感歎蘇武是個義士,就讓匈奴妻子趕了幾隻羊給蘇武,自己哭了

那些嫁給漢朝將領的匈奴女人(4 )李陵的匈奴妻子:把羊兒趕給一個叫蘇武的人

我們熱愛大地, 就像出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

雖然, 有些人、有些事我們是看不見的, 但並不等於他們沒有以大地生生不息的形象存在。 比方李陵, 比方他的匈奴妻子。 《新唐書》:“黠戛斯, 古堅昆國也……黑瞳者, 必曰陵苗裔也。 ”意思是說, 在黠戛斯, 只要是黑眼珠的人, 必是李陵的後代。 苦悶的李陵在他死後的唐代有了並不苦悶的延續。

徑萬里兮度沙漠, 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 雖欲報恩將安歸?

這是當今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李陵唯一的作品, 它被記錄在《漢書》裡。 梁啟超嘲笑李陵是一個純粹武人, 質直粗笨, 這首詩在文學上幾乎沒有價值。 但當一件事深入心臟, 還要什麼文學的價值呢?所謂文學的價值無非就是多用些詞, 將它寫得華美一些而已。

真實的李陵站在草原上, 就是一個深刻的故事。 那時候, 他正在為蘇武能回到漢朝而設宴慶賀。

他說:“您(蘇武)今天回去, 美名傳頌於匈奴, 功勳顯揚于漢朝……可是, 我李陵因為投降匈奴還能有什麼呢, 我曾經總想著漢朝能給我一個立功贖罪機會, 並因此念念不忘的, 但皇帝卻殺了我的全家……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可留戀的呢……唉, 不說了……與您這一別, 將永無相見之日。 ”

分明地, 李陵是喝了些酒, 他突然起身, 一首詩也就這麼被他“唱”了出來。

一個男人的眼淚也就是在那一刻裡浸濕了草原。

這一年是西元前前82年。

蘇武在匈奴已經待了十九年, 而李陵在匈奴的時間也有十八個年頭了。

曾經, 因為投降匈奴, 李陵不敢面對蘇武, 也羞于親自向生活陷入困境的贈送蘇武財物。

於是, 那個嫁給李陵的匈奴女人出現了, 這是我們在史籍裡看到的她唯一的身影。

她受李陵的指使, 趕著十幾隻牛羊, 行走在草原上, 她要把它們趕到蘇武哪裡去。

羊, 祥也。

它們的樣子小小的, 蹄子小小的, 頭腦小小的, 還有它們的毛和心跳。 女人逕自走著, 我們看不清她的身影, 也不知道她的眼睛朝著何處, 但我們知道她一定是個女人, 匈奴女人。她和羊一樣小小的,卻在牛羊的群裡將自己變得很高、很高。

牛羊在呼吸,她也在呼吸,她和它們的呼吸都是溫暖,只是沒有人知道那時候草原上的風和草是個什麼樣子,會不會伴隨著她和它們的呼吸而呼吸。

《漢書》:“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

一群溫暖的牛羊,被女人趕了過去,兩個男人的心近了,他們也許正渴望著這種需要女人和牛羊一般的呼吸的表達,那是靠微妙管道才能溝通的情緒。趕羊的女人在這個管道裡和牛羊一樣地走。

因為蘇武誓不降匈奴,李陵曾經喟然歎:“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並落下了他的男兒的淚。趕羊的女人嫁給了身在匈奴、心在漢朝的李陵。

羊來了,匈奴女人趕著的羊來了。蘇武,這個被史籍塑造得很高大上的愛國人士,面對羊、面對女人,作何感想?他真實的內心與他想要進行的表達都被史學家們無情的刪去了。因此,答案成了連孩子都知道的一個樸素真理——牛羊總比毛氈和雪好吃。

在這種樸素的“好吃”裡,李陵的匈奴女人同蘇武的心情一樣,被史學家們刪得乾乾淨淨。

投降匈奴,讓李陵身敗名裂,幾近一無所有,而出使匈奴並且被匈奴扣留卻讓蘇武的內心有了一個強大的“盼頭”。但任何盼頭都需要靠牛羊或者糧食輸送的營養得以支撐。這個匈奴的女人為什麼要聽丈夫的話,送牛羊給與她不相干的漢人?那是因為她知道,嫁了一個漢人,就等於她與天下的漢人有了某種親近。此時,她分明是一片土地,在趕羊的溫暖情愫裡,長成著一個誰都可以想像出來的秘密。

