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個知性女人的宏村紀行①:南湖之濱,畫橋遺夢落牛肚

作者在宏村

薦讀——

為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鄉村, 作者兩年內12次翻山越嶺深入徽州腹地。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這到底藏著一個什麼樣的秘密?這到底有著一種什麼樣的情結?

在2018的第一天, “生活閱”推出開年之作《一個知性女人的巨集村紀行》系列遊記。 讓我們一起跟著美女作家卡卡的細膩筆觸, 走進“中國畫裡鄉村”的宏村, 一起走進充滿夢想、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新的一年!

歎為觀止

【題記】

宏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六縣之一)的黟縣東北部, 整個村依山伴水而建, 村後以青山為屏障, 地勢高爽, 可擋北面來風, 枕雷崗山, 面朝南湖。

宏村始建於南宋時期, 建村者有先建水系後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 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樣的靈性, 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築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裡鄉村"。

因“擴而成太乙象, 故而美曰弘村”, 清乾隆年間更名為宏村。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徽州腹地, 多次任性穿越宏村雷崗山, 慢慢兒地喜歡上了這個古老的村落。

穿行在古老村落

我感覺, 只有在徽州, 才能領略到青石板的古巷, 看到栩栩如生的各種畫風的木雕, 錯落的窗櫺、宏偉的石雕群、巍然屹立的牌坊、搖擺不定的牆頭草, 以及那斑駁的白牆, 或業已剝落, 或風塵四起, 或帶有年歲久遠的痕跡......即使闊別多年, 依然歷歷在目。

高高的馬頭牆, 與春天的薔薇花襯托在一起, 很雅致;與夏天的香荷襯托在一起, 很清麗;與秋天的木芙蓉襯托在一起,

很嬌媚;與冬天的梅花襯托在一起, 很古樸。

於是, 漸漸愛上徽州, 它是我尋找古風記憶的最佳甬道。

這裡, 開著農家土菜小館, 賣著毛豆腐, 喝著黃山毛尖, 品著徽州黃菊, 曬著火腿、晾著山芋、烘著臘鴨、薰著臘肉, 還藏著民宿客棧、古閣別院。

古閣別院

這裡, 鳥鳴啾啾、炊煙嫋嫋、情韻悠悠, 滋養而豐潤, 安然而無為。

這裡, 沒有“藏龍臥虎”的故事, 但因電影《藏龍臥虎》而漸為人知;沒有“牛郞織女”的傳說, 但因風水“老牛臥村”而神秘莫測。

這裡, 人在畫中, 畫在人中, 或因一幅畫、一個影、一邂逅, 被譽為“中國最美的畫裡鄉村”。

請,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喝口清醇的黃山毛尖, 或一杯閃亮亮、香噴噴的黃山皇菊, 抑或一杯醇香的太平猴魁——再聽我, 慢慢說來。

別有洞天

南湖之濱,畫橋遺夢落牛肚

宏村的南湖,是整個村的精髓所在。在宏村牛形村落的風水學說裡,它是村子裡的牛肚。雷崗山為牛頭、村口古樹為牛角、月沼為牛胃、水渠為牛腸、南湖為牛肚,村落民居為牛身,四橋為牛腳。

清亮的南湖,倒影著千百年的楓楊、銀杏。

春天,它舒展著新葉,楓楊結著一串串蝴蝶般的花串。

夏天,葉兒翠綠,風兒送爽,枝條在蟬鳴的伴奏聲中隨風翩翩起舞。

秋天,楓楊葉、銀杏葉次弟泛黃,在陽光下舞起一波接一波的金黃葉浪。

冬天,葉兒落了,只有暗啞的虯枝,蒼勁地伸向或灰色或藍色的蒼穹,即使看起來了無生機,依然向世人訴說著頑強的生命力量。

古樹虯紮

走過了宏村的春夏秋冬,自認為已算是半個宏村人了。但當我揣測,過去的幾百年村民是如何生活時,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淺薄。

行走在這樣一個如畫如詩的村落裡,默默地感受著這裡獨有的氣息,暗暗琢磨著這裡曾經的風風雨雨、花開花落,心想:生活在這裡,一定是很愜意吧!我不禁浮想聯翩。

春有綠葉,夏有荷花,秋有紅果,冬有雨雪。

一位長劍青衫的劍客在畫橋上走過,牽著白馬,面容清矍,衫袂飄飄,看雲,看天,看山巒,看村落,我的境象立馬詩情畫意起來。有人一定會告訴你,當年,李慕白,曾牽馬從畫橋走過。

畫橋遺夢

畫橋兩岸,蓮荷在春天裡托碧波玉盤,在夏天裡吐清香彌漫,在秋天裡擎蓮蓬豐盈,在冬天裡,即便枯敗到只剩下荷梗,殘荷依然亭亭玉立,隨風蕩漾,妙趣橫生,自成一景。

或許,這裡是徽商茶馬古道的驛站,時不時可見一隊又一隊的馬幫從畫橋走過,水倒映著山,山連接著水,人在橋中走,水在橋下流,橋在水中游。常站在南湖一側,用眼睛捕捉著這些靈動,這些美麗,油然想起卞之琳的詩來: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

