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剛剛好的《超強音浪》:不想負韶華

“流行音樂不是很多人想像的所謂的快速消費品, 而是一個歌者和所有聽他歌的人的心情記錄和生命分享”。

——《超強音浪》主持人林海

2017年最後幾天, 微信朋友圈裡都在曬18歲的自己。

翻看著流水一樣的朋友圈, 我們常常感歎自己這一年又很平庸, 面對時光韶華有一種無力之感。 然而, 也許在你的遺憾、失落、自責之外, 真正的你, 在外人眼中已經足夠優秀。

說回電視節目, 山東衛視《超強音浪》不正像那個時光面前的你嗎?

上線之初——不被看好

不如富二代——財大氣粗

不惡俗不做秀——找尋初心

不拋棄不放棄——倔強前行

自己看到了很多不足, 而觀眾, 卻已在時光裡甘之如飴。

經過一年時間的打造, 上檔於2017年1月1日的《超強音浪》, 經過2017年共計52周節目內容與上百名音樂明星的資源積累, 為山東衛視帶來多方面的利好:一方面, 它成為一個音樂垂直領域的吸附入口, 説明山東衛視在音樂領域迅速沉澱資源, 為2018年的大佈局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 它成為一個具有品牌吸附力的通告平臺, 為山東衛視的大劇行銷提供了視窗。 《超強音浪》一年之內, 已經成長為對節目、平臺雙贏的IP。

對準音樂遊戲, 發力周播, 組建主持天團,

這樣的《超強音浪》很逆潮流。 然而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原因為何?

本文認為, 《超強音浪》的成功因素可以歸因為兩點:第一, 向明星擊破“心理防線”;第二, 向粉絲輸出“情懷娛樂”。

向明星擊破“心理防線”

看過《超強音浪》的朋友應該會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明星在這檔節目中所呈現的狀態似乎是與眾不同的。 不浮華, 不浮誇, 還原到一個明星身為歌手最純粹、最樸實、最簡單的真實人性。

你會看到從來樂呵的金志文在這個舞臺上情難自抑地失聲痛哭

你會看到從來冷豔的黃齡在這個舞臺上動情地掩面而泣

你會看到略顯尷尬的楊宗緯在這個舞臺上笑得如天真的孩子

你會看到早閱盡滄海的張信哲在這個舞臺上仍感動依舊

你會看到無論從選秀舞臺上走出來的當紅小生魏晨或者一向以“有態度、真性情”之稱的信, 甚至國內音樂殿堂級歌手齊秦, 以及幾乎每一個在這個舞臺上亮相的明星, 都在這檔節目中真情流露。

那麼, 是怎樣的因素得以讓這些明星都卸下了心理防線?

我認為, 這是與這個節目的模式設計與匠心執行密切相關的。

首先, 是音樂提供的“舒適區”。

《超強音浪》的訴求與定位很明確, 就是邀請專精于音樂的明星。 這裡沒有競技, 沒有撕逼, 沒有講段子, 沒有需要綜藝感, 就是一個讓歌手們舒舒服服地唱著自己代表作的純粹的節目。

因此,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一個在心理上讓他們感到安全、舒適、自在的節目。他們既可以展示與發揮自己的所長與所愛,又可以避免與排除了自己的顧忌與擔憂。所以,這個節目才能在2017一年之內廣結了上百位名人的善緣,或許在這個音樂類節目日趨激烈的檔口,這樣的舒適反而是難得的。

其次,是遊戲提供的“卸防帶”。

遊戲,大概是最能讓一個飽經閱歷的成年人迅速地找回童心未泯的孩童狀的方式。於是,《最強音浪》在明星的開場曲之後,迅速就進入了遊戲環節,就是要在第一步讓明星舒適之後,第二步緊接著讓明星打開心防,回歸到一個天真的、開放的、歡樂的赤子之狀。

你會看到陳潔儀在玩過爆炸KTV後,一改新加坡國寶級歌手的距離感,變得就像鄰家大姐姐一般笑顏如花;你會看到容祖兒在挑戰過《護花使者》後,瞬間便把她粗線條、真性情的小女孩兒的一面暴露無遺;你會看到於曉光在玩過打地鼠後,更是讓他陽光大男孩那一面的真實展露人前。

最後,是家庭感提供的“感動潮”。

這個“家庭感”的創造,是來源於三方面的。

首先,是《超強音浪》的主持群。由林海、黃齡、阿速、美琪、虎虎、東東組成的這個“音浪小分隊”,各有各的個性,各有各的才藝,組成了一個非常有 “家庭感”的主持群。而每期明星融入其中之時,則像進入了一個熱鬧的、有愛的、歡快的大家庭,讓明星得以有放下心理防線的第一重氛圍。

其次,是《超強音浪》的觀眾群。為了讓明星有最舒適的錄製氛圍,在《超強音浪》裡的觀眾群邀請的是本期明星的忠實歌迷。因此,對於歌手而言,這是一個有氣場,有溫度,有支援的主場,他們在演唱、在遊戲、在言談中,不僅僅是在鏡頭前的表演,也在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型“歌友會”“粉絲見面會”,而對於歌手而言,粉絲便是他們事業上的“親人”。