她就那樣默默地走著

走過羊群的土地

思戀著心底的浪花

草原上沒有路

卻灑著銀色的月光

或者太陽

輕輕的

羊群牽撫她走過

歲月的滄桑

因為她是一個嫁了的女人

一片可以容下男人

以及一切的土地……

“領軍兵,行萬里,沙漠飛度,為君王,作將官,奮戰匈奴。生路斷絕呵刀卷箭折,將士死傷呵聲名墜毀。老母慘死呵骨已成灰,雖想報恩呵何處可歸?”在李陵裡的歌聲裡,蘇武就那麼走了,回到了漢朝,把李陵一個人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是草綠草黃的生長。

漢昭帝繼位,大將軍霍光輔政,曾派李陵的舊相知到匈奴想使李陵回國。李陵以“丈夫不能再辱”回絕。英雄絕望的心就這樣停泊在草原上,一無所有的他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這個匈奴的女人了。但她具體是誰?

《漢書》:“大閼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知用事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為右校王。”《史記》:“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漢聞,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後,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用為恥焉。”這兩種說法不太一樣,按《史記》來看,李陵是先成為單于女婿才被滅族的;而《漢書》似乎是李氏被滅族後李陵才成為單于女婿的。

李氏被滅族是在西元前98年,其時是匈奴且鞮侯單于在位,但西元前96年他便去世了,狐鹿姑單于繼位。因此,人們並不能確切地知道這個匈奴女人究竟是且鞮侯單于之女,還是狐鹿姑單于的女兒。

李陵曾給已經回到漢朝的蘇武:“我生為另一個世界的人,死為異國之鬼,永遠同您生離死別不能相見了……我時常對著向北刮來的風,希望再得到您的回信。”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後,李陵於西元前74年病死,那顆英雄末路的苦悶的之心停止了跳動。他的思鄉之情也淹沒了這個在草原上給過他溫暖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卻讓他在草原上有了“根”。

雖然,他和那個匈奴女人的兒子晝藉都尉西元前56年被擁立匈奴單于後,被呼韓邪單于斬殺了,但他們的子嗣並沒有讓草原徹底空曠了起來。遙遠而又遙遠地想著這個匈奴的女人,忽然記起一位國外詩人寫給自己孩子的一首詩:“你望著我,孩子,就像我/從那純真的童年望著自己一樣/我因你而重生,通過你的明眸/我又回到了那美好的時光/我曾同你一樣,逐日長大……”李陵的匈奴女人就這樣與她和李陵的的孩子一起在草原上成長,以生生不息的姿態延續出了更多的生命。

有一說是,李陵投降匈奴後,娶了匈奴單于的女兒拓跋氏,按照胡人的習慣,往往要跟隨母姓,所以李陵的後裔就姓了拓跋。李陵死後不久,匈奴內部發生了內亂,李陵兒子遷大澤之東。大約在漢宣帝末年,李陵後裔的拓跋部落通過聯姻等方式,形成了一個鮮卑拓跋部。幾百年後,這支部落建立了北魏。西元450年,北魏發生了一次慘案,由於環境變化,北魏皇室霸佔了李陵後裔的拓跋姓氏,為保存自己,李陵後裔又恢復了李姓。

生命在這裡變成了一個不是傳說的傳。據說,那些恢復了李姓人中的一部分在北周時開始佔據了權力中心,其中李穆為北周的佐命功臣和大將軍。楊堅建立隋朝,李穆因助楊堅有功,被封為太師,位列三公。《隋書.李穆傳》:“李穆,字顯慶,自雲隴西成紀人,漢騎都尉陵之後也。”

女人與愛情沒有國界,人性與繁衍沒有國界,詩歌與思想更沒有國界。漸漸地,這樣的詩句也開始適合這個匈奴女人:“現在我憶起了山谷中的一條溝壑。一條小溪歡唱著沿深深的河床流淌,那荊棘叢生的懸崖更使人看不見它的身影。我就像那條溝壑,覺得這條小溪就在我的心底裡歌唱,我把肉體奉獻給小溪,讓它登上懸崖,奔向光明。”

