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七大領域亮出混改成績 體制機制障礙尚待突破

2017年是國有企業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的一年, 混合所有制改革被看做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十九大報告強調,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為我國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早在3月份, 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點領域, 即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而這一年, 相關領域也是砥礪前行, 收穫頗豐。

重點領域優先推進

細數各大領域, 混改大戲愈演愈烈。

聯通的混改方案被認為是壟斷領域的混改探索邁上了新臺階。 通信領域過去是壟斷領域, 本來是難以進入的, 而聯通推出的混改方案中國有股比例大幅下降, 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63.7%降低到36.7%, 引進各類民資股權比例、資金量之大,

均超過市場預期。

東航物流的混改被稱作是第一個完成央企混改的試點。 混改後, 東航集團放棄持有絕對控股權, 僅持有股比45%, 另外55%分散在聯想控股、綠地集團、普洛斯、德邦物流和東航物流核心員工持股層, 尤其是核心員工持股比例達10%。

電力領域, 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合併重組成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成為我國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央企重組, 分析稱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 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

石油人也在不斷向國企混改大潮靠近。 據瞭解, 11月7日, 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正式組建, 據相關人士透露, 該公司確立了重組、改制、上市“三步走”發展路徑, 申請納入國家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

此外, 軍工企業的混改風也刮得很猛。 1月初,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開啟混改大幕。 兵工集團在其發佈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關於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指導意見(試行)》中提出26條意見。

多位專家表示, 軍工混改是混改七大重點領域最有市場空間的方向, 堪稱“王冠上的明珠”。 長江證券則認為, 軍工領域已成混改的主戰場。

除此, 中鐵總、中糧、中金珠寶等混改均蓄勢待發。 在頂層設計不變的路線之下, 混改概念深入人心。

“今年以來, 以聯通和東航的混改試點為標誌,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隨著第三批混改試點31家企業的確定, 我國已推出三批50家混改試點, 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交通、民航和軍工等重點領域。

總體來看, 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分層分類的國企混改格局已形成, 混改正在向縱深化推進。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表示。

對於混改來說, 成績即是最好的證明。

國資委發佈資料顯示, 1-10月份, 全國國資監管系統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6萬億元, 同比增長16.3%, 利潤總額22828.4億元, 同比增長23.7%, 其中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2萬億元, 同比增長15%, 利潤總額12086.9億元, 同比增長18.1%。

在知名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家郭凡禮看來:2017年試點企業混改主要取得了三個明顯成效。 首先是投資實力明顯增強, 國有企業集團經過混改, 獲得了大量非國有資本投入;其次是財務杠杆率明顯降低, 以東航物流為例, 其負債率從混改前的87.86%降到75%左右;最後是經營狀況明顯改善, 混改通過優化股權結構, 完善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功能, 推動企業突出主業、提高效率, 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據介紹, 前兩批19家試點企業中超過1/3已基本完成引入投資者、設立新公司、重構公司治理機制、建立內部激勵機制等工作。

另外,部分試點改革力度大的企業獲得了積極的市場反響。例如,東航物流混改今年6月正式落地。東航董事長劉紹勇透露,在尋找外部投資者期間,很多社會資本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最終的股東選擇主要基於價值觀、產業鏈資源、股權結構等多方面進行考量。

明年混改將再提速

隨著第三批國企混改試點名單的確定,混改進程有望再提速。除了民資可以參與國企改制重組,還鼓勵國有資本以多種方式入股非國有企業、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機制,也是近期釋放的重要信號。

國資專家表示,“地方國企進入第三批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名單,這表明混合所有制的試點將由央企向數萬地方國企擴圍,混改的重心下移很明顯,由央企為重點向地方國企‘唱大戲、擔主角’轉變。”

十九大後國有企業混改勢必有更大突破,混改的領域會不斷拓寬,而且會將落腳點放在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上,這也進一步提升了混改的重要性。

