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頂級智庫:中國新經濟增長速度是GDP的兩倍 有助彌補就業流失

根據中國一些頂級智庫的統計, 中國的新經濟——從電子商務到汽車服務等互聯網的增長速度是2006-2016年10年間GDP增長的兩倍。

研究發現,

技術驅動型行業創造的就業崗位數量在同一時期的增長超過整個經濟的就業機會20多倍, 有助於一定程度上彌補鋼鐵等傳統行業的員工流失。

根據中國社科院和人口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研究發現, 2007年開始的十年間, 新經濟年均增長率為16.1%, 比總體增長速度快1.9倍。

新興經濟的空缺數同比增長7.2%, 是全國創造就業率的22倍。 中國一直在努力將自身從一個以投資為導向的模式轉變為以消費和科技為基礎的模式, 實現“高品質”增長。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 2016年新經濟部門占到中國經濟總量的14.6%, 同年對整體就業的貢獻為10%。 社科院預計該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 在2020年之前每年將創造100萬個新就業崗位。

根據北京制定的目標,

2015年至2020年間將每單位GDP產生的能源用量減少15%, 並在同一期限內打造出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產業, 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

統計報告中提到了中國的網約車應用“滴滴出行”, 作為新經濟領域企業創造就業潛力以及它們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抵消傳統產業人員過剩的範例。 社科院在新聞稿中稱, 滴滴在2016年6月30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間提供了超過290萬個職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