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洛陽話:寄賣店

洛陽老城的老夥計們還記得“寄賣店”嗎?那個座落在“青年宮”正義街西側面朝北的老店?這個收、售舊物的老店消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州東路擴展後, 再也看不到了。 能夠引起我記憶的還有店裡那位戴著圓形石頭鏡、鑒定古文物的“沈五爺”, 一位非常傳奇的人物, 幹了一輩子未走過眼…

寄賣店於寄賣行一樣之前屬於行政特批行業, 跟目前的旅館業、印刷業等同屬於特種行業, 但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 寄賣行在前幾年已經取消了行政特批手續。

寄售商店是指從事寄售行業的商店。 寄售是一種委託代售的貿易方式,

也是國際貿易中習慣採用的做法之一。 在我國進出口業務中, 寄售方式運用並不普遍, 但在某些商品的交易中, 為促進成交, 擴大出口的需要, 也可靈活適當運用寄售方式。 “寄售”是一種有別於代理銷售的貿易方式。 它是指委託的(貨主)先將貨物運往寄售地, 委託國外一個代銷人(受委託人), 按照寄售協議規定的條件, 由代銷人代替貨主進行, 貨物出售後, 由代銷人向貨主結算貨款的一種貿易做法。

我們認識的洛陽寄賣店顯然不是這樣, 還是“典當行”的形式, 需要“估價”替代銷售, 當然寄賣店是要收錢的。 應該說, 那個年代:手錶、自行車、縫紉機被寄賣居多, 金銀首飾很少, 老的傢俱也有, 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沈五爺”的收文物,

有價值的不會賣了, 會上交國家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