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處全國文保單位,一年只對外開放三次

南京市北京東路41號、43號, 是南京市黨政機關集中辦公的地方。 這裡原為國民政府考試院。 大院裡的武廟大殿曾是明朝初年建立的十廟之一,

因祀奉關羽而得名。 198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院裡的明志樓建於1933年, 為仿明清宮殿式建築, 鋼筋混凝土結構, 屋面覆蓋綠色琉璃瓦, 斗拱、簷椽、梁枋等均施以彩繪, 現為南京市人民政府大禮堂。 目前大院總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 共31幢辦公用房, 23個黨政部門在此辦公。 2001年6月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2014年起, 南京市有關部門決定, 每年的1月1日、5月1日、10月1日共三天為“公眾開放日”。 也就是說, 公眾可以在南京市黨政機關大院內進行免費參觀。

2018年新年第一天, 南京市級機關大院再次敞開大門。 這次是繼2014年元旦之後, 南京市級機關大院第十三次向公眾開放。 650多名南京市民分5批次前來參觀, 參觀的南京市民在書記、市長每天辦公的大樓裡笑談新年心願, 也相信政府的“開放之門”能越開越大。

新年一大早, 南京北京東路41號的大紅門前人頭攢動, 大門敞開, 市民滿懷期待地邁入市級機關大院。

沿大院東西兩條軸線, 漫步走進南京市委、南京市人大、南京市政府、南京市政協辦公廳等市級機關辦公大樓,

欣賞大院裡的清代以及民國建築、古樹名木等, 追溯南京城發展變化。

參觀人群中, 記者注意到一名身著紅衣的阿姨, 每到一處民國建築前, 就舉起手機, 拍下這棟建築的身影。 這位阿姨名叫方瑾, 家住鼓樓區,

對民國建築特別感興趣, “這次我和愛人一起報名來參觀市級機關大院, 這裡每一棟建築都很有歷史, 我用手機一一記錄下來, 回頭把南京的民國建築按照行政建築類、藝術類等等一一分類, 做成一個攝影集收藏, 非常有意義。 ”

同樣來自鼓樓區的退休市民陳國良說,

他的願望是期待南京的變化更大, 咱老百姓的生活更好, “站在這裡說新年願望, 相信肯定能夠如願。 ”

來自成賢街小學的同學們也成群結隊地來到大院參觀, 小朋友們一路上興致高昂。 四年級的湯詩宸說, 她知道書記市長的工作很忙, 一直好奇他們在什麼地方工作,今天走進這裡,有古色古香的建築,還有高大的樹木,還參觀了人大、政協辦公的地方,知道了參政議政等程式,感覺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值得。

江蘇新聞廣播記者 劉雨薇

一直好奇他們在什麼地方工作,今天走進這裡,有古色古香的建築,還有高大的樹木,還參觀了人大、政協辦公的地方,知道了參政議政等程式,感覺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值得。

江蘇新聞廣播記者 劉雨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