關於如何推進混改,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撰寫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一文中提到,鼓勵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非國有資本投資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鼓勵國有資本以多種方式入股非國有企業,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機制。

上述專家表示,混合所有制有多種形式,由公有到民營去,由民營到公有來,包括上市。此次混改最大看點就是社會資本對於國企的投資,類似聯通、東航的混改。“下一步,應重視國有資本入股非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對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強的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類似葛洲壩、晉煤等。葛洲壩集團在前幾年參股30多家環保類民企,使得環保產業快速上升為主要產業。”

肖亞慶強調,積極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混改,有效探索重點領域混改,在引導子公司層面改革的同時探索在集團公司層面推進混改。

在“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企改革的導向下,地方國資基金戰隊也在加速擴容。

今年11月,山西省成立了首只國企發起、市場化運作的國企混改100億基金,四川、上海、河南等地也紛紛成立國企改革基金,投資動作頻頻,重點支援國企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去產能、兼併重組、混改等。據山西省國資委透露,近期汾酒集團整體混改框架方案已獲批,正在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建投集團混改方案進入論證階段,同步向全國尋找戰略投資人。同時,同煤集團所屬朔州煤電懷仁宏騰陶瓷建材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獲批。

仍有難題待解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要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國有企業儘快轉換經營機制。

但是任何改革絕非一片坦途,在如火如荼的混改試點大潮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從混改來看,當前央企已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的工作,但現代企業制度還未確立,公司治理結構也有待優化。”吳琦說道。

郭凡禮也提出了目前混改存在四個亟待破解的問題。

“首先是清產核資與資產確權問題,國企混改前必須做好清產核資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其次是國資管理體制滯後,現有法律法規限制了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再次是企業管理問題,混改後企業股權多元化,法人治理結構提升緩慢,經營機制轉變乏力;最後是企業公益機構剝離與移交問題,國企混改需要剝離公益功能機構,處理不當易對混改項目的推進造成較大負面影響。”郭凡禮說道。

客觀的難題還有集團層面的混改難度較大。由於集團公司旗下企業資產品質不一,一些資產品質較差,因此很難引入非國有資本從而實現混改,必須要對品質較差的資產做適當剝離。

上述專家表示,在操作上可以採取引入非國有產權進行混改與資產剝離同時進行。由於一些集團資產規模較大,業務又較繁雜,可以基於明確主業的原則,對其進行拆分進而改革成兩家或更多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另外,也有專家表示,很多企業有較強的混改願望,但是受制於體制機制障礙,顯得當前混改成效並不顯著。

“毫無疑問,國企混改對於民企、國企和政府都是個挑戰。首先,政府和國企需要拿出誠意,真正按市場規則來辦事,給出錢參與的民企股份、給回報分享、給與股份相應的話語權。其次,需要對民企的利益提供制度保障,從法律、法規、政策等多個方面來保障民企的利益。第三,這是政府、國企和民企合力進行的一項改革,能否以此趟出一條改革的路子,合力構建出一種新的模式,對社會主義的中國將會有特別的意義。因此,需要高層對改革有堅決的政治支持。”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賀軍如是認為。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項重大的產權制度改革,混改在過去取得了若干歷史性成就,但當前仍然面臨著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要保證改革成功,尤其需要政府和國企下定決心,拿出誠意,從政治、法律、制度和市場化各個角度來提供環境,增大國企混改成功的可能性。

(本文綜合自中國產經新聞、經濟參考報。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另外,部分試點改革力度大的企業獲得了積極的市場反響。例如,東航物流混改今年6月正式落地。東航董事長劉紹勇透露,在尋找外部投資者期間,很多社會資本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最終的股東選擇主要基於價值觀、產業鏈資源、股權結構等多方面進行考量。

明年混改將再提速

隨著第三批國企混改試點名單的確定,混改進程有望再提速。除了民資可以參與國企改制重組,還鼓勵國有資本以多種方式入股非國有企業、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機制,也是近期釋放的重要信號。

