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我的回顧和打臉:個股篇;新年快樂,願來年享受更多投資的快樂!

美國市場以一個不太漂亮的尾巴結束了2017年的歷程, 是的, 美股聖誕後的一周的交易日本來挺大概率上漲, 俗稱“Santa Claus Rally”, 但是, 今年顯然沒有Rally起來。 但是, 無所謂鳥, 畢竟, 今年全年都很Rally, 也是2013年以來, 美股又一個強勢上漲年。

撐著這Rally年結束的日子, 我的回顧進入個股篇, 還是先複讀機一下:下面回顧會提及此前的內容, 大家有連結直接跳的, 就跳過去看, 沒有的網上搜索下, 有可能我在其他地方發佈的時候會調整標題(因為很多平臺對標題文字數有限制), 所以可能要抽中間關鍵內容搜索。 另外, “基金天天談”(全球投資談)也是今年年中開始逐步規範化,

還有詳細文字內容同步, 所以上半年的內容可能是純音訊的, 也無法看的太方便。

先說Facebook, 在美國大型科技股中, 這是我鼓吹較多的股票。 在我眼中, 這家公司既有靠譜的遠景戰略, 又有較強的管理能力, 而且還比較務實, 我其實也並非開玩笑的說過, 看小紮老往中國跑, 就知道這哥們務實, 有耐心, 又有韌性。

而小紮和桑德伯格的組合, 讓這家公司形成了技術與商業, 遠景與現實的完美結合。 而在今年, 也可以看到, Facebook加快了變現步驟, 比如開始在Messenger上擴大廣告投放範圍, 在視頻廣告上也在繼續開拓, 商業角度來看, 正所謂“廣告狗”最光榮。 而更關鍵的還是, Facebook通過旗下幾款App, 已經將地球上, 除眾所周知的地區外, 大量的人群覆蓋, 這種基於人際關係的網路, 理論上有著更強的擴展空間, 所以僅就廣告變現上, Facebook也有比穀歌更多玩法。

代表言論:

臉書有前途!萬億市值俱樂部應有Facebook一席

大象還在跳舞, 高成長、高估值的Facebook, 下一動力在哪裡?

從今年表現來看, Facebook也確實搶眼, 高於標普500指數自然不必說, 同時也優於其直接對手谷歌。 不過, 我感覺更長遠的未來, 這兩家公司會出現分叉, 穀歌將走向基於與線下網路的結合, 比如物聯網的基礎設施。 而Facebook也會和線下結合, 但是還將繼續線上上深度挖掘, 僅從商業角度看,

它本身變現的路子都還有很多值得深挖啊。

當然, 進入2018年, Facebook結合公司和股價, 從三個角度看, 也有隱憂

老生常談的話題, 估值, 是的, 再怎麼各種姿勢新思維解讀, 科技股的估值高, 這個是絕對的。 高估值就要求有高速增長的業績跟上, 否則一兩次跟不上就可能受挫, 當然, 長期來看, 也是買入機會。

政策環境上, Facebook可能面臨比另外幾家科技公司更大的壓力, 因為它是人際關係平臺, 是內容平臺, 肩負的社會責任和壓力更大。 所以, 從“通俄門”開始, 相關監管要求, 甚至質詢可能更多。 而在歐洲, Facebook則面臨稅務壓力, 它也已經服軟, 開始在收入產生國繳稅。

公司治理和競爭, 就一年時間來看, Facebook倒是不至於面臨什麼強勢的競爭, 伴隨美國經濟轉好,

稅改可能帶來更多公司在廣告開支的增加, 對其業務起碼達到預期, 我還是保持信心的。

總之, Facebook在2018年的表現, 要放在整個科技股板塊的走勢來看, 在這個基礎向好的基礎上, 才可能突出自身優勢, 為投資者帶來更大回報。

再說說蘋果, 這個可能是我提及率最高的一隻, 畢竟科技股龍頭大哥, 萬億美元俱樂部第一候選啊。

代表言論:

