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家寶藏》未入選的博物館之山西博物院

近期的《國家寶藏》掀起了全民的文化高潮, 入選的博物館都是中國最頂級的博物館, 但是除此之外, 小編認為還有許多博物館值得大家瞭解一下, 因為這些博物館也代表了很多的地方特色, 也有許多值得大家認知的國寶。 今天小編帶您認識下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於山西太原市汾河西畔, 是大型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之一, 是山西省建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之一。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為1919年創建的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 此後屢次更名, 2004年定名為山西博物院。

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 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山西博物院作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 薈萃了全省文物精華, 珍貴藏品約40萬件。 其中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文物、商代方國文物、兩周時期晉及三晉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戲曲文物、明清晉商文物等頗具特色。

此外, 山西博物院的圖書館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 基礎設備、設施完備, 管理制度完善, 院藏圖書計16萬餘冊, 古籍11萬餘冊, 其中善本888函、5043冊。 下面為山西博物院的國寶代表:

侯馬盟書:春秋時期, 1965-1966年侯馬市晉國遺址出土。

在40多個祭祀坑內出土玉、石質盟書5000餘件片, 絕大多數為圭形, 最長者32釐米, 另有圓形及不規則形。 辭文多以朱筆書寫, 少數為墨筆。 文字可辨識者有656件, 多則200餘字, 少則10餘字。 內容可分為主盟人誓辭、宗盟類、委質類、納室類和詛咒類等五大類。

獸形觥:商代,高21.5釐米,長24釐米,1976年靈石縣旌介村出土。酒器,整體狀如蹲獸。前有寬流,下承高圈足。蓋前端為龍首形,與上翹的流口扣合為頸,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頸部起扉棱至蓋面中部;蓋後部作獸面,雙耳高聳;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後有獸首形鋬。蓋部以雲雷紋襯托兩個獸頭,器身則以三條扉棱為中軸組成獸面主紋,口沿下飾昂首卷尾夔龍紋,圈足飾夔鳳紋,均以雲雷紋襯地。三層花紋。商代晚期青銅器精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獸形觥:商代,高21.5釐米,長24釐米,1976年靈石縣旌介村出土。酒器,整體狀如蹲獸。前有寬流,下承高圈足。蓋前端為龍首形,與上翹的流口扣合為頸,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頸部起扉棱至蓋面中部;蓋後部作獸面,雙耳高聳;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後有獸首形鋬。蓋部以雲雷紋襯托兩個獸頭,器身則以三條扉棱為中軸組成獸面主紋,口沿下飾昂首卷尾夔龍紋,圈足飾夔鳳紋,均以雲雷紋襯地。三層花紋。商代晚期青銅器精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