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東方紅”衛星的成功,讓外國難以相信

1965年的11月, 在北京有一場為期42天的頭腦風暴, 這場頭腦風暴的主題不是別的, 討論的內容是關於東方紅衛星的各個方面的規格, 各個領域的專家討論了衛星的重量、尺寸、軌道高度等問題, 東方紅衛星做成72面的形狀也是在這次頭腦風暴中決定的。

其實, 有人曾經提出建議, 想要將東方紅一號做成五星紅旗上的星星的形狀, 但是後來被否決了, 因為72面的球體每一面都可以反光, 而且太陽能電池板也容易使用, 在監測資料、觀察等方面都非常的方便。

當時不僅僅是科技落後, 物資也很匱乏, 當時幾乎沒有條件做出這顆衛星, 當時外國同行參觀了中國東方紅衛星的生產車間, 發現裡面的設備機器的簡陋, 畢竟衛星需要機器精密的零部件, 比如說衛星中間的結構框, 這是支援衛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生產起來要求極其嚴格, 但是中國的廠房連相應的淨化設備都沒有。

艱苦的環境越是容易提高大家的衝勁, 為了製造合適的結構框, 技術人員和工人都在不斷的摸索,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 東方紅的各個零部件總算生產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做性能測試, 畢竟太空環境及其複雜, 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衛星運行受損,

為了保證衛星上天之後能夠正常工作, 工作人員便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試驗, 低溫實驗、離心力試驗、振動試驗等都不能少, 為了保證試驗的不間斷進行, 工作人員一次等候十天是常有的事情。

為了保證衛星和地面聯繫的正常,

需要進行合適的軌道計算, 當時由於電腦不多, 於是工作人員只能用比較落後的飛魚牌手搖電腦進行計算, 為了趕上計算速度, 工作人員只能一天三班倒, 有的時候任務太過於緊急, 於是工作人員把算盤都拿出來了, 當時的軌道計算都花了一年的時間。

就是用這種“土方法”和“笨方法”, 東方紅一號逐漸建造完成, 1970年, 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了蘇、美、法、日之後的世界上能夠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第五個國家。

誰能想到, 在物質資源以及技術裝備如此落後的狀態下, 工作人員用自己的熱情以及那些讓人難以想到的土方法和笨方法製造出了衛星, 這讓外國人難以相信, 以至於中國發射衛星成功後, 有不少國家都難以相信, 覺得中國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