再次,是在《超強音浪》邀請的“驚喜嘉賓”。每一期節目,都會邀請歌手真實生活中舉足輕重的“驚喜嘉賓”,於是,在這個舞臺上,你會看到“友情故事”,比如巫啟賢與李慧珍,多年的相濡以沫,多年的相互支撐,彼此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兄妹之情;你會看到“親情故事”,比如金志文與他的母親,母親日益年邁、記憶衰退,總在擔心有一天,母親連他都會遺忘,然而,母親永遠不忘的是兒子喜歡的味道;你會看到“愛情故事”,比如黃國倫與寇乃馨,她不求他高、他帥、他有才、他有業,她只求他開心,願他滿意,能夠寬恕自己的不完美,成全兩人的美好時光。

正是讓明星置身于這個在舞臺上有家人般的主持群,在舞臺下有家人般的粉絲群,在節目中還會出現現實生活中的真正的家人親友,讓明星們完全地包裹在一個如家一般的場域內,於是才有了他們最打開心防,回歸本我的呈現。

而通過以上的所有設置、所有執行突破了明星的心理防線的正回饋在於:

第一, 對於單期錄製而言,明星會有非常自然、非常理想的錄製效果,由於每期節目中歌手會表演多首曲目,你若細心甚至可以體察到不少歌手在越靠後的演唱會有越有味道的呈現;

第二, 對於長線合作而言,正是通過單期節目帶來的非常正面的合作效果,也讓明星與節目組、與平臺方得以建立更加長遠的合作可能,我相信這便是2018年《超強音浪》可以進行模式升級的一個基礎。

向粉絲輸出“情懷娛樂”

節目中,主持人林海有一句話特別打動我:“我們就是想告訴大家,流行音樂不是很多人想像的所謂的快速消費品,流行音樂是一個歌者和所有聽他歌的人的心情記錄和生命分享”。

你會看到,《超強音浪》的確是一個極其有情懷的娛樂節目。他們選擇了許多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人物,例如鄭伊健、張信哲、信、齊秦、趙傳、小剛,他們選取了許多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歌曲,例如《暗香》《涼涼》《越過山丘》《黃昏》,當歌手、歌曲、歌迷齊聚一堂,你的確會因為每一個經典歌手、每一首經典歌曲,而穿梭在時代記憶中尋找曾經的心情記錄,而因為有類似的生命分享產生彼此共鳴。

在這個舞臺上,你看到了太多粉絲因為喜愛的明星,於是追隨著學習到了優秀的生活習慣,比如楊宗緯的健身之於粉絲的影響;於是在生命的困頓之時在音樂中尋找到了奮鬥的勇氣,比如吉克俊逸的《帶我到山頂》之於美琪的影響。

這個有情懷的綜藝節目,復活了流行音樂之于社會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個快速更迭的娛樂產品,它既是一段時代記憶,它亦是一段情感締結,它既可能給一個平凡人以困頓中、孤單中、落寞中的勇氣,它亦可能給一個社會最簡單、最動人、最走心的夢想。

也正是因為對於流行音樂文化的理解與尊重,《超強音浪》才能做出了擊中各個明星背後粉絲群的“情懷綜藝”。

結 語

相對於其他的綜N代IP,《超強音浪》沒有大肆炒作,沒有八卦緋聞,沒有豪華的單期陣容,收視率、話題度卻不俗。靠的,就是“剛剛好”的分寸把握。

一如那個在招商會上“要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一部分”的山東衛視。傲然而獨立,孤獨而美好。

哦,對了。《超強音浪》2018還會升級,以“走進為形——讓品牌走進全國各大城市”“音樂為勢——音樂之力,聚萬人之勢”“互動為媒——品牌明星粉絲零距離”“品推為核——讓勢能為品牌助力”,落地全國各大城市進行“音樂嘉年華”。

因此,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一個在心理上讓他們感到安全、舒適、自在的節目。他們既可以展示與發揮自己的所長與所愛,又可以避免與排除了自己的顧忌與擔憂。所以,這個節目才能在2017一年之內廣結了上百位名人的善緣,或許在這個音樂類節目日趨激烈的檔口,這樣的舒適反而是難得的。

其次,是遊戲提供的“卸防帶”。

遊戲,大概是最能讓一個飽經閱歷的成年人迅速地找回童心未泯的孩童狀的方式。於是,《最強音浪》在明星的開場曲之後,迅速就進入了遊戲環節,就是要在第一步讓明星舒適之後,第二步緊接著讓明星打開心防,回歸到一個天真的、開放的、歡樂的赤子之狀。

