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5G黑科技:可以在家裡遙控開車了!

文/田忠朝

當下除了自動駕駛, 還有什麼最火?當然就是5G通信了!

12月21日, 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 RAN在第78次全體會議發佈了5GNR首個版本, 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可商用部署的5G標準。 這一次, 中國在標準制定上占主導地位。

隨後26日,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onsumerTechnology Association)™表示, 將在2018年CES展上舉辦“移動創新”主題演講, 重點是5G通信技術在全球範圍商用之後所帶來的科技創新, 特別是自動駕駛、醫療健康和智慧城市、AR和VR、物聯網大資料等領域的應用。

另一個維度的無人駕駛——遙控駕駛

與此相關的是之前11月份, 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全球移動寬頻論壇上, 華為與沃達豐、薩里大學5G創新中心及慕尼克工業大學聯合, 演示了歐洲首個基於消費者乘用車的5G遠端駕駛技術。

這個畫面是不是很熟悉, 不就是我們玩的賽車遊戲嗎?但你要知道, 此時駕駛員正在倫敦ExCeL展覽中心, 即時控制遠在50公里外薩里大學的車輛, 進行加速、減速、轉向等真實駕駛操作。

其實早在今年6月份, 上海的世界移動大會上, 華為就與上汽、移動合作, 演示了這套遠端遙控駕駛。

當時駕駛員也是面對著三塊螢幕, 操縱著遠在30公里外嘉定園區中的上汽iGS智慧車, 這輛”無人車“可以支援的安全行駛速度達到50km/h, 背後起作用的依然是華為設計的5G通信模組。

自動駕駛面前, 遙控駕駛是不是有點多餘了?

當然不是的!

首先, 遙控駕駛的開發成本和難度比自動駕駛低很多, 只需要5G網路, 就能夠很容易普及到大眾車型上。

其次, 這項技術如果用在租車公司及共用汽車領域, 會極大的節省車輛調度成本, 也可廣泛用於危險品以及礦區、港口車輛運輸。

最後, 即使有了自動駕駛, 也還是需要遙控駕駛作為緊急情況下的備份功能, 比如自動駕駛失效情況下的人工遠端介入。

在沒有5G的時代, 我們的無人機也工作的很好, 為什麼在汽車上, 就必須要用到5G呢?

如果你見識過北京、上海早晚高峰的汽車流量, 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確實, 現在的4G就能滿足單輛汽車的聯網需求了, 但如果同時接入大量汽車, 必然會產生很大的資料流程量, 4G網路是無法同時承載的。

其次,4G雖然很快,但和5G比起來,依然可以用“龜速”來形容,比如在車與車之間(V2V)進行通信,車載感測器的延遲高達300ms,使用 802.11p技術延遲為50ms,使用LTE-A技術的延遲約42ms,而使用5G技術的話延遲僅為1ms;在車與基礎設施之間(V2I)的通信,使用LTE-A技術延遲為37ms,而使用5G技術延遲僅為2.5ms。

除此之外,5G技術還能根據資料的優先順序來分配網路,允許近距離設備直接通信,都可以極大降低整體網路壓力和延時,保證自動駕駛汽車信號傳送速率,這些都是4G網路所不及的。

遙控駕駛同樣需要面臨的問題

在5G網路的支援下,遠端遙控駕駛似乎確實可以大有所為,但問題是,需要面臨的挑戰也更大。比如駭客問題,它可能需要比自動駕駛更高的安全級別;還有一個法規問題,如果這個在家遙控的駕駛員醉駕怎麼辦?

圖/網路

其次,4G雖然很快,但和5G比起來,依然可以用“龜速”來形容,比如在車與車之間(V2V)進行通信,車載感測器的延遲高達300ms,使用 802.11p技術延遲為50ms,使用LTE-A技術的延遲約42ms,而使用5G技術的話延遲僅為1ms;在車與基礎設施之間(V2I)的通信,使用LTE-A技術延遲為37ms,而使用5G技術延遲僅為2.5ms。

除此之外,5G技術還能根據資料的優先順序來分配網路,允許近距離設備直接通信,都可以極大降低整體網路壓力和延時,保證自動駕駛汽車信號傳送速率,這些都是4G網路所不及的。

遙控駕駛同樣需要面臨的問題

在5G網路的支援下,遠端遙控駕駛似乎確實可以大有所為,但問題是,需要面臨的挑戰也更大。比如駭客問題,它可能需要比自動駕駛更高的安全級別;還有一個法規問題,如果這個在家遙控的駕駛員醉駕怎麼辦?

圖/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