黠戛斯,隋朝時期西北民族名。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但有一部分為黑髮黑瞳,明顯具有同黃種人混血的特徵。唐朝時,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並來到唐朝“認親”,受到了唐太宗的熱情款待。此後百餘年,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著友好關係,黠戛斯常來長安朝貢。唐中宗李顯在接見黠戛斯使暫行時說:“你們國家與我同宗,非其他蕃人可比。”後來,黠戛斯被回紇擊破,與唐朝中斷了聯繫。唐武宗時,翻了身的黠戛斯重新與唐朝取得了聯繫,武宗還命人將當年唐太宗會見黠戛斯的盛況畫了下來,“黠戛斯大通中國,宜為《王會圖》以示後世”。

草原上的那個趕羊的女人,李陵的匈奴女人。羊走過,地上全是心形的腳印。如今的考證說明,黠戛斯的後裔中有一部分成為了我國的柯爾克孜族,還有一部分輾轉來到當今的吉爾吉斯斯坦並創建了該國,而吉爾吉斯斯坦的一部分黃種人也稱自己是李陵的後人。

智利·米斯特拉爾:“以前我沒有見過大地真正的形象。大地的模樣像是一個懷裡抱著孩子的女人(生物偎依在她寬闊的懷抱)。我逐漸明白了事物的母性。俯視著我的山嶺也是母親,黃昏時分,薄霧像孩子似的在她肩頭和膝前玩耍。” 在沒有路的草原上,李陵的匈奴女人就這樣默默地走過,翻閱著生命的浪花,卻始終沒能讓人把她看清。

現在,應該是回到文章開始那首詩的時候了。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全文完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匈奴女人。她和羊一樣小小的,卻在牛羊的群裡將自己變得很高、很高。

牛羊在呼吸,她也在呼吸,她和它們的呼吸都是溫暖,只是沒有人知道那時候草原上的風和草是個什麼樣子,會不會伴隨著她和它們的呼吸而呼吸。

《漢書》:“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

一群溫暖的牛羊,被女人趕了過去,兩個男人的心近了,他們也許正渴望著這種需要女人和牛羊一般的呼吸的表達,那是靠微妙管道才能溝通的情緒。趕羊的女人在這個管道裡和牛羊一樣地走。

因為蘇武誓不降匈奴,李陵曾經喟然歎:“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並落下了他的男兒的淚。趕羊的女人嫁給了身在匈奴、心在漢朝的李陵。

羊來了,匈奴女人趕著的羊來了。蘇武,這個被史籍塑造得很高大上的愛國人士,面對羊、面對女人,作何感想?他真實的內心與他想要進行的表達都被史學家們無情的刪去了。因此,答案成了連孩子都知道的一個樸素真理——牛羊總比毛氈和雪好吃。

在這種樸素的“好吃”裡,李陵的匈奴女人同蘇武的心情一樣,被史學家們刪得乾乾淨淨。

投降匈奴,讓李陵身敗名裂,幾近一無所有,而出使匈奴並且被匈奴扣留卻讓蘇武的內心有了一個強大的“盼頭”。但任何盼頭都需要靠牛羊或者糧食輸送的營養得以支撐。這個匈奴的女人為什麼要聽丈夫的話,送牛羊給與她不相干的漢人?那是因為她知道,嫁了一個漢人,就等於她與天下的漢人有了某種親近。此時,她分明是一片土地,在趕羊的溫暖情愫裡,長成著一個誰都可以想像出來的秘密。

她就那樣默默地走著

走過羊群的土地

思戀著心底的浪花

草原上沒有路

卻灑著銀色的月光

或者太陽

輕輕的

羊群牽撫她走過

歲月的滄桑

因為她是一個嫁了的女人

一片可以容下男人

以及一切的土地……

“領軍兵,行萬里,沙漠飛度,為君王,作將官,奮戰匈奴。生路斷絕呵刀卷箭折,將士死傷呵聲名墜毀。老母慘死呵骨已成灰,雖想報恩呵何處可歸?”在李陵裡的歌聲裡,蘇武就那麼走了,回到了漢朝,把李陵一個人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是草綠草黃的生長。

漢昭帝繼位,大將軍霍光輔政,曾派李陵的舊相知到匈奴想使李陵回國。李陵以“丈夫不能再辱”回絕。英雄絕望的心就這樣停泊在草原上,一無所有的他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這個匈奴的女人了。但她具體是誰?