船長!船長!科技股拋售又起之際, 蘋果財報振奮人心

基金天天談 9.13, 蘋果股價進入擾動期;政策春風吹, 鋰主題ETF漲的歡

基金天天談 12.28, 蘋果遭遇兩扇“門”, 問題不大;半導體和比特幣, 關係沒那麼大

回顧下過去發表的內容,我對蘋果遭遇的一些事件後的走勢判斷還是正確的,這也不是說我多善於分析,而是美國市場,就蘋果公司這個階段,相關投資邏輯比較清晰。

經過了萎靡的2016年,在2017年,蘋果股價也走勢強勁,甚至比2014年那一波更強勢。對於蘋果,我的判斷也還是,將來可能擊敗iPhone的絕不是手機,或者不是當前我們想像形態的手機。想想當諾基亞如日中天的時候,當時就是分析諾基亞可能的競爭對手和產品,大部分人恐怕也會限制于當時對手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限制,無法想像類似iPhone和安卓,以及商店模式這樣的模式吧。

所以,對於蘋果,在2018年有望衝擊萬億美元市值大關,但是確實需要進一步驗證和展示自己的後勁。蘋果需要拿出新的東西,與其同檔的幾家科技公司相比,蘋果的“未來武庫”中似乎東西還不多。

對於特斯拉和馬斯克,我也提及多次,但是在今年並不是那麼強烈的推薦,評價有些複雜。

代表言論:

特斯拉的未來與投資的現在

從今年特斯拉股價的走勢來看,也是讓人不好評價,說不好,45%的漲幅很多啦。但是說它好,估計年中入場的投資者要罵人,是的,這就是我在今年分析文章所說的,特斯拉高溢價有理,但是也是使得其股價顯得“脆弱”,必須有不斷的利好刺激。

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無疑佔據著一個很好的位置,特別是其品牌已經成功塑造。但是,特斯拉和馬斯克的管理瓶頸也正在顯現,就是將卡位元優勢轉化為規模和成本優勢的能力,其產能更已經成為老大難問題。我也曾經闡述個人觀點,想法很多的馬斯克,或許需要在特斯拉的產能問題上多投入些時間,畢竟這是一個與SpaceX又有不同的商業模式,從商業角度,電動車甚至比放火箭難度更大。如果能突破這一瓶頸,相信特斯拉的高估值就足以被更扎實的業績消化了,那個時候,我也會好好考慮投資一把啊。

電動車很熱,但是又有什麼在熱度上能跟比特幣,區塊鏈相比呢?而在這個領域,我也關注了下迅雷。

代表言論:

基金天天談 11.17,股市總會調整,謹慎中不必急於離場;成長股總會波動,關鍵是你的選擇

基金天天談 11.24,再論網易迅雷體現的投資態度;新興市場走勢分化越南領風騷

那個時候,迅雷在12美元出頭,但是已經是漲了幾倍上來的了。我當時看好迅雷的邏輯是,這家公司以自己的技術優勢和特點,低成本的融入了區塊鏈技術,或者說靠上了這個主題,其商業模式和構思令我感覺特別巧妙。況且,與純粹炒幣顯得太虛不同,與緊密結合垂直行業搞得太專業不同,其基於雲計算的技術路線顯得相對有料,又足以迅速見效。所以,當時我認為迅雷的股價當然有進一步上漲空間,但是與區塊鏈這樣大開大合的主題掛鉤,加之其成長股特性,波動一定是不小的,投資者需要做好思想準備。另外,其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如何在市場製造“噱頭”和過於熱門引起監管警惕間,尋找一個折中點也不容易。

而後來迅雷的走勢比較刺激:

我再看好迅雷,也沒想到其短期股價沖的這麼猛,遠超出我眼中先來個10億美元市值的小目標。但是,後來,跌的也是盪氣迴腸,也讓中間追高的投資者估計五味乏陳。綜合來看,迅雷走勢到年終的結果,與我的預估相差不大,但是中間這過程,我可想像不出如此刺激啊。

所以,掛上熱門主題的股票,走勢必然是波動巨大,這樣相關產業的成熟的有關,也與投資者快速湧入造成的估值偏高,甚至高的離譜有關。當然,迅雷在區塊鏈主題股中,還算是有心做些正事兒的,與之相比,後來更多的啥小藥股公司搞區塊鏈,電子煙公司搞區塊鏈,賣冰茶的搞區塊鏈,那就離譜多了。

