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2018年戊戌狗年,大家還記得120年前的戊戌變法嗎?

戊戌變法, 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 是晚清時期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宣導學習西方, 提倡科學文化, 改革政治、教育制度,

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中日甲午戰爭後, 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紛紛在各地開設租借, 搶奪資源, 使中華民族進一步覺醒, 出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愛國主義救亡高潮。 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改良派(又稱維新派)發動了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 他們幻想在不觸動封建主義經濟基礎和不推翻封建統治的前提下, 實行變法維新, 通過改良主義道路來達到參與政權和進行一些社會改革的目的, 取得日本明治維新那樣的效果, 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 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 裁撤冗官, 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

翻譯西方書籍, 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 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 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 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頑固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 光緒帝被囚, 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 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 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促進了思想解放, 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 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戊戌政變時,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大肆捕殺維新党人, 維新志士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慘遭殺害,

史稱“戊戌六君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