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95後曬100萬存款:月入多少才算正常

首先聲明一下, 本文不代表所有90後的觀點, 只代表我和我身邊的一些90後朋友觀點。

我和我朋友大部分在北京工作, 少部分經常游走於北京。

我們達成比較一致的觀點就是:暫時不會考慮買房, 尤其是不會在一線城市買房, 比如北京。

為什麼?

1.

這是最要命的:買不起啊!

如果說80後是眼睜睜看著房價一步步漲上來, 他們離房子曾經很近, 那麼90後則是一出來工作就面對著居高不下的房價, 這樣的房價離我們已經是遙不可及了。

打個比方, 放在80後鼻子前邊吊著的那個胡蘿蔔, 他們只要豁得出去, 辛苦一些就是能夠得著的, 但是對於我們而言, 那根胡蘿蔔已經被吊到一個我們就算豁出去也夠不著的位置了。

一邊是剛發下來的幾個鋼鏰, 一邊是掙幾輩子都夠不著的房價, 於是我們只好心安理得地租房子去。 沒有了那根胡蘿蔔在鼻子邊上亂晃, 沒有了買房的壓力,

心裡反而踏實了。

2.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身邊很多90後的朋友, 在老家都有房子, 甚至有的還是“地主老財”級別的。

同事A在老家農村就有一棟獨門獨戶的大宅院, 四百多平米, 並且他老家在風景區, 有山有水。 家裡只有他這麼一個獨苗,

以後房子肯定屬於他。

他在北京工作兩年, 看北京噌噌上漲的房價就像看笑話一樣, 有人勸他買房, 他不屑一顧:“讓我把老家那麼好的房子賣了來北京買一火柴盒?並且只能付首付?你沒開玩笑吧?”

小A給我算了一筆賬。 “現在在北京買一套房, 至少300萬吧?有這300萬, 我幹嘛不回去投資, 把我們家做成民宿?憑我對未來行情的判斷, 這才是以後真正稀缺、獨有的資源!我現在在大城市生活, 完全可以利用我現在手頭的資源、我的積累、我的專業知識把老家的房子升級成有文化特色、有格調的民宿, 到時候再找個懂行的人給我打理, 我是不是就可以帶著我女朋友出去浪跡天涯了?”

我問:“那你孩子上學怎麼辦?”

“等到想安穩了, 就去找一個宜居的二線城市定居啊。

現在交通那麼發達, 去哪裡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為什麼死咬著一線城市不放呢?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給孩子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 到底哪個重要?另外我的子子孫孫肯定會為我給他們留下一棟民宿而驕傲的!”

他說得好有道理, 我竟無言以對。 也許生活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 但我依舊忍不住為他點贊。

另外還有就是, 他女朋友也是獨身子女, 他70後的父母正好趕上分房子的時候, 所以在老家也給他們留著一套房子。 他們倆在北京五環邊上租著一個兩居的大房子, 活得很瀟灑。

除了他們倆, 我的一個朋友B, 她父母在房價還沒上漲的時候就已經在老家置辦了兩三套房, 她家離北京近,

坐高鐵兩個小時, 有時候我們還堵在北京的三環內, 人家已經快到家了。

這讓我們這些租住在北京的小夥伴們很悲傷。

3.

不買房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對這個令全民瘋狂的遊戲感到厭倦。

有人搭台, 有人唱戲, 有人幫腔, 有人台前有人幕後, 原本只是普通的吃瓜群眾也不斷地參與進去, 推波助瀾。

團結湖參考對此評論曰:“房價飆升,把整個社會拉入一個僵局之中。有錢人希望房價永遠漲,開發商更是如此,地方政府雖然也會出臺調節措施,但實際上還是巴不得樓市更活躍。普通人很想分一杯羹,但如果杠杆加得太高,又很怕不能全身而退。也有人叫苦不迭,大城市裡的蟻族離安居夢是越來越遠了,熱切想要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同樣也在吐血。但這樣的僵局,很可能正是某些人樂於看到的,只有在這種貪婪而恐慌的氣氛中,大規模聚斂財富才可能輕而易舉地實現。”

誰都知道我們現在不缺房子。一邊是捆著草,一邊是餓著牛。一邊是巨量房子在空置著,一邊是購房的人群像喪屍一樣沖進購房中心。

這樣的遊戲看多了,也就膩了,就忍不住冷笑:大媽大叔們,你們入戲也太深了吧。得,你們大人的遊戲你們慢慢玩,我們這些社會主義的花朵還要忙著綻放呢:我們要去讀書旅行,我們要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我們自個兒跟自個兒玩去。

我討厭被房子控制的生活。

出去吃個飯,朋友在聊房子。擠個地鐵,旁邊在議論房子。打開公眾號,《人民日報》說“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新週刊》說:“所有勸人民群眾不要買房的都是耍流氓”,咪蒙說,“狗日的房子” 。

真的很煩。我在想的是,當所有的人都在談房子的時候,有沒有人陪我讀讀書?有沒有人跟我一起旅行? 有沒有人陪我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4.

