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鄭鴻雁:心靈的牧場——讀傅菲《大地理想》有感

華龍網4月10日13時21分訊 傅菲的意域世界, 一如樂水的梭羅、喜山的繆爾、癡愛荒野的艾比等生態文學作家, 純粹是基於對大自然與生俱來的熱愛、詩意的記錄、心靈的返照和自由的憧憬。 他說, 大自然, 是看不厭的故鄉延伸部分, 是心臟律動的地方, 是遺忘歌謠再次升起的光源之地。

他是大地之子, 不可自抑地獨行於川巒、叢林、溪邊、田疇之中, 植樹, 種花, 觀飛鳥, 賞昆蟲, 嗅花草, 耕耘菜園, 烹享野味, 履行素衣農夫的守護之責, 回歸一種鄉野生活的美學格調;他為人之父, 以授人以漁的方式肩擔起師長之任,

臨摹自然, 白描物情, 速寫禪語, 參悟生命, 成就了不教而教的寫作範本——《大地理想》。

傅菲的散文集《大地理想》由“橫峰春欲遲、榮華山已晚、婺源合人老、江水忽如寄”四輯組成, 內容豐贍, 境域自由, 詩意芬芳, 神性自然。 自然的美, 四季的原色, 萬物的輪回, 大地的縱深與骨骼, 河流的輕吟與涼潤, 寄生於大地之上的人們與洵美且異的鄉野生活……這些可依託或有跡可尋的物件, 逐一被作家傅菲賦予了美和靈性、仁愛和擔當、悲憫和自由精神等生命內核, 警醒著世人, 如何貼近大地, 聆聽生態密語和時光行吟, 自覺地尋訪一個真正的人的理想生活和詩意的精神寓所, 把自我還原為一個初洗的嬰孩。

梭羅說, 在大自然裡, 可以找到最甜蜜的溫柔,

最天真恩惠鼓舞人的伴侶。

自小生活在靈山北部山區的傅菲, 回望大師的靈魂悅動, 回溫大師的生活方式, 擁抱了極簡生活。 在拜金浮華的時代, 他拋開都市生活的虛浮世相, 鳥一樣投奔山林的懷抱, 以自己的心靈去浸透山林, 感受自然魅力, 體察真實生活, 道悟生命意義, 拓展存在維度, 甘於做個大地理想的追夢人。 他, 與大地、與河流、與人和草木鳥獸, 以自然性的普世倫理而通達, 以人文性的赤子情懷而聯姻。 因此, 大自然是他聖潔的堅持和朝向, 也是他信仰的寫作和心靈的牧場。

在苦累迭加的行旅中, 傅菲樂走、客居、享思、滌心、素寫, 鍛煉了體魄, 涵養了精神, 提純了靈魂, 擔當了大自然的佈道者。

傅菲又呼籲:人生無非是把每一天的路走好,

每一天的飯吃好, 每一天的覺睡好, 每一天的事做好, 寬宥他人, 善待自己, 佈道自然。

在文字的叢林中, 越山坳, 趟湖泊, 穿紅楓樹, 瞻望千年苦櫧, 溫習牲畜、水井、教堂、演昊主持和村人等生命之源, 邂逅古往今昔的詩文, 呼吸自由了的人的氣息, 體味柳絮逗春雨的靈氣, 不期然間, 於《大地理想》所營造的原生態的時空交感中, 破道而悟。 文入其心者, 道悟即得。

然, 人間在近處, 我在更遠處。 文字在心, 神性會在更遠處的遠方?

不!“我始終相信, 當我遠望或深入恬淡的原野, 神會來到身邊。 ”傅菲如是說。

老木朽于深山, 是一種靜守, 也是回歸, 化身山野即是魂歸來處。 ——一段朽木, 啟動了傅菲關於自然枯榮的辯證思考。

傅菲以自然的生命意識和生態行為為邏輯起點, 通過《大地理想》, 以多個敘事扇面鋪開內容, 營構一種集鄉野生活、自然生態、草木氣象和生命美學於一體的山地美學, 呼籲一種自然人生活的理想模式, 恢復自然與人類的原始關係, 憩息於圓融自洽的心靈牧場。 (《大地理想》傅菲/著, 北嶽文藝出版社2016年8月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