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達達主義—廢除傳統美學之外的無政府“反藝術”現實

達達主義藝術運動是1916年至1923年間出現於藝術流派的一種。 由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和反戰人士領導, 他們通過反美學的作品和抗議活動表達了他們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絕望。

1916年, 一群藝術家在蘇黎世集會, 準備為他們的組織取個名字。 他們隨便翻開一本法德詞典, 任意選擇了一個詞, 就是“dada”。 在法語中, “達達”一詞意為兒童玩耍用的搖木馬。

達達主義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幻滅感、憤世嫉俗、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 這種價值觀是一種僵化、呆板的壓抑性力量, 不僅僅體現在藝術上, 還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Via.Otto Dix

奧托·迪克斯(Otto Dix)出生于德國的翁特姆豪森。 一次大戰中應徵入伍, 大戰後出版過《戰爭》組畫, 36歲時任德累斯頓學院教授。

迪克斯早期以各種風格作畫, 從印象派到立體派, 最後以無政府主義者的叛逆表現而轉向達達派。 後來又轉向現代主題, 轉向一種相對來說更為寫實的處理手法。 毒氣和陣地戰的殘忍使迪克斯感到恐怖, 他在畫中堅決地給予揭露。 二次大戰後, 迪克斯摒棄了寫實方法而以明確的表現主義進行創作。

Via.George Grosz

喬治·格羅茨(1893年7月26日 - 1959年7月6日)是憑藉他描繪20世紀20年代的柏林生活的諷刺性漫畫和繪畫作品而聞名的德國藝術家。他是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柏林達達主義和新客觀主義(德國表現主義)的重要成員。他在1933年移居美國,並于1938年成為美國公民並且摒棄他早期作品的風格和題材。

用諷刺的筆法描繪柏林的夜生活和社會的陰暗面。風格辛辣、幽默,有濃厚的藝術趣味。尤其在一次大戰及以後的年代,他用畫筆揭露和抨擊社會的醜惡,他的畫形象誇張、言簡意賅。

Via.Hannah Hoch

漢娜·霍赫可以說是拼貼藝術、平面蒙太奇的開創人,而她選擇這個形式表達了某些關於性別的心靈分裂,其中包含女性、同性戀圖像的呈現與對美容行業的嘲諷,並反映了種族歧視的問題。

與其他達達主義畫家最主要的不同是,在相同時代背景下,漢娜·霍赫的作品反映了弱勢族群的圖像,其中包含的女性主義思想,直至今日來看都不覺得過時。最重要的是,她成功的以藝術記錄了那群在戰爭中被遺忘的身影。

Via.George Grosz

喬治·格羅茨(1893年7月26日 - 1959年7月6日)是憑藉他描繪20世紀20年代的柏林生活的諷刺性漫畫和繪畫作品而聞名的德國藝術家。他是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柏林達達主義和新客觀主義(德國表現主義)的重要成員。他在1933年移居美國,並于1938年成為美國公民並且摒棄他早期作品的風格和題材。

用諷刺的筆法描繪柏林的夜生活和社會的陰暗面。風格辛辣、幽默,有濃厚的藝術趣味。尤其在一次大戰及以後的年代,他用畫筆揭露和抨擊社會的醜惡,他的畫形象誇張、言簡意賅。

Via.Hannah Hoch

漢娜·霍赫可以說是拼貼藝術、平面蒙太奇的開創人,而她選擇這個形式表達了某些關於性別的心靈分裂,其中包含女性、同性戀圖像的呈現與對美容行業的嘲諷,並反映了種族歧視的問題。

與其他達達主義畫家最主要的不同是,在相同時代背景下,漢娜·霍赫的作品反映了弱勢族群的圖像,其中包含的女性主義思想,直至今日來看都不覺得過時。最重要的是,她成功的以藝術記錄了那群在戰爭中被遺忘的身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