一個一邊在美國打工一邊留學的90後朋友,前兩天給我傳來她在美國西海岸的照片。隔著整個太平洋,我似乎能感受到對面潮濕的海風。

她在美國租住的房子特別小,僅容納一床、一桌而已。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年輕的時候住一個小房子,這似乎是一件沒那麼重要的事。

其實,我們不是說非得不買房,我們只是想選擇另一種活法。

你們投資的是房,房子是身外之物;我們投資的是人,人是價值的根本。

我們的老祖宗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你意識到人之為人的價值,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是不斷地自我提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是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這些是你的,你永遠不會擔心它貶值,不用擔心它泡沫破滅,不用擔心它被別人拿走。

你們的荒誕遊戲,我們不想再參與。你們種下的惡果,也別想讓我們接盤。並且,我們確實也接不了。

房子,是放“心”的地方。我心安處即是家,有大千世界在,幹嘛要畫地為牢?我們的安全感不需要來自房子,而是來自於我們強大而健康的內心,來自於我們不斷提升的修養和個人能力,來自於我們海闊天空的視野。

鄧均在《私奔》裡唱:“直到現在才突然明白我夢寐以求,是真愛和自由。”——最寶貴的是青春不會再回來,我們有那麼多值得做的事情,為什麼非得要把時間浪費在買房上?

以上,謹代表我和身邊一小撮90後的觀點。

推波助瀾。

團結湖參考對此評論曰:“房價飆升,把整個社會拉入一個僵局之中。有錢人希望房價永遠漲,開發商更是如此,地方政府雖然也會出臺調節措施,但實際上還是巴不得樓市更活躍。普通人很想分一杯羹,但如果杠杆加得太高,又很怕不能全身而退。也有人叫苦不迭,大城市裡的蟻族離安居夢是越來越遠了,熱切想要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同樣也在吐血。但這樣的僵局,很可能正是某些人樂於看到的,只有在這種貪婪而恐慌的氣氛中,大規模聚斂財富才可能輕而易舉地實現。”

誰都知道我們現在不缺房子。一邊是捆著草,一邊是餓著牛。一邊是巨量房子在空置著,一邊是購房的人群像喪屍一樣沖進購房中心。

這樣的遊戲看多了,也就膩了,就忍不住冷笑:大媽大叔們,你們入戲也太深了吧。得,你們大人的遊戲你們慢慢玩,我們這些社會主義的花朵還要忙著綻放呢:我們要去讀書旅行,我們要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我們自個兒跟自個兒玩去。

我討厭被房子控制的生活。

出去吃個飯,朋友在聊房子。擠個地鐵,旁邊在議論房子。打開公眾號,《人民日報》說“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新週刊》說:“所有勸人民群眾不要買房的都是耍流氓”,咪蒙說,“狗日的房子” 。

真的很煩。我在想的是,當所有的人都在談房子的時候,有沒有人陪我讀讀書?有沒有人跟我一起旅行? 有沒有人陪我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4.

一個一邊在美國打工一邊留學的90後朋友,前兩天給我傳來她在美國西海岸的照片。隔著整個太平洋,我似乎能感受到對面潮濕的海風。

她在美國租住的房子特別小,僅容納一床、一桌而已。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年輕的時候住一個小房子,這似乎是一件沒那麼重要的事。

其實,我們不是說非得不買房,我們只是想選擇另一種活法。

你們投資的是房,房子是身外之物;我們投資的是人,人是價值的根本。

我們的老祖宗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你意識到人之為人的價值,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是不斷地自我提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是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這些是你的,你永遠不會擔心它貶值,不用擔心它泡沫破滅,不用擔心它被別人拿走。

你們的荒誕遊戲,我們不想再參與。你們種下的惡果,也別想讓我們接盤。並且,我們確實也接不了。

房子,是放“心”的地方。我心安處即是家,有大千世界在,幹嘛要畫地為牢?我們的安全感不需要來自房子,而是來自於我們強大而健康的內心,來自於我們不斷提升的修養和個人能力,來自於我們海闊天空的視野。

鄧均在《私奔》裡唱:“直到現在才突然明白我夢寐以求,是真愛和自由。”——最寶貴的是青春不會再回來,我們有那麼多值得做的事情,為什麼非得要把時間浪費在買房上?

以上,謹代表我和身邊一小撮90後的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