《漢書》:“大閼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知用事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為右校王。”《史記》:“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漢聞,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後,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用為恥焉。”這兩種說法不太一樣,按《史記》來看,李陵是先成為單于女婿才被滅族的;而《漢書》似乎是李氏被滅族後李陵才成為單于女婿的。

李氏被滅族是在西元前98年,其時是匈奴且鞮侯單于在位,但西元前96年他便去世了,狐鹿姑單于繼位。因此,人們並不能確切地知道這個匈奴女人究竟是且鞮侯單于之女,還是狐鹿姑單于的女兒。

李陵曾給已經回到漢朝的蘇武:“我生為另一個世界的人,死為異國之鬼,永遠同您生離死別不能相見了……我時常對著向北刮來的風,希望再得到您的回信。”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後,李陵於西元前74年病死,那顆英雄末路的苦悶的之心停止了跳動。他的思鄉之情也淹沒了這個在草原上給過他溫暖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卻讓他在草原上有了“根”。

雖然,他和那個匈奴女人的兒子晝藉都尉西元前56年被擁立匈奴單于後,被呼韓邪單于斬殺了,但他們的子嗣並沒有讓草原徹底空曠了起來。遙遠而又遙遠地想著這個匈奴的女人,忽然記起一位國外詩人寫給自己孩子的一首詩:“你望著我,孩子,就像我/從那純真的童年望著自己一樣/我因你而重生,通過你的明眸/我又回到了那美好的時光/我曾同你一樣,逐日長大……”李陵的匈奴女人就這樣與她和李陵的的孩子一起在草原上成長,以生生不息的姿態延續出了更多的生命。

有一說是,李陵投降匈奴後,娶了匈奴單于的女兒拓跋氏,按照胡人的習慣,往往要跟隨母姓,所以李陵的後裔就姓了拓跋。李陵死後不久,匈奴內部發生了內亂,李陵兒子遷大澤之東。大約在漢宣帝末年,李陵後裔的拓跋部落通過聯姻等方式,形成了一個鮮卑拓跋部。幾百年後,這支部落建立了北魏。西元450年,北魏發生了一次慘案,由於環境變化,北魏皇室霸佔了李陵後裔的拓跋姓氏,為保存自己,李陵後裔又恢復了李姓。

生命在這裡變成了一個不是傳說的傳。據說,那些恢復了李姓人中的一部分在北周時開始佔據了權力中心,其中李穆為北周的佐命功臣和大將軍。楊堅建立隋朝,李穆因助楊堅有功,被封為太師,位列三公。《隋書.李穆傳》:“李穆,字顯慶,自雲隴西成紀人,漢騎都尉陵之後也。”

女人與愛情沒有國界,人性與繁衍沒有國界,詩歌與思想更沒有國界。漸漸地,這樣的詩句也開始適合這個匈奴女人:“現在我憶起了山谷中的一條溝壑。一條小溪歡唱著沿深深的河床流淌,那荊棘叢生的懸崖更使人看不見它的身影。我就像那條溝壑,覺得這條小溪就在我的心底裡歌唱,我把肉體奉獻給小溪,讓它登上懸崖,奔向光明。”

黠戛斯,隋朝時期西北民族名。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但有一部分為黑髮黑瞳,明顯具有同黃種人混血的特徵。唐朝時,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並來到唐朝“認親”,受到了唐太宗的熱情款待。此後百餘年,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著友好關係,黠戛斯常來長安朝貢。唐中宗李顯在接見黠戛斯使暫行時說:“你們國家與我同宗,非其他蕃人可比。”後來,黠戛斯被回紇擊破,與唐朝中斷了聯繫。唐武宗時,翻了身的黠戛斯重新與唐朝取得了聯繫,武宗還命人將當年唐太宗會見黠戛斯的盛況畫了下來,“黠戛斯大通中國,宜為《王會圖》以示後世”。

草原上的那個趕羊的女人,李陵的匈奴女人。羊走過,地上全是心形的腳印。如今的考證說明,黠戛斯的後裔中有一部分成為了我國的柯爾克孜族,還有一部分輾轉來到當今的吉爾吉斯斯坦並創建了該國,而吉爾吉斯斯坦的一部分黃種人也稱自己是李陵的後人。

智利·米斯特拉爾:“以前我沒有見過大地真正的形象。大地的模樣像是一個懷裡抱著孩子的女人(生物偎依在她寬闊的懷抱)。我逐漸明白了事物的母性。俯視著我的山嶺也是母親,黃昏時分,薄霧像孩子似的在她肩頭和膝前玩耍。” 在沒有路的草原上,李陵的匈奴女人就這樣默默地走過,翻閱著生命的浪花,卻始終沒能讓人把她看清。

現在,應該是回到文章開始那首詩的時候了。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全文完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