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銀基金業績持續優異,非貨幣公募規模位居行業前五

回望2017, 資本市場風雲變幻。 中銀基金積極把握投資機遇, 在經歷二季度和四季度兩撥回撤行情之後, 旗下各類基金依然整體飄紅。 憑藉持續優異的業績, 中銀基金非貨幣公募資產管理規模逾2300億元, 躋身行業前五。

2017年上證綜指走出M型曲線, 2017年5月中旬以來長達半年的上漲行情在觸及年內最高點——3450.5點後急劇回檔, 截至2017年12月29日, 全年漲幅已縮窄至6.56%。 面對堪比“過山車”的震盪行情, 中銀基金旗下權益類產品顯示出較強的抗跌能力, 業績持續優異。 Wind資料統計, 截至2017年12月29日, 中銀基金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

約7成全年複權淨值增長率跑贏大盤漲幅, 12只漲幅超10%, 絕大部分實現正收益。 其中, 中銀中證100全年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為34.15%, 高居同類產品的前6%;中銀戰略新興產業和中銀動態策略漲幅分別達27.49%和27.05%, 雙雙位列行業前30%;“中銀互聯網+”和中銀消費主題漲幅分別為22.73%和22.67%, 均位列行業前40%。 靈活配置型基金中, 中銀行業優選全年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達28.24%, 躋身同類產品前6%;中銀藍籌精選、中銀價值精選漲幅均超20%, 位列行業前10%左右。

債市自2016年10月以來開啟的低迷行情, 在2017年也未見明顯好轉, 中證全債指數全年微跌0.34%。 差強人意的行情卻正能考驗資管機構的專業能力, 中銀基金在其又一大傳統強項——固定收益類投資上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盤點中銀基金旗下債券型及偏債混合型產品2017年全年業績, 近9成實現正收益。 Wind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12月29日, 中銀恒利全年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達4.62%, 中銀穩健添利達4.57%, 均位元列同類產品前1/4;中銀睿享和中銀穩進保本的全年漲幅也位列行業前30%。

年復一年的扎實耕耘, 讓中銀基金成為專業投資機構中的“長跑健將”, 旗下一批基金經歷了這些年來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 取得了穿越牛熊的優異成績。 Wind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12月29日, 中銀基金旗下多隻成立時間十年左右的老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漲幅均超過200%。 其中, 中銀中國自成立以來回報高達706.2%, 中銀持續增長和中銀收益分別達366.12%和341.32%, 中銀動態策略漲幅達224.11%。 在成立五年左右的基金中, 中銀主題策略成立以來回報達118.97%,

中銀轉債增強A、B回報分別為86.9%和82.3%。 根據晨星2017年12月25日的資料, 全行業僅有28只十年期五星評級基金(含A、B/C份額), 中銀基金旗下的中銀收益和中銀中國就位列其中, 中銀持續增長則獲得三星評級。 據統計, 中銀基金旗下產品中, 獲得三年期四星評級的有5只, 三星評級的有14只(均含A、B份額);獲得五年期三星評級的有9只(含A、B份額), 中銀中證100和中銀動態策略兩檔基金則都包攬了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四星評級。

卓越的投研能力與風險管理水準讓中銀基金屢獲權威獎項的青睞, 迄今已在金牛獎、金基金獎、明星基金獎、晨星基金獎及英華獎等行業重量級評選中攬獲近70項大獎。 在2017年的“頒獎季”中, 中銀基金二度榮獲“金基金·債券投資回報基金管理公司獎”,

中銀穩健添利則實現了金牛獎、金基金獎和明星基金獎的“大滿貫”。

除了沉甸甸的獎項, 持續優異的業績更為中銀基金的持有人實現了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 據wind資料統計, 截至2017年底, 中銀基金2017年全年分紅超36.5億元, 累計分紅總額超208億元(均不含貨幣類產品分紅)。

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和信賴託付, 讓中銀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連年攀升。 截至2017年底, 中銀基金非貨幣公募資產管理規模突破2300億元, 高居行業前五。

2018年, 中國基金業迎來20歲生日。 20年來, 居民財富穩步增長, 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斷鞏固, 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中國基金業未來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為中國銀行和貝萊德兩大全球著名金融品牌強強聯合打造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中銀基金將繼續著力提升投資管理能力, 充分發揮公司的投研優勢和股東優勢, 積極建設一流的資產管理機構, 用優異的業績為持有人實現長期、持續的財富增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