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

衛國大夫棘子成非常不喜歡當時崇尚表面功夫, 不重實際的社會風氣, 對孔子的弟子子貢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

要那些表面的形式幹什麼呢?”

子貢說:“夫子您這麼說, 我能理解您以此評價君子的用意, 但可惜說的不太全面。 話一旦說出口, 就是駕著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上了。 好的品質和表面的形式都是很重要的, 表面形式是為了襯托好的品質, 好的品質應表現為好的形式, 任何一個方面缺少都是不完備的。 比如去掉了毛的虎皮、豹皮, 看起來跟去掉了毛的狗皮、羊皮是沒什麼兩樣的。 ”

皮子的質地很重要, 但附著在皮子上的毛色花樣也是很重要的, 沒有外在的形式, 我們很難分辨內在的品質。 觀察人也一樣, 品質確實是基礎, 但要通過容、態、色、飾以及視、聽、言、動這些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 而人們瞭解他, 也是要依靠對這些外在形式的品評和判斷的。

棘子成強調內在而否定外在確屬偏頗, 子貢一定程度上糾正了棘子成的觀點, 但卻對外在與內在的先後、本末、輕重關係沒有做進一步區分, 將兩者放在了同等的地位上, 也是講的不全面的。

(以下是《論語集注》的原文)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
何以文為?”

棘子成, 衛大夫。 疾時人文勝, 故為此言。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 君子也。 駟不及舌。

言子成之言, 乃君子之意。 然言出於舌, 則駟馬不能追之, 又惜其失言也。

文猶質也, 質猶文也。 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

鞟, 其郭反。 鞟, 皮去毛者也。

言文質等耳, 不可相無。

若必盡去其文而獨存其質, 則君子小人無以辨矣。

夫棘子成矯當時之弊, 固失之過;而子貢矯子成之弊, 又無本末輕重之差, 胥失之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