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臺灣作家龍應台評價於丹的演講:害我差點暈倒在地……

世界華人文學研討會”是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召開, 舉辦單位暨南大學還是挺重視挺熱情的, 兩天的會議最重的戲是開幕式後請於丹做主題演講, 她談中國文化。

這是我第一次聽於丹演講, 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於丹的想法。 以前沒有看過她的任何文字, 但我並不反感她, 一個教授能夠弄得全國皆知, 一定有其特長, 這是任何多元社會都允許並鼓勵的。

即便她講的有不符合學術甚至錯誤的地方, 你也去講, 去糾正過來就行了, 沒有必要對她太過學術、太過刻薄。 這是我以前對她的基本看法。 那次, 她演講起來如滔滔長江之水, 唐詩宋詞信口道來, 旁徵博引, 這一講, 就是將近兩個小時。 也徹底破壞了我對她的看法。

難倒沒人聽出來於丹是在瞎胡扯?

我聽了不到五十句就開始感到不安, 並且這不安越來越嚴重。 於丹的演講如果針對中小學生, 單單尋求娛樂的電視觀眾,

或者一些發了點財的中小企業主與暴發戶, 應該還是一篇能自圓其說的東西。

可是, 她這次是對來自世界33個國家的300位華文作家講“中國文化”。 其中有些會好幾門語言, 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的都有幾十個, 不乏專家教授。 在於丹演講的過程中, 我觀察周圍的華人華僑, 看到他們大多面無表情, 我不禁感到有點迷惑, 難道他們沒有聽出來於丹是在瞎胡扯?

于丹為了突出中國文化優越而對西方文化與宗教的不以為然, 把中國的倫理抬出來同西方的宗教抗衡(好像西方就沒有倫理似的), 還有她洋洋自得地宣稱自己就是看武俠小說長大, 武俠裡就有豐富的中國文化, 並以武林高手練到最高境界可以以氣當劍、殺人於無形來說明中國文化之高深,

讓我聽著都覺得臉紅。

為了教育她碰到的一個不懂得高深中國文化的外國人, 她用大段講述一個禪的故事。 她說, 古代一位混混買了三匹八吊錢一匹的布, 付款時聲稱“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 這位混混竟然以頸上人頭作擔保說自己是對的, 只肯付二十三吊錢。 一位小和尚打抱不平, 說如果“三八二十三”是對的, 他願意輸掉頭上的帽子。 眾人相持不下, 於是來到小和尚的師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處, 請他作主。

沒想到, 老和尚沉思了一會, 竟然說“三八就是二十三”, 小混混是對的。 小混混不但用二十三吊錢拿走了三匹布, 還得了小和尚的一頂帽子, 高興而去。

老和尚卻因此受到鎮上眾人的鄙視與驅逐。 小和尚一路上都憤憤不平, 最後還是忍不住質問老和尚為何說“三八二十三”。 老和尚說, 你說那小混混的頭重要, 還是你頭上的帽子重要?他用頭來和你的帽子打賭, 我能說“三八二十四”嗎?

小和尚明白過來, 我們大概也都能夠理解那位宅心仁厚、救人一命的老和尚。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禪機”故事, 加上於丹講得聲情並茂, 成為整場演講中的亮點。 可亮點幾乎馬上變成污點, 因為於丹說當時他對外國人講這個故事的目的, 是要告訴外國人關於中國文化的高深之處:外國人弄不懂中國文化, 說我們不講原則, 是人情社會……但這故事就說明了我們中國文化的高深和美妙之處,

我們的中國文化有時就可以是“三八二十三”, 而不是“三八二十四”,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啊!

我聽到這裡差一點閉過氣去!

這竟然是我們的于丹大師對一位外國人, 以及來自33個國家300位華語作家宣講的中國文化之精華?

我的上帝、我的老天爺啊, 這個故事沒錯, 可如果把這個故事上升到中國文化的層面, 這恰恰是整個中國文化揮之不去的糟粕與夢魘啊。

世界上有哪一個高深的文化可以靈活到“三八二十三”?這樣的文化可能走出人治與人情的死結嗎?嚴謹的科學與法治的現代社會能夠在“三八二十三”的潛規則中誕生?但這就是我們於丹理解的中國文化,就是讓她向外國人炫耀的中國文化?

我對於丹的看法依然沒有改變,對她沒有任何惡意,也不想對這種很努力與成功的人士求全責備,但讓我不解的問題是:一個堂堂的中國大學,竟然請一個娛樂人物來給300位海外華人講演中國文化?是你們找不到更適合的人?還是你們自己也搞不明白什麼是中國文化?什麼是文化?

思想被限制和閹割,文化能夠繁榮?

由於這件事,我在接下來的“走遍中國”旅途上,常常同身邊人交流對中國文化的看法,以及在周圍尋求中國文化的蹤跡。在福建的旅程是由華僑大學負責的。招待文化人,自然要去這些地方最著名的文化景點參觀,少不了去土樓、“集美”,我們在陳嘉庚墓前緬懷他對祖國文化發展與教育事業的傑出貢獻。之後還去了漳州的林語堂紀念館,我特地在林先生那句“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對聯前拍照留念。

據說是當地政府改變我們行程,安排我們去林語堂紀念館的。我想,當地官員很有心計,大概是希望我們這些海外作家能夠學習一下林語堂,也出一兩個大家。面對這位“兩腳踏中西文化”的文化大家,我不知道當天來訪的幾百位華人作家有何感想,反正我是有些慚愧的,土樓是古人的智慧結晶,陳嘉庚是傳統中國教育的產物,林語堂也是1949年前培養出來的大師,我們這個時代呢?

