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家寶藏》未入選的博物館之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

海上絲路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海陵島十裡銀灘, 它是中國乃至亞洲唯一的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 這裡收藏著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號"以及系列珍貴文物。

"南海一號"從1987年8月被意外發現, 到2007年12月22日被整體打撈出水, 歷時20年, 整體打撈出水後入住"水晶宮"。 "南海一號"本來是一艘南宋時期福建泉州特徵的木質古沉船, 沉沒于廣東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裡處, 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隻。 1987年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 "南海一號"古船是尖頭船, 專家從船頭位置推測, 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駛出, 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國。

令人驚奇的是, 這艘沉沒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 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 這艘沉船的出現對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研究以及木質文物長久保存的科學規律研究, 提供了最典型標本。 同時, 它也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 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資訊, 從發掘出來的文物來看, 從船體造型該船始發港口可以肯定是來自福建的泉州。 受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部門的力邀,

水密隔艙造船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芳財按1∶1.1比例仿製了宋代古船"南海一號"。

據介紹, "南海一號"是一條滿載貨物的沉船, 從我國的東南沿海港口裝貨後, 在前往南亞、西亞地區進行貿易活動的途中沉沒於海底。 船內現存的貨物以瓷器、鐵器為主,

錢幣亦有相當數量, 紙張、絲綢等有機質貨物可能已分解不存。 目前, 總共出土文物14000餘件套、標本2575件、凝結物55噸, 其中瓷器13000餘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 銅錢約17000枚以及大量動植物標本、船木等。

"南海一號"現已出水數千件完整瓷器,

不少瓷器極具異域風格, 彙集了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 品種超過30種, 多數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 "南海一號"還出土了許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從棱角分明的酒壺到有著喇叭口的大瓷碗, 都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