網易是我其實一直關注,也有所投資的公司,平時倒是提的不多,因為我感覺網易的投資邏輯應該挺清晰的,投資者也容易判斷和選擇。不過,因為“吃雞”大戰,我提了下這家公司,當時也正值網易股價被打到300美元以下的困頓期。

代表言論:

基金天天談 11.7,中國手游吃雞月,疲軟網易機會來了?油價挺給力,但是投資未必適合你

結果,此後網易果然啟動,但是其迅速拉升的勢頭也有些離譜,事實上同期除了網易“吃雞”遊戲強得先機,也沒有太多實質性利好。此後,網易的股價也是進入一個顛簸階段,但是已經走出300美元以下的低潮,長期看,我依然覺得這是家有望實現千億美元市值小目標的公司,成為騰訊、阿裡這樣的超一流公司之後,一干中概一流公司中的佼佼者。當然,這需要過程,可不是一兩年內就能實現的。

另外,今年,終於吃上了丁磊的豬肉,這話怎麼這麼彆扭。

迪士尼是我在下半年不斷提及,並追蹤的公司,特別伴隨迪士尼收購福克斯案,更是有大量資訊可以消化。

代表言論:

基金天天談 10.13,馬爾地夫的國債也被追捧意味著什麼;迪士尼能創造沃爾瑪式的反彈嗎?

基金天天談 12.12,比特幣期貨太火,點燃熔斷;迪士尼並購福克斯連鎖效應深遠

儘管,今天我們覺得迪士尼是一家傳媒巨頭,認為這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這個過程可以不是那麼容易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迪士尼可是一個暮氣沉沉,面臨被收購命運的二十億美元市值的困難公司。在那時,艾斯納於1984年上任,執掌迪士尼21年,讓其擺脫困境,真正向傳媒巨頭邁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艾斯納獨斷專行的作風,在後期表現的愈加嚴重,特別這個時候他又決策連續失誤,對迪士尼就是一場災難了。於是,迪士尼再度進入危機時刻,股東紛紛發難,艾斯納黯然下臺。接著,進入了艾格時代,直到今天,迪士尼也是再度擺脫困境,特別憑藉收購融入新鮮IP,貢獻了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大量作品。

如今,迪士尼再度面臨互聯網時代的新挑戰,正是因為缺乏足夠有說服力的應對,加之電視網業務的頹勢,讓其股價被死死按住。所以,與其“等死”,不如“找死”,迪士尼近期動作頻頻,方向整體來看沒問題,我對迪士尼轉型成功,依然保持審慎樂觀態度,讓我們明年先給它兩個季度看看。

無論在A股,還是美股,還是其它什麼市場,個股投資都是充滿難度,但是也令人激動的投資路徑。一旦選擇不慎,又缺乏足夠的投資情緒掌控力,很容易造成巨虧,經濟遭受打擊,心理也感到疲憊。但是,一旦選股成功,那種經濟上的現實收益,以及心理上巨大的滿足感,甚至優越感也是難以描述的。所以,投資個股的時候,請對當時的股價截圖,成了可以朋友圈拿去吹牛,敗了可以提醒自己總結。

而作為一個被動投資提倡者,我的建議還是,根據個人的投資上可以投入的時間、精力,以及自己能力圈和心理素質,合適評估自己的投資偏好。在這方面要實事求是,特別對於時間有限的,或者股市新手,還是應該以被動投資為主,但是,在投資過程中,結合自己的能力圈(興趣、工作領域、生活領域)發散思考,客觀分析,選出個股,先以較低倉位投入,逐步實踐,也是不錯的選擇。所謂“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就是“被動投資”也需要主動思考,關鍵是要在實踐中構建自己的投資方法。

願各位朋友2018年能選中起碼一隻漂亮的股票,也願各位朋友2018年如果選中一隻糟糕的股票(恕我烏鴉嘴)也能克服人性的弱點,果斷離場。很多時候,做好後者,更是長期在市場生存的根本啊。

2018,Happy New Year,More More Money!

