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H170老主機板用上八代i3?看看實際性能怎麼樣~

Intel今年推出的8代Core系列處理器可謂是幾年以來Intel擠得最大的一管牙膏, i3升級到了四核心之後性價比大幅上升, 然而先期上市的主機板卻只有Z370, 老晶片組的主機板理論上又是不能用上新U的, 這就使得其性價比優勢大幅縮水。

於是我們找來了上上代的H170主機板, 打算看看H170能不能用些小手段成功點亮i3 8100。

測試平臺:

CPU:i3-8100

主機板:華擎H170 PRO4/HYPER

記憶體:影馳 OC LAB DDR4-4133 8G*2

顯卡:AMD VEGA 64

電源:振華2000W

平臺照如下:

驗明正身:

其實我們的思路非常簡單, 就是通過修改BIOS, 加入微碼, 使H170主機板可以識別i3 8100這顆新CPU, 這樣也就自然可以支援了。

值得一提的是, 因為這代處理器當中, i3算是比較特別的, 它更大程度上屬於一顆“馬甲U”, 基本上和六、七代酷睿是完全相同的, 這就是為什麼只有i3才可以有使用新主機板可能的原因。

而高端一些的i5、i7則有所不同, 它們的針腳定義與先前產品是有所區別的, 因此需要硬體支援才能點亮。

由於篇幅原因, 詳細破解過程我們明天再發出來, 我們先來看看修改之後的測試結果吧~

▌CPU-Z

▌CPU-Z跑分

單核效能相當不錯~

▌AIDA64記憶體與緩存測試

受限較低的記憶體頻率, 所以記憶體頻寬中規中矩。

▌魯大師

由於筆者日常測試平臺所採用的900P魯大師無法正確識別。 所以筆者只能把CPU+主機板托朋友做一個很多人關心的魯(娛樂)大師測試。

魯大師跑分,CPU效能基本可以和售價高達千元的i5 7500相媲美

▌Cinebench R15跑分

R15的測試成績也完全可以與千元左右的i5 7500媲美,這管牙膏,妙啊~

最後我們進行了Prime95穩定性測試,並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透露一下,對於華擎這塊主機板來說,即使是使用核顯也是沒問題的哦~妖板的大名豈是白叫的?

通過破解,H170作為一款兩年前推出的晶片組,也是可以完美支援i3 8100的。其實八代酷睿本身的核心架構和六、七代酷睿並沒有什麼區別,同頻性能也是完全一樣,然而Ryzen推出之後,八代i3升級為以前i5標配的4核4執行緒,性價比因此大幅度提升,在B360、H310之類真正具有性價比的主機板推出之前,不妨來試試這種騷操作來獲得真正的性價比吧~

詳細的破解教程我們會在明天放出哦~操作步驟比較多,但其實並不算困難,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去我們的B站主頁去複習一下E5 v3打雞血的教程,有相當多的部分其實是相通的~

我們明年見!

戳圖片傳送至往期精彩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戳閱讀原文傳送至E5 v3打雞血教程視頻

所以筆者只能把CPU+主機板托朋友做一個很多人關心的魯(娛樂)大師測試。

魯大師跑分,CPU效能基本可以和售價高達千元的i5 7500相媲美

▌Cinebench R15跑分

R15的測試成績也完全可以與千元左右的i5 7500媲美,這管牙膏,妙啊~

最後我們進行了Prime95穩定性測試,並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透露一下,對於華擎這塊主機板來說,即使是使用核顯也是沒問題的哦~妖板的大名豈是白叫的?

通過破解,H170作為一款兩年前推出的晶片組,也是可以完美支援i3 8100的。其實八代酷睿本身的核心架構和六、七代酷睿並沒有什麼區別,同頻性能也是完全一樣,然而Ryzen推出之後,八代i3升級為以前i5標配的4核4執行緒,性價比因此大幅度提升,在B360、H310之類真正具有性價比的主機板推出之前,不妨來試試這種騷操作來獲得真正的性價比吧~

詳細的破解教程我們會在明天放出哦~操作步驟比較多,但其實並不算困難,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去我們的B站主頁去複習一下E5 v3打雞血的教程,有相當多的部分其實是相通的~

我們明年見!

戳圖片傳送至往期精彩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戳閱讀原文傳送至E5 v3打雞血教程視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