走進南湖書院,瞥見“會文閣”裡的一對柱子上,正掛著這麼一幅楹聯,上聯:“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下聯:“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此時,極想吟詩一闕,卻發現胸無點墨,只能發呆,真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煙雨南湖

遠處,有流雲在飄,有輕霧在飛,有水波在蕩。

雨天,是一幅水墨畫,晴天,是一幅水彩畫。無論是晴還是雨,總之,南湖,它總是一幅畫。

它等你來描繪,來勾抹,來上色,靜靜地坐在岸邊一隅,畫水,畫水中的山,畫山下的水;畫橋,畫橋上的人,畫人下的橋;畫飽經風霜的楓楊,畫遒勁有力的虯枝,畫粉雕玉琢的大院,畫岸上的人,畫畫畫的人,畫用鏡頭捕捉美麗的你,畫在岸邊癡坐千年的我。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林卡-蝶舞的曼妙,北上廣深飄泊一族。江西出生,湖南長大,旅居黃山,客居廣深。清淡寂靜,素衣簡食,喜解讀花事,善虛度時光。做無意義之事,如種花追霞,深山采藥,無人區看美景。熱愛制花果酒,酵素,青團、花果醬。常耗費大量時光,用鍵盤、鏡頭記錄分享世間種種美好的情懷,以此為樂,以此為記。

(本文由“鄉鄉味”公號提供)

別有洞天

南湖之濱,畫橋遺夢落牛肚

宏村的南湖,是整個村的精髓所在。在宏村牛形村落的風水學說裡,它是村子裡的牛肚。雷崗山為牛頭、村口古樹為牛角、月沼為牛胃、水渠為牛腸、南湖為牛肚,村落民居為牛身,四橋為牛腳。

清亮的南湖,倒影著千百年的楓楊、銀杏。

春天,它舒展著新葉,楓楊結著一串串蝴蝶般的花串。

夏天,葉兒翠綠,風兒送爽,枝條在蟬鳴的伴奏聲中隨風翩翩起舞。

秋天,楓楊葉、銀杏葉次弟泛黃,在陽光下舞起一波接一波的金黃葉浪。

冬天,葉兒落了,只有暗啞的虯枝,蒼勁地伸向或灰色或藍色的蒼穹,即使看起來了無生機,依然向世人訴說著頑強的生命力量。

古樹虯紮

走過了宏村的春夏秋冬,自認為已算是半個宏村人了。但當我揣測,過去的幾百年村民是如何生活時,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淺薄。

行走在這樣一個如畫如詩的村落裡,默默地感受著這裡獨有的氣息,暗暗琢磨著這裡曾經的風風雨雨、花開花落,心想:生活在這裡,一定是很愜意吧!我不禁浮想聯翩。

春有綠葉,夏有荷花,秋有紅果,冬有雨雪。

一位長劍青衫的劍客在畫橋上走過,牽著白馬,面容清矍,衫袂飄飄,看雲,看天,看山巒,看村落,我的境象立馬詩情畫意起來。有人一定會告訴你,當年,李慕白,曾牽馬從畫橋走過。

畫橋遺夢

畫橋兩岸,蓮荷在春天裡托碧波玉盤,在夏天裡吐清香彌漫,在秋天裡擎蓮蓬豐盈,在冬天裡,即便枯敗到只剩下荷梗,殘荷依然亭亭玉立,隨風蕩漾,妙趣橫生,自成一景。

或許,這裡是徽商茶馬古道的驛站,時不時可見一隊又一隊的馬幫從畫橋走過,水倒映著山,山連接著水,人在橋中走,水在橋下流,橋在水中游。常站在南湖一側,用眼睛捕捉著這些靈動,這些美麗,油然想起卞之琳的詩來: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

走進南湖書院,瞥見“會文閣”裡的一對柱子上,正掛著這麼一幅楹聯,上聯:“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下聯:“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此時,極想吟詩一闕,卻發現胸無點墨,只能發呆,真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煙雨南湖

遠處,有流雲在飄,有輕霧在飛,有水波在蕩。

雨天,是一幅水墨畫,晴天,是一幅水彩畫。無論是晴還是雨,總之,南湖,它總是一幅畫。

它等你來描繪,來勾抹,來上色,靜靜地坐在岸邊一隅,畫水,畫水中的山,畫山下的水;畫橋,畫橋上的人,畫人下的橋;畫飽經風霜的楓楊,畫遒勁有力的虯枝,畫粉雕玉琢的大院,畫岸上的人,畫畫畫的人,畫用鏡頭捕捉美麗的你,畫在岸邊癡坐千年的我。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林卡-蝶舞的曼妙,北上廣深飄泊一族。江西出生,湖南長大,旅居黃山,客居廣深。清淡寂靜,素衣簡食,喜解讀花事,善虛度時光。做無意義之事,如種花追霞,深山采藥,無人區看美景。熱愛制花果酒,酵素,青團、花果醬。常耗費大量時光,用鍵盤、鏡頭記錄分享世間種種美好的情懷,以此為樂,以此為記。

(本文由“鄉鄉味”公號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