回顧下過去發表的內容,我對蘋果遭遇的一些事件後的走勢判斷還是正確的,這也不是說我多善於分析,而是美國市場,就蘋果公司這個階段,相關投資邏輯比較清晰。

經過了萎靡的2016年,在2017年,蘋果股價也走勢強勁,甚至比2014年那一波更強勢。對於蘋果,我的判斷也還是,將來可能擊敗iPhone的絕不是手機,或者不是當前我們想像形態的手機。想想當諾基亞如日中天的時候,當時就是分析諾基亞可能的競爭對手和產品,大部分人恐怕也會限制于當時對手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限制,無法想像類似iPhone和安卓,以及商店模式這樣的模式吧。

所以,對於蘋果,在2018年有望衝擊萬億美元市值大關,但是確實需要進一步驗證和展示自己的後勁。蘋果需要拿出新的東西,與其同檔的幾家科技公司相比,蘋果的“未來武庫”中似乎東西還不多。

對於特斯拉和馬斯克,我也提及多次,但是在今年並不是那麼強烈的推薦,評價有些複雜。

代表言論:

特斯拉的未來與投資的現在

從今年特斯拉股價的走勢來看,也是讓人不好評價,說不好,45%的漲幅很多啦。但是說它好,估計年中入場的投資者要罵人,是的,這就是我在今年分析文章所說的,特斯拉高溢價有理,但是也是使得其股價顯得“脆弱”,必須有不斷的利好刺激。

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無疑佔據著一個很好的位置,特別是其品牌已經成功塑造。但是,特斯拉和馬斯克的管理瓶頸也正在顯現,就是將卡位元優勢轉化為規模和成本優勢的能力,其產能更已經成為老大難問題。我也曾經闡述個人觀點,想法很多的馬斯克,或許需要在特斯拉的產能問題上多投入些時間,畢竟這是一個與SpaceX又有不同的商業模式,從商業角度,電動車甚至比放火箭難度更大。如果能突破這一瓶頸,相信特斯拉的高估值就足以被更扎實的業績消化了,那個時候,我也會好好考慮投資一把啊。

電動車很熱,但是又有什麼在熱度上能跟比特幣,區塊鏈相比呢?而在這個領域,我也關注了下迅雷。

代表言論:

基金天天談 11.17,股市總會調整,謹慎中不必急於離場;成長股總會波動,關鍵是你的選擇

基金天天談 11.24,再論網易迅雷體現的投資態度;新興市場走勢分化越南領風騷

那個時候,迅雷在12美元出頭,但是已經是漲了幾倍上來的了。我當時看好迅雷的邏輯是,這家公司以自己的技術優勢和特點,低成本的融入了區塊鏈技術,或者說靠上了這個主題,其商業模式和構思令我感覺特別巧妙。況且,與純粹炒幣顯得太虛不同,與緊密結合垂直行業搞得太專業不同,其基於雲計算的技術路線顯得相對有料,又足以迅速見效。所以,當時我認為迅雷的股價當然有進一步上漲空間,但是與區塊鏈這樣大開大合的主題掛鉤,加之其成長股特性,波動一定是不小的,投資者需要做好思想準備。另外,其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如何在市場製造“噱頭”和過於熱門引起監管警惕間,尋找一個折中點也不容易。

而後來迅雷的走勢比較刺激:

我再看好迅雷,也沒想到其短期股價沖的這麼猛,遠超出我眼中先來個10億美元市值的小目標。但是,後來,跌的也是盪氣迴腸,也讓中間追高的投資者估計五味乏陳。綜合來看,迅雷走勢到年終的結果,與我的預估相差不大,但是中間這過程,我可想像不出如此刺激啊。

所以,掛上熱門主題的股票,走勢必然是波動巨大,這樣相關產業的成熟的有關,也與投資者快速湧入造成的估值偏高,甚至高的離譜有關。當然,迅雷在區塊鏈主題股中,還算是有心做些正事兒的,與之相比,後來更多的啥小藥股公司搞區塊鏈,電子煙公司搞區塊鏈,賣冰茶的搞區塊鏈,那就離譜多了。

