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敢打賭:即便是今天,對大多數中國男性來說,沒有血的洞房仍然是地獄!

很美, 她很美。 可是——不貞。 在第一夜, 洞房便變成地獄, 可是沒有血, 你明白我的意思?沒有血的洞房是地獄, 自然這是老思想, 可是我的婚事是老式的, 當然感情也是老式的。

第二天, 我離開了家, 變成一個有家室的漂流者, 家中放著一個沒有血的女人, 和一個帶著血的鬼!

——老舍《大悲寺外》

小編打算以老舍先生的名篇《大悲寺外》開始今天的話題。 成書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 不折不扣的舊時代, 司空見慣的老故事。

小編是個無限自信的人, 這裡想借機帶個不接受反駁的觀點:即使文明如今日之中國, 小編敢肯定,

仍然有一多半的男性覺得沒有血的洞房是地獄。

“處女情結”對天朝男性的統治就是這麼徹底。 不過, 小編今天不打算聊男性。 小編打算聊聊同樣深受處女之膜禁錮的女性。

其實一直以來, 被處女膜這一問題困擾的, 都是女性本身。

從前女性未開化,

通常受困於父兄、受困於家, 她們被裹著的小腳不足以支撐她們行走天下。 她們得依附著家活著。

她們受教於她們只知三從四德、持家有道的母親, 自然她們也長成了年輕版的母親。 她們的母親, 對待自己並女兒的處女膜謹小慎微到無以復加。

清代筆記《蟲鳴漫錄》描寫了一名少女兩腿騎鋤柄時, 導致處女膜破裂, 血流在鋤柄上。 有一老人看到後, 便將鋤頭收藏。 後來少女出嫁時, 新婚之夜未落紅, 被誤以為不貞。 丈夫打算休掉新娘子。 老人便提著鋤頭趕到, 為新娘子昭雪冤屈。

在古代, 女性通常從小就被告知, 新婚之夜不僅會落紅還同時伴有相當程度的痛感。 嗯, 當然還有令人尷尬的叫床。 她們全然不知, 令她們羞恥尷尬的新婚之痛,

跟丈夫的粗魯與否、自己的緊張程度、陰道的濕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還有一點最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古代女性的初婚年齡。 拿漢朝來說, 平民女子滿15歲未嫁者, 父母輕者罰款, 重者坐牢;普通女子的初婚平均年齡是14.1歲;皇家貴族女子更早, 13歲基本已經因政治聯姻被嫁出去了。

有處女膜的女性, 天知道仍處於少女時期的她們的處女膜有多厚, 天知道她們有多敏感。 新婚之夜的叫床之聲, 小編稱“慘叫”可能更貼切點。 而天生沒有處女膜的女性, 所要面臨的悲慘境遇, 想必不用小編多說了, 大家也能想像的到。

她都說了, 只求我, 央告我, 叫我饒恕她。 按說, 美是可以博得一切赦免的。 可是我那時鐵了心;我下了不戴綠帽的決心。

她越哭, 我越狠, 說真的, 折磨她給我一些愉快。

——老舍《大悲寺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也就罷了, 為何身處文明社會的今天, 女性們還要固執偏執的扛著守護處女膜、貞操觀這樣的大旗來固步自封?小編著了魔似的非要找到原因不可。

看張知乎精華提問

我們先來看用詞。 “給”, 授受動詞。 每每提到處女膜, 初夜, 身子這類詞, 女性通常用“給”這個字。 這分明是將自己, 一個活生生的人, 當做某個物件, 給對方(男友/丈夫)。 這物化自己有多赤裸裸, 不用小編多說。

女性們在貞操這個問題上, 基本是被動的“身在曹營心在漢”, 她們耳濡目染於漢民族這個“偉大”的男權社會。 身在當代, 心系大清。

再來看“珍貴的東西”。 不可否認, 絕大多數女性, 管處女膜, 叫:珍貴的東西。 關於這個, 嗯東西, 小編一直想問:全球大約四十億女性, 她們幾乎人人都有的處女膜, 到底珍貴在哪裡?它值幾個錢?你能用它換來什麼?你確定, 能用處女膜換來的東西, 不會隨著你初夜的完結一起土崩瓦解?

處女膜一點都不珍貴。有人將它獻給自行車座,有人將它獻給自慰器具,有人則體育考時獻給操場。操場之所以叫“操”場,難道是因為這個?開玩笑。

心大點兒的人,管這叫:被動的慷慨和敗家。沒毛病。這世界始終還是心大人兒的世界。恭喜她們,從此少一副枷鎖,再也不用糾結要不要和相愛的人做了。

對待有“處女情結”男性的態度

女性對待有所謂“處女情結”男性的態度,通常是瘋狂的、歇斯底里的。見《歡樂頌》裡小曲打應勤。

但其實,最有“處女情結”的是她們自己。她們矛盾極了。現代文明告訴她們,她們可以自由戀愛,自主選擇交往物件,做愛做的一切。

另一方面呢,她們又擔心,不能長久的自由自在。她們擔心不能如願的和心儀的人走向婚姻。那麼,當最壞的結果(無法修成正果)出現時,她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另覓其他適合結婚的人選。

這時,她們怯了,現代女性的自由形象在她們身上蕩然無存。她們認為自己根本不愛自己的丈夫,於是在是否處女這個問題上格外苛求自己。當自己既不愛自己的丈夫又不是處女時,她們就變得對“處女情結”異常敏感了。

這也是女性常常用及其嚴厲、骯髒的字眼痛駡有“處女情結”男性的原因。

事實上,她們根本不需如此。女性需要做的僅僅是自身的行為謹慎和找一個對的人。

假如你把自己的處女膜和自己稱作“東西”,那麼,你永遠別指望別人把你當“人”看了。

處女膜一點都不珍貴。有人將它獻給自行車座,有人將它獻給自慰器具,有人則體育考時獻給操場。操場之所以叫“操”場,難道是因為這個?開玩笑。

心大點兒的人,管這叫:被動的慷慨和敗家。沒毛病。這世界始終還是心大人兒的世界。恭喜她們,從此少一副枷鎖,再也不用糾結要不要和相愛的人做了。

對待有“處女情結”男性的態度

女性對待有所謂“處女情結”男性的態度,通常是瘋狂的、歇斯底里的。見《歡樂頌》裡小曲打應勤。

但其實,最有“處女情結”的是她們自己。她們矛盾極了。現代文明告訴她們,她們可以自由戀愛,自主選擇交往物件,做愛做的一切。

另一方面呢,她們又擔心,不能長久的自由自在。她們擔心不能如願的和心儀的人走向婚姻。那麼,當最壞的結果(無法修成正果)出現時,她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另覓其他適合結婚的人選。

這時,她們怯了,現代女性的自由形象在她們身上蕩然無存。她們認為自己根本不愛自己的丈夫,於是在是否處女這個問題上格外苛求自己。當自己既不愛自己的丈夫又不是處女時,她們就變得對“處女情結”異常敏感了。

這也是女性常常用及其嚴厲、骯髒的字眼痛駡有“處女情結”男性的原因。

事實上,她們根本不需如此。女性需要做的僅僅是自身的行為謹慎和找一個對的人。

假如你把自己的處女膜和自己稱作“東西”,那麼,你永遠別指望別人把你當“人”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