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重慶居然有人收藏了清康熙朝宮僚雅集填漆銀遝杯六件

清康熙朝宮僚雅集填漆銀遝杯六件

“雅集”一詞源于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西園雅集”。 北宋年間, 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以及僧人圓通、道士陳碧虛等人會于駙馬都尉王詵府邸西園,

寫詩作文, 品茶尋韻, 其言行詩文之雅為一時之盛況。 文人雅士聚會由此被稱為“雅集”, 而當時承載人物雅韻的茶具則成了“雅集”的標誌之一。

清梁章钜所著《浪跡叢談》也曾記載。 梁章钜在京城做官時曾得知時任浙江巡撫富呢揚阿(?~1845清滿洲鑲紅旗人)家藏一具, 寫信詢問宮僚雅集杯的情況, 富呢揚阿回信稱為那彥成(1763年-1833年, 時任直隸總督, 諡號文毅)所贈, 當時曾想仿製一套, 但杯底題名為白銀上作黑字, 歷久不滅, 當時的銀匠們無力仿製, 後來不慎遺失。 梁後來在溫州孫雨人處見過一套, 與富呢揚阿信中描述一致, “蓋以白金作遝杯, 合重二十八兩, 外界烏絲花草, 內鐫諸公姓字裡居,

旁鐫“宮僚雅集”四字, 以量之大小為次”。 再後來梁得劉銓福(官至刑部侍郎)處也有一套, 劉曾數次以之飲用。 杭州太守命銀工仿製也以失敗告終, 稱除非尋到朱碧山(元代金銀器雕刻鑄造工藝家)一樣的人或才有可能仿製。 如此, 至道光年間十套已僅存三套, 且無法仿製。

湯斌(1627年—1687年), 字孔伯, 號荊峴, 晚號潛庵。

湯斌(1627年—1687年), 字孔伯, 號荊峴, 晚號潛庵。 河南睢州(今河南睢縣)人, 清朝政治家、理學家暨書法家, 官至工部尚書(從一品), 卒諡文正。 湯斌一生清正廉明, 是實踐朱學理論的宣導者, 所到之處體恤民艱, 弊絕風清, 政績斐然, 被尊為“理學名臣”。

耿介(1622-1693), 原名沖壁, 字介石, 號逸庵, 河南登封城關人

耿介(1622-1693), 原名沖壁, 字介石, 號逸庵, 河南登封城關人 。 康熙二十五年初夏(1686)受好友湯斌推薦, 被封為少詹事, 入值上書房, 教授太子允礽書法。 翌年, 以病辭歸, 大興嵩陽書院教育事業。 康熙三十年(1693)病卒, 終年71歲。 有《敬恕堂存稿》。

沈荃(1624~1684), 字貞蕤, 號繹堂, 別號充齋

沈荃(1624~1684), 字貞蕤, 號繹堂, 別號充齋, 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順治九年探花, 授編修, 累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侍郎, 卒諡文恪。 學行醇潔, 書法尤有名。 他工書法, 宗法米芾、董其昌, 是康熙年間最重要的書法家之一。

郭棻(1622—1690),字芝仙,號快庵、快圃,直隸清苑人

郭棻(1622—1690),字芝仙,號快庵、快圃,直隸清苑人。清代學者、書法家。字芝仙,號快庵、快圃,直隸清苑(今屬河北)人。順治九年進士。曆官檢討、贊善、大理寺正、內閣學士,奏疏多直言,工書法,與沈荃有南沈北郭之稱,有《學源堂集》。

王澤宏,字涓來,號昊廬,湖廣黃州府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

王澤宏,字涓來,號昊廬,湖廣黃州府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順治十二年,登進士,授翰林院侍讀,康熙三十一年拜禮部左侍郎,助修棲霞寺。康熙三十八年,擔任左都禦史。康熙三十九年,官至禮部尚書。著有《鶴嶺山人詩集》。

田喜(1632~1697),字子湄,山西代州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辛醜進士。康熙三年(1664)入翰林院,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官三品。賜祭喪視二品禮恩,皇封賜修敕建田翰林墓。