你會看到陳潔儀在玩過爆炸KTV後,一改新加坡國寶級歌手的距離感,變得就像鄰家大姐姐一般笑顏如花;你會看到容祖兒在挑戰過《護花使者》後,瞬間便把她粗線條、真性情的小女孩兒的一面暴露無遺;你會看到於曉光在玩過打地鼠後,更是讓他陽光大男孩那一面的真實展露人前。

最後,是家庭感提供的“感動潮”。

這個“家庭感”的創造,是來源於三方面的。

首先,是《超強音浪》的主持群。由林海、黃齡、阿速、美琪、虎虎、東東組成的這個“音浪小分隊”,各有各的個性,各有各的才藝,組成了一個非常有 “家庭感”的主持群。而每期明星融入其中之時,則像進入了一個熱鬧的、有愛的、歡快的大家庭,讓明星得以有放下心理防線的第一重氛圍。

其次,是《超強音浪》的觀眾群。為了讓明星有最舒適的錄製氛圍,在《超強音浪》裡的觀眾群邀請的是本期明星的忠實歌迷。因此,對於歌手而言,這是一個有氣場,有溫度,有支援的主場,他們在演唱、在遊戲、在言談中,不僅僅是在鏡頭前的表演,也在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型“歌友會”“粉絲見面會”,而對於歌手而言,粉絲便是他們事業上的“親人”。

再次,是在《超強音浪》邀請的“驚喜嘉賓”。每一期節目,都會邀請歌手真實生活中舉足輕重的“驚喜嘉賓”,於是,在這個舞臺上,你會看到“友情故事”,比如巫啟賢與李慧珍,多年的相濡以沫,多年的相互支撐,彼此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兄妹之情;你會看到“親情故事”,比如金志文與他的母親,母親日益年邁、記憶衰退,總在擔心有一天,母親連他都會遺忘,然而,母親永遠不忘的是兒子喜歡的味道;你會看到“愛情故事”,比如黃國倫與寇乃馨,她不求他高、他帥、他有才、他有業,她只求他開心,願他滿意,能夠寬恕自己的不完美,成全兩人的美好時光。

正是讓明星置身于這個在舞臺上有家人般的主持群,在舞臺下有家人般的粉絲群,在節目中還會出現現實生活中的真正的家人親友,讓明星們完全地包裹在一個如家一般的場域內,於是才有了他們最打開心防,回歸本我的呈現。

而通過以上的所有設置、所有執行突破了明星的心理防線的正回饋在於:

第一, 對於單期錄製而言,明星會有非常自然、非常理想的錄製效果,由於每期節目中歌手會表演多首曲目,你若細心甚至可以體察到不少歌手在越靠後的演唱會有越有味道的呈現;

第二, 對於長線合作而言,正是通過單期節目帶來的非常正面的合作效果,也讓明星與節目組、與平臺方得以建立更加長遠的合作可能,我相信這便是2018年《超強音浪》可以進行模式升級的一個基礎。

向粉絲輸出“情懷娛樂”

節目中,主持人林海有一句話特別打動我:“我們就是想告訴大家,流行音樂不是很多人想像的所謂的快速消費品,流行音樂是一個歌者和所有聽他歌的人的心情記錄和生命分享”。

你會看到,《超強音浪》的確是一個極其有情懷的娛樂節目。他們選擇了許多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人物,例如鄭伊健、張信哲、信、齊秦、趙傳、小剛,他們選取了許多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歌曲,例如《暗香》《涼涼》《越過山丘》《黃昏》,當歌手、歌曲、歌迷齊聚一堂,你的確會因為每一個經典歌手、每一首經典歌曲,而穿梭在時代記憶中尋找曾經的心情記錄,而因為有類似的生命分享產生彼此共鳴。

在這個舞臺上,你看到了太多粉絲因為喜愛的明星,於是追隨著學習到了優秀的生活習慣,比如楊宗緯的健身之於粉絲的影響;於是在生命的困頓之時在音樂中尋找到了奮鬥的勇氣,比如吉克俊逸的《帶我到山頂》之於美琪的影響。

這個有情懷的綜藝節目,復活了流行音樂之于社會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個快速更迭的娛樂產品,它既是一段時代記憶,它亦是一段情感締結,它既可能給一個平凡人以困頓中、孤單中、落寞中的勇氣,它亦可能給一個社會最簡單、最動人、最走心的夢想。

也正是因為對於流行音樂文化的理解與尊重,《超強音浪》才能做出了擊中各個明星背後粉絲群的“情懷綜藝”。

結 語

相對於其他的綜N代IP,《超強音浪》沒有大肆炒作,沒有八卦緋聞,沒有豪華的單期陣容,收視率、話題度卻不俗。靠的,就是“剛剛好”的分寸把握。

一如那個在招商會上“要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一部分”的山東衛視。傲然而獨立,孤獨而美好。

哦,對了。《超強音浪》2018還會升級,以“走進為形——讓品牌走進全國各大城市”“音樂為勢——音樂之力,聚萬人之勢”“互動為媒——品牌明星粉絲零距離”“品推為核——讓勢能為品牌助力”,落地全國各大城市進行“音樂嘉年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