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慶銅梁舞龍亮相紐約時報廣場跨年盛典

重慶銅梁舞龍拉開紐約時報廣場跨年倒計時序幕

2017年12月31日晚,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跨年盛典上, 由2668片水晶組成的水晶球在絢爛煙花的背景下緩緩升起,

宣告著跨年盛典的開始。 不同于往年, 今年開啟跨年盛典倒計時的, 還有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自中國重慶的銅梁龍舞。

一條金色、紅色和藍色相間、長15米的銅梁龍, 在8位表演者的舞動下飛騰跳躍, 翻滾盤旋。 伴隨著重慶傳統民歌, 表演者手中的龍杆成為篙槳, 隨著越來越激烈的號子節奏快速劃動, 此時的銅梁龍宛若開行在江中的一條巨大龍舟。 最後, 在膾炙人口的中國名曲《龍的傳人》帶動下, 銅梁龍舞漸入高潮, 舞龍全身燈光亮起, 在歌聲中大氣蜿蜒。

當晚, 銅梁龍舞還在紐約時報廣場1號樓巨型TOSHIBA LED和周邊六塊大螢幕上即時呈現, 給觀眾們帶來一場中國舞龍文化盛宴。

銅梁龍舞的8名表演者平均年齡30歲。

為了能在跨年盛典上呈現最完美的表演, 此前, 從龍具選材、道具製作、光源開發、服裝設計、音樂定制、套路編排定型到完成排練, 足足準備了一個半月。

表演隊隊長張順生是銅梁龍舞第三代的市級傳承人, 曾擔任中國國家龍舞隊教練。 看著他健步如飛、身手敏捷地表演, 很難猜出他已年屆五十。 他說:“作為一名銅梁龍舞的非遺傳承人, 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我感到非常的驕傲, ‘舞動銅梁龍, 歡樂全世界’,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 能更進一步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瞭解。 ”

亮相紐約時報廣場的銅梁龍可以說是個“縮小版”。 由於紐約時報廣場上可供表演的舞臺只有12米長、5米寬, 為了配合舞臺面積、呈現最佳視覺效果,

登臺的銅梁龍比傳統競技龍縮短了3米。

據張順生介紹, 儘管龍身縮短了, 但要在這麼狹小的舞臺上表演出精彩的銅梁龍舞並不容易。 不過, 為了表現重慶人不怕艱苦, 勇於攀登的精神, 他依然選編了競技龍舞中高難度的靠背蹬腿動作, 增強表演的觀賞性。

在這支龍舞表演隊中, 作為唯一一名女隊員, 王月顯得尤為引人注目。 她是龍珠的舞動者, 位置關鍵, 不僅要指揮全隊的節奏、速度和走向, 還要配合龍頭, 讓龍和龍珠相伴而行。 這些還不是最難的, 在“金龍沖天”動作中, 她一個人的肩上和雙臂上, 要承擔四名隊員的雙腿。 她說:“四個八拍, 20秒時間, 我必須紋絲不動, 如果我垮了, 整個動作就會徹底失敗。

為了讓世界人民看到一場與眾不同的銅梁龍舞, 不僅僅是在舞龍的技巧上有所創新, 銅梁龍本身也極盡巧思。 銅梁龍的製作工藝是非遺文化的一部分。 赴美銅梁龍出自銅梁龍紮制技藝的市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46歲的周建之手。 一般來說, 從選竹子開始, 要經歷蒸餾、脫水、制篾、紮骨、裱褙、彩繪等二十幾道工序, 完成一條龍的製作, 大約會需要7-10天的工期。 而盛典上的銅梁龍在製作過程中, 每個步驟都更加盡善盡美。 周建說:“光是龍頭我就紮了將近十天。 ”為了讓整個龍頭在夜色中更為引人注目, 龍眼和龍口中所含的珠子, 也首次安上了燈光。

另據銅梁區文化委副主任、銅梁舞龍隊教練兼隊員秦啟江介紹, 為契合新年氛圍,

進一步增加表演的觀賞性, 本次表演的龍身上加裝了專門研製的LED重力感應光源, 表演時龍身隨著表演者的力度和速度而發出耀眼的光芒。

銅梁舞龍是流傳于重慶市銅梁區境內的一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傳統民俗舞蹈藝術形式, 起于明朝, 盛於清朝, 繁榮於當代, 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 作為中國重慶代表性文化符號之一, 銅梁舞龍曾參加過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前文藝表演和上海世博會文藝演出, 還曾赴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卡達、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

針對此番亮相紐約時報廣場跨年盛典, 銅梁旅遊局長袁紅梅說:“我們希望能以此為紐約市民和全世界觀眾帶來一場來自山水之都美麗重慶的文化盛宴。 同時,讓全世界更多的人認識銅梁龍、瞭解中國文化,更深入地挖掘整合銅梁龍的非遺文化資源,使得銅梁龍呈現在世人面前的不單單是一條龍,更多的是這條龍背後所體現的精神與文化。我們希望能讓銅梁龍及其所承載的精神意義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同時,提升地區知名度,帶動旅遊發展,形成‘以龍文化鑄造品牌,以品牌帶動產業’的良性互動。”

紐約時報廣場新年倒計時暨水晶球降落慶典已經舉辦了110屆。百年來,每至辭舊迎新之時,都有逾百萬來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人彙集於此,以倒計時的方式共度不眠之夜。近年來,通過多國媒體現場直播與報導,該活動每年更是吸引了兩億多美國觀眾及超過10億全球民眾觀看,成為一項全球矚目的盛事。

(注:文章轉載自”新華絲路“)

同時,讓全世界更多的人認識銅梁龍、瞭解中國文化,更深入地挖掘整合銅梁龍的非遺文化資源,使得銅梁龍呈現在世人面前的不單單是一條龍,更多的是這條龍背後所體現的精神與文化。我們希望能讓銅梁龍及其所承載的精神意義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同時,提升地區知名度,帶動旅遊發展,形成‘以龍文化鑄造品牌,以品牌帶動產業’的良性互動。”

紐約時報廣場新年倒計時暨水晶球降落慶典已經舉辦了110屆。百年來,每至辭舊迎新之時,都有逾百萬來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人彙集於此,以倒計時的方式共度不眠之夜。近年來,通過多國媒體現場直播與報導,該活動每年更是吸引了兩億多美國觀眾及超過10億全球民眾觀看,成為一項全球矚目的盛事。

(注:文章轉載自”新華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