國資專家表示,“地方國企進入第三批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名單,這表明混合所有制的試點將由央企向數萬地方國企擴圍,混改的重心下移很明顯,由央企為重點向地方國企‘唱大戲、擔主角’轉變。”

十九大後國有企業混改勢必有更大突破,混改的領域會不斷拓寬,而且會將落腳點放在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上,這也進一步提升了混改的重要性。

關於如何推進混改,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撰寫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一文中提到,鼓勵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非國有資本投資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鼓勵國有資本以多種方式入股非國有企業,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機制。

上述專家表示,混合所有制有多種形式,由公有到民營去,由民營到公有來,包括上市。此次混改最大看點就是社會資本對於國企的投資,類似聯通、東航的混改。“下一步,應重視國有資本入股非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對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強的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類似葛洲壩、晉煤等。葛洲壩集團在前幾年參股30多家環保類民企,使得環保產業快速上升為主要產業。”

肖亞慶強調,積極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混改,有效探索重點領域混改,在引導子公司層面改革的同時探索在集團公司層面推進混改。

在“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企改革的導向下,地方國資基金戰隊也在加速擴容。

今年11月,山西省成立了首只國企發起、市場化運作的國企混改100億基金,四川、上海、河南等地也紛紛成立國企改革基金,投資動作頻頻,重點支援國企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去產能、兼併重組、混改等。據山西省國資委透露,近期汾酒集團整體混改框架方案已獲批,正在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建投集團混改方案進入論證階段,同步向全國尋找戰略投資人。同時,同煤集團所屬朔州煤電懷仁宏騰陶瓷建材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獲批。

仍有難題待解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要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國有企業儘快轉換經營機制。

但是任何改革絕非一片坦途,在如火如荼的混改試點大潮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從混改來看,當前央企已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的工作,但現代企業制度還未確立,公司治理結構也有待優化。”吳琦說道。

郭凡禮也提出了目前混改存在四個亟待破解的問題。

“首先是清產核資與資產確權問題,國企混改前必須做好清產核資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其次是國資管理體制滯後,現有法律法規限制了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再次是企業管理問題,混改後企業股權多元化,法人治理結構提升緩慢,經營機制轉變乏力;最後是企業公益機構剝離與移交問題,國企混改需要剝離公益功能機構,處理不當易對混改項目的推進造成較大負面影響。”郭凡禮說道。

客觀的難題還有集團層面的混改難度較大。由於集團公司旗下企業資產品質不一,一些資產品質較差,因此很難引入非國有資本從而實現混改,必須要對品質較差的資產做適當剝離。

上述專家表示,在操作上可以採取引入非國有產權進行混改與資產剝離同時進行。由於一些集團資產規模較大,業務又較繁雜,可以基於明確主業的原則,對其進行拆分進而改革成兩家或更多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另外,也有專家表示,很多企業有較強的混改願望,但是受制於體制機制障礙,顯得當前混改成效並不顯著。

“毫無疑問,國企混改對於民企、國企和政府都是個挑戰。首先,政府和國企需要拿出誠意,真正按市場規則來辦事,給出錢參與的民企股份、給回報分享、給與股份相應的話語權。其次,需要對民企的利益提供制度保障,從法律、法規、政策等多個方面來保障民企的利益。第三,這是政府、國企和民企合力進行的一項改革,能否以此趟出一條改革的路子,合力構建出一種新的模式,對社會主義的中國將會有特別的意義。因此,需要高層對改革有堅決的政治支持。”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賀軍如是認為。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項重大的產權制度改革,混改在過去取得了若干歷史性成就,但當前仍然面臨著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要保證改革成功,尤其需要政府和國企下定決心,拿出誠意,從政治、法律、制度和市場化各個角度來提供環境,增大國企混改成功的可能性。

(本文綜合自中國產經新聞、經濟參考報。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