張英(1637—1708年),字敦複,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

張英(1637—1708年),字敦複,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康熙六年進士,選庶起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先後充任纂修《國史》、《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諡號文端。

李錄予,字山公,號恒菴。

李錄予,字山公,號恒菴。順天大興縣籍,山西介休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康熙九年(1670年)中式庚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起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因事罷職。

朱阜,號即山,浙江山陰人,康熙庚戌進士。

王士禎(1634—1711年)

 王士禎(1634—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台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謙益之後主盟詩壇,與朱彝尊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說,于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香祖筆記》等。

產地:中國---工匠:不詳---年代:康熙年間---材質:純銀---總重:1027克

郭棻杯: 高度:4.5釐米---直徑:7.3釐米---銘刻:郭棻號號快圃,直隸清苑人。宮僚雅集。

王澤宏杯:高度:4.2釐米---直徑:6.9釐米---銘刻:王澤宏號昊廬湖廣黃岡人。宮僚雅集。

田喜杯: 高度:3.7釐米---直徑:6.2釐米---銘刻:田喜號子湄,山西代州人。宮僚雅集。

張英杯: 高度:3.4釐米---直徑:5.9釐米---銘刻:張英號敦複江南桐城人。宮僚雅集。

朱阜杯: 高度:3.1釐米---直徑:5.2釐米---銘刻:朱阜號即山浙江山引人。宮僚雅集。

王士禎: 高度:2.9釐米---直徑:4.9釐米---銘刻:王士禎號阮亭山東新城人。宮僚雅集。

簡介:《清稗類鈔》有記載,康熙朝士有宮僚雅集杯,蓋其時十人各制酒器十事,互相招邀。杯以白金為之,分別大小,如遝杯式,白質黑章,外界烏絲花草,內鐫諸人姓字裡居,旁鐫“宮僚雅集”四字,以量之大小為次。十人依次為:湯斌、沈荃、郭棻、王澤宏、耿介、田喜、張英、李錄予、朱阜、王士禎。

現存六支分屬郭棻,王澤宏,田喜,張英,朱阜,王士禎(按杯量大小)。

“雅集”一詞源于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西園雅集”。北宋年間,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以及僧人圓通、道士陳碧虛等人會于駙馬都尉王詵府邸西園,寫詩作文,品茶尋韻,其言行詩文之雅為一時之盛況。文人雅士聚會由此被稱為“雅集”,而當時承載人物雅韻的茶具則成了“雅集”的標誌之一。

清梁章钜所著《浪跡叢談》也曾記載。梁章钜在京城做官時曾得知時任浙江巡撫富呢揚阿(?~1845清滿洲鑲紅旗人)家藏一具,寫信詢問宮僚雅集杯的情況,富呢揚阿回信稱為那彥成(1763年-1833年,時任直隸總督,諡號文毅)所贈,當時曾想仿製一套,但杯底題名為白銀上作黑字,歷久不滅,當時的銀匠們無力仿製,後來不慎遺失。梁後來在溫州孫雨人處見過一套,與富呢揚阿信中描述一致,“蓋以白金作遝杯,合重二十八兩,外界烏絲花草,內鐫諸公姓字裡居,旁鐫“宮僚雅集”四字,以量之大小為次”。再後來梁得劉銓福(官至刑部侍郎)處也有一套,劉曾數次以之飲用。杭州太守命銀工仿製也以失敗告終,稱除非尋到朱碧山(元代金銀器雕刻鑄造工藝家)一樣的人或才有可能仿製。如此,至道光年間十套已僅存三套,且無法仿製。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郭棻(1622—1690),字芝仙,號快庵、快圃,直隸清苑人

郭棻(1622—1690),字芝仙,號快庵、快圃,直隸清苑人。清代學者、書法家。字芝仙,號快庵、快圃,直隸清苑(今屬河北)人。順治九年進士。曆官檢討、贊善、大理寺正、內閣學士,奏疏多直言,工書法,與沈荃有南沈北郭之稱,有《學源堂集》。