不過,我們也可以自我安慰,當今的中國出不了林語堂,責任可不全在我們這些作家哦。想一下林語堂當時處於比較動盪的時代,卻能夠四平八穩出版了60本著作,而我個人的創作勁頭一點也不比他低,可出版一兩本書,幾乎耗盡了精血——不是寫不出書,而是出版不容易!別說沒有林語堂,就是有,也肯定被當今的出版制度折磨瘋。——不知道建議我們參訪林語堂紀念館的官員是否意識到,當今中國出不了林語堂,他們的責任一點也不比我們輕。

就拿這群華語作家來說,有好幾位私下告訴我,得到大會邀請到大陸開會研討華文文學,他們激動得夜不能寐,準備了精彩的研究論文要發言與發表,作為海外遊子對祖國的貢獻。可是,他們的“貢獻”幾乎都由於內容敏感或者不適合在有領導參加的場合宣讀而被婉拒。

結果剩下的那些發言,無論從學術還是思想上,幾乎連文化人於丹的演講都不如。——我這才發現,問題不在於丹是否能夠講中國文化,而是其他人是否能夠像於丹一樣講中國文化。如果只有那些半生不熟的人可以自由發揮,稍微有思想的就被限制甚至閹割,文化能夠繁榮?民族還有希望嗎?

到臺灣後,我還是忍不住和周圍的好幾位華人華僑討論起于丹的演講,沒想到,那些當時一言不發像大媽大嬸的“作家們”馬上告訴我,人家大陸那麼窮,還如此奢華地招待我們,據說還高價請了於丹來演講,我們有吃有喝,管那麼多幹啥?你別沒良心了。

再說,大陸也就這個水準,人家喜歡於丹,你就讓他們喜歡,你的子孫又不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你緊張什麼?我們儘量把親戚朋友移民到海外吧。你老抱怨,小心他們下次不邀請你回來……

版權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深表敬意與歉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

世界上有哪一個高深的文化可以靈活到“三八二十三”?這樣的文化可能走出人治與人情的死結嗎?嚴謹的科學與法治的現代社會能夠在“三八二十三”的潛規則中誕生?但這就是我們於丹理解的中國文化,就是讓她向外國人炫耀的中國文化?

我對於丹的看法依然沒有改變,對她沒有任何惡意,也不想對這種很努力與成功的人士求全責備,但讓我不解的問題是:一個堂堂的中國大學,竟然請一個娛樂人物來給300位海外華人講演中國文化?是你們找不到更適合的人?還是你們自己也搞不明白什麼是中國文化?什麼是文化?

思想被限制和閹割,文化能夠繁榮?

由於這件事,我在接下來的“走遍中國”旅途上,常常同身邊人交流對中國文化的看法,以及在周圍尋求中國文化的蹤跡。在福建的旅程是由華僑大學負責的。招待文化人,自然要去這些地方最著名的文化景點參觀,少不了去土樓、“集美”,我們在陳嘉庚墓前緬懷他對祖國文化發展與教育事業的傑出貢獻。之後還去了漳州的林語堂紀念館,我特地在林先生那句“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對聯前拍照留念。

據說是當地政府改變我們行程,安排我們去林語堂紀念館的。我想,當地官員很有心計,大概是希望我們這些海外作家能夠學習一下林語堂,也出一兩個大家。面對這位“兩腳踏中西文化”的文化大家,我不知道當天來訪的幾百位華人作家有何感想,反正我是有些慚愧的,土樓是古人的智慧結晶,陳嘉庚是傳統中國教育的產物,林語堂也是1949年前培養出來的大師,我們這個時代呢?

不過,我們也可以自我安慰,當今的中國出不了林語堂,責任可不全在我們這些作家哦。想一下林語堂當時處於比較動盪的時代,卻能夠四平八穩出版了60本著作,而我個人的創作勁頭一點也不比他低,可出版一兩本書,幾乎耗盡了精血——不是寫不出書,而是出版不容易!別說沒有林語堂,就是有,也肯定被當今的出版制度折磨瘋。——不知道建議我們參訪林語堂紀念館的官員是否意識到,當今中國出不了林語堂,他們的責任一點也不比我們輕。

就拿這群華語作家來說,有好幾位私下告訴我,得到大會邀請到大陸開會研討華文文學,他們激動得夜不能寐,準備了精彩的研究論文要發言與發表,作為海外遊子對祖國的貢獻。可是,他們的“貢獻”幾乎都由於內容敏感或者不適合在有領導參加的場合宣讀而被婉拒。

結果剩下的那些發言,無論從學術還是思想上,幾乎連文化人於丹的演講都不如。——我這才發現,問題不在於丹是否能夠講中國文化,而是其他人是否能夠像於丹一樣講中國文化。如果只有那些半生不熟的人可以自由發揮,稍微有思想的就被限制甚至閹割,文化能夠繁榮?民族還有希望嗎?

到臺灣後,我還是忍不住和周圍的好幾位華人華僑討論起于丹的演講,沒想到,那些當時一言不發像大媽大嬸的“作家們”馬上告訴我,人家大陸那麼窮,還如此奢華地招待我們,據說還高價請了於丹來演講,我們有吃有喝,管那麼多幹啥?你別沒良心了。

再說,大陸也就這個水準,人家喜歡於丹,你就讓他們喜歡,你的子孫又不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你緊張什麼?我們儘量把親戚朋友移民到海外吧。你老抱怨,小心他們下次不邀請你回來……

版權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深表敬意與歉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