網易是我其實一直關注,也有所投資的公司,平時倒是提的不多,因為我感覺網易的投資邏輯應該挺清晰的,投資者也容易判斷和選擇。不過,因為“吃雞”大戰,我提了下這家公司,當時也正值網易股價被打到300美元以下的困頓期。

代表言論:

基金天天談 11.7,中國手游吃雞月,疲軟網易機會來了?油價挺給力,但是投資未必適合你

結果,此後網易果然啟動,但是其迅速拉升的勢頭也有些離譜,事實上同期除了網易“吃雞”遊戲強得先機,也沒有太多實質性利好。此後,網易的股價也是進入一個顛簸階段,但是已經走出300美元以下的低潮,長期看,我依然覺得這是家有望實現千億美元市值小目標的公司,成為騰訊、阿裡這樣的超一流公司之後,一干中概一流公司中的佼佼者。當然,這需要過程,可不是一兩年內就能實現的。

另外,今年,終於吃上了丁磊的豬肉,這話怎麼這麼彆扭。

迪士尼是我在下半年不斷提及,並追蹤的公司,特別伴隨迪士尼收購福克斯案,更是有大量資訊可以消化。

代表言論:

基金天天談 10.13,馬爾地夫的國債也被追捧意味著什麼;迪士尼能創造沃爾瑪式的反彈嗎?

基金天天談 12.12,比特幣期貨太火,點燃熔斷;迪士尼並購福克斯連鎖效應深遠

儘管,今天我們覺得迪士尼是一家傳媒巨頭,認為這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這個過程可以不是那麼容易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迪士尼可是一個暮氣沉沉,面臨被收購命運的二十億美元市值的困難公司。在那時,艾斯納於1984年上任,執掌迪士尼21年,讓其擺脫困境,真正向傳媒巨頭邁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艾斯納獨斷專行的作風,在後期表現的愈加嚴重,特別這個時候他又決策連續失誤,對迪士尼就是一場災難了。於是,迪士尼再度進入危機時刻,股東紛紛發難,艾斯納黯然下臺。接著,進入了艾格時代,直到今天,迪士尼也是再度擺脫困境,特別憑藉收購融入新鮮IP,貢獻了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大量作品。

如今,迪士尼再度面臨互聯網時代的新挑戰,正是因為缺乏足夠有說服力的應對,加之電視網業務的頹勢,讓其股價被死死按住。所以,與其“等死”,不如“找死”,迪士尼近期動作頻頻,方向整體來看沒問題,我對迪士尼轉型成功,依然保持審慎樂觀態度,讓我們明年先給它兩個季度看看。

無論在A股,還是美股,還是其它什麼市場,個股投資都是充滿難度,但是也令人激動的投資路徑。一旦選擇不慎,又缺乏足夠的投資情緒掌控力,很容易造成巨虧,經濟遭受打擊,心理也感到疲憊。但是,一旦選股成功,那種經濟上的現實收益,以及心理上巨大的滿足感,甚至優越感也是難以描述的。所以,投資個股的時候,請對當時的股價截圖,成了可以朋友圈拿去吹牛,敗了可以提醒自己總結。

而作為一個被動投資提倡者,我的建議還是,根據個人的投資上可以投入的時間、精力,以及自己能力圈和心理素質,合適評估自己的投資偏好。在這方面要實事求是,特別對於時間有限的,或者股市新手,還是應該以被動投資為主,但是,在投資過程中,結合自己的能力圈(興趣、工作領域、生活領域)發散思考,客觀分析,選出個股,先以較低倉位投入,逐步實踐,也是不錯的選擇。所謂“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就是“被動投資”也需要主動思考,關鍵是要在實踐中構建自己的投資方法。

願各位朋友2018年能選中起碼一隻漂亮的股票,也願各位朋友2018年如果選中一隻糟糕的股票(恕我烏鴉嘴)也能克服人性的弱點,果斷離場。很多時候,做好後者,更是長期在市場生存的根本啊。

2018,Happy New Year,More More Money!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