王澤宏,字涓來,號昊廬,湖廣黃州府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

王澤宏,字涓來,號昊廬,湖廣黃州府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順治十二年,登進士,授翰林院侍讀,康熙三十一年拜禮部左侍郎,助修棲霞寺。康熙三十八年,擔任左都禦史。康熙三十九年,官至禮部尚書。著有《鶴嶺山人詩集》。

田喜(1632~1697),字子湄,山西代州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辛醜進士。康熙三年(1664)入翰林院,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官三品。賜祭喪視二品禮恩,皇封賜修敕建田翰林墓。

張英(1637—1708年),字敦複,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

張英(1637—1708年),字敦複,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康熙六年進士,選庶起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先後充任纂修《國史》、《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諡號文端。

李錄予,字山公,號恒菴。

李錄予,字山公,號恒菴。順天大興縣籍,山西介休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康熙九年(1670年)中式庚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起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因事罷職。

朱阜,號即山,浙江山陰人,康熙庚戌進士。

王士禎(1634—1711年)

 王士禎(1634—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台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謙益之後主盟詩壇,與朱彝尊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說,于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香祖筆記》等。

產地:中國---工匠:不詳---年代:康熙年間---材質:純銀---總重:1027克

郭棻杯: 高度:4.5釐米---直徑:7.3釐米---銘刻:郭棻號號快圃,直隸清苑人。宮僚雅集。

王澤宏杯:高度:4.2釐米---直徑:6.9釐米---銘刻:王澤宏號昊廬湖廣黃岡人。宮僚雅集。

田喜杯: 高度:3.7釐米---直徑:6.2釐米---銘刻:田喜號子湄,山西代州人。宮僚雅集。

張英杯: 高度:3.4釐米---直徑:5.9釐米---銘刻:張英號敦複江南桐城人。宮僚雅集。

朱阜杯: 高度:3.1釐米---直徑:5.2釐米---銘刻:朱阜號即山浙江山引人。宮僚雅集。

王士禎: 高度:2.9釐米---直徑:4.9釐米---銘刻:王士禎號阮亭山東新城人。宮僚雅集。

簡介:《清稗類鈔》有記載,康熙朝士有宮僚雅集杯,蓋其時十人各制酒器十事,互相招邀。杯以白金為之,分別大小,如遝杯式,白質黑章,外界烏絲花草,內鐫諸人姓字裡居,旁鐫“宮僚雅集”四字,以量之大小為次。十人依次為:湯斌、沈荃、郭棻、王澤宏、耿介、田喜、張英、李錄予、朱阜、王士禎。

現存六支分屬郭棻,王澤宏,田喜,張英,朱阜,王士禎(按杯量大小)。

“雅集”一詞源于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西園雅集”。北宋年間,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以及僧人圓通、道士陳碧虛等人會于駙馬都尉王詵府邸西園,寫詩作文,品茶尋韻,其言行詩文之雅為一時之盛況。文人雅士聚會由此被稱為“雅集”,而當時承載人物雅韻的茶具則成了“雅集”的標誌之一。

清梁章钜所著《浪跡叢談》也曾記載。梁章钜在京城做官時曾得知時任浙江巡撫富呢揚阿(?~1845清滿洲鑲紅旗人)家藏一具,寫信詢問宮僚雅集杯的情況,富呢揚阿回信稱為那彥成(1763年-1833年,時任直隸總督,諡號文毅)所贈,當時曾想仿製一套,但杯底題名為白銀上作黑字,歷久不滅,當時的銀匠們無力仿製,後來不慎遺失。梁後來在溫州孫雨人處見過一套,與富呢揚阿信中描述一致,“蓋以白金作遝杯,合重二十八兩,外界烏絲花草,內鐫諸公姓字裡居,旁鐫“宮僚雅集”四字,以量之大小為次”。再後來梁得劉銓福(官至刑部侍郎)處也有一套,劉曾數次以之飲用。杭州太守命銀工仿製也以失敗告終,稱除非尋到朱碧山(元代金銀器雕刻鑄造工藝家)一樣的人或才有可能仿製。如此,至道光年間十套已僅存三套,且無法仿製。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時光海西洋古玩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