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天津:法援“三優”服務讓困難群眾感受到溫暖

法制日報記者 張馳

無障礙通道在院門口的左側,直達辦事大廳;輪椅被安放在進門的左手邊;老花鏡、急救藥箱整齊地擺放在門口的服務臺上;“老年人優先受理”的牌子格外顯眼;“私聊會客室”為受援人提供保護隱私的空間……這是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服務大廳展現出的人文關懷。

2017年歲末,該中心服務大廳格外忙碌,中心主任李明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近年來,隨著天津市委、市政府、市司法局的重視與逐年推動,天津法援工作已邁上新臺階,忙碌也成為我們的常態。 ”

2013年4月,為擴大殘疾人法律援助覆蓋範圍,天津市司法局與殘疾人聯合會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放寬殘疾人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規定:“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00%的殘疾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不受案件事項範圍的限制,全部納入法律援助範圍,使更多經濟困難的殘疾群眾受益。

2016年8月,天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進一步完善殘疾人法律援助專項服務措施,開闢“綠色通道”,對符合調解的申請實現當日受理、審查、指派,對有特殊困難的殘疾人推行電話申請、上門受理等便民服務措施。

2017年9月,天津市司法局和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下發《關於加強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對於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60周歲及以上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無需出具經濟困難證明。

全面放寬老年人法律援助事項範圍,對於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全部納入法律援助範圍。

河東區法援律師姚如發不僅要在區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同時,作為村居法律顧問,他每月還要去社區4次,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解答群眾的法律諮詢。 作為新人,南開區的李潛身兼雙重任務,除了跟大爺大媽們交流外,還要讓更多的群體知道“法律援助”是怎麼一回事……他們都是推進天津法援“橫向建站、縱向建點”建設隊伍中的一員。

天津市法律援助機構依託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區和街道(鄉鎮)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村居委會法律援助便民聯繫點和“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作用,方便老年人、殘疾人就近獲得法律援助。

天津市河東區、南開區根據實際需要,在區老齡委、法院、看守所、婦聯、殘聯、檢察院、人武部等機構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由區法援中心派駐值班律師為訴訟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為困難群眾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務,讓困難群眾感受到法律援助帶來的溫暖。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4903個便民聯繫點。 每個聯繫點都會配備值班律師,真正解決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天津市法律援助工作處幹部張敬說。

天津市把老年人、殘疾人確定為重點工作對象,對老年人、殘疾人法律援助申請簡化程式環節,實行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承辦的“三優”服務承諾。

對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殘疾人實行電話申請、上門受理服務。

“鑫港園社區居民想聽聽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繼承法等與老年人相關的法律知識。 ”這是雙港鎮鑫港園社區法律援助工作聯繫點回饋到津南區法援中心的資訊。 針對這一主動學習法律知識的訴求,該中心主動對接,在全區範圍內開展“訂單式”法律服務,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舉辦專題講座,有針對性地講解繼承法、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條例》等法律、法規,讓老年人更清楚、更透徹地瞭解相關法律內容。

據瞭解,2017年天津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依託重大節日,針對困難群體舉辦法律宣傳活動,共接待各種法律諮詢56834人次、來訪諮詢14016人次,其中老年人來訪諮詢2624人次、殘疾人來訪資詢1427人次。

“目前,許多老年人、殘疾人仍然面臨著諮詢難、請律師難、打官司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等問題,法律服務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有效滿足。 ”天津市法律援助工作處處長李太祥對天津法律援助工作的現狀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應援盡援的困難群體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實踐,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