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讀經明義丨《禮記·祭義》:孝有三種境界,你知道嗎?

導讀:“孝”是儒家所極為推崇的一種德性。 儒學重視家庭倫理, 在家庭關係中, 親子關係是最為基礎和根本的一種, “孝”就是對親子關係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孔子曾經在很多場合談論過什麼是“孝”, 譬如“無違”、“色難”等, 但這些說法還不能夠讓人對什麼是“孝”有明確的認識。 孔子特別說過, 所謂“孝”, 絕不只是能夠以飲食供養父母而已, 犬馬都尚且能夠做到這些。 那麼, 儒家心目中的“孝”是否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尺度和標準呢?

《禮記·祭義》篇中, 孔子的弟子曾子就區分了“孝”的三個等級:“大孝尊親, 其次弗辱, 其下能養。 ”意思是, 最高等的孝是使雙親受人尊敬, 其次一等的孝是不使雙親聲名受辱, 最低級的孝是只能贍養雙親。 乍看之下, 這幾句話平淡無奇, 於是, 曾子的弟子公明儀馬上問道:“先生您應該可以稱得上是孝吧?”出人意料的是, 曾子竟然回答:“這是哪裡的話啊!君子所謂的孝,

指的是在父母還沒有說出口前就能夠預先揣度到他們的心意並去實現, 假如父母有不合于正道的心意將要產生, 也要提前覺察到這種傾向, 並用正道匡諫父母。 我不過是能夠贍養父母罷了, 哪裡能夠稱得上是孝呢!”由此可知, “尊親”和“弗辱”並不像字面上看來的這麼簡單, 而是有更加豐富的內涵。

曾子隨即對“尊親”和“弗辱”的內涵做了進一步揭示:“我們的身體, 是父母遺留下來的骨肉, 我們用這樣的骨肉在世間生活, 怎麼敢不謹慎?生活起居不莊重, 是不孝, 事奉國君不盡心, 是不孝, 任官辦事不嚴肅認真, 是不孝, 對朋友不守信用, 是不孝, 上戰場殺敵不勇敢, 是不孝。 以上五方面不能做到, 災難就會降及雙親, 怎麼敢不謹慎啊!君子所稱為孝的, 是一國之人都羡慕他的父母道:‘有這樣的孩子真幸福啊!’這才是真正的孝。 ”

經過曾子的解釋, “孝”實際上就從簡單的事奉父母, 變成了對自己全方位的德性要求。 父母所在乎、關心的無非是子女, 子女品行優秀、平安健康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願。 子女如果只是做到了能贍養父母衣食住行, 而自己的人生卻過得潦倒不堪, 父母必然會感到心安, 憂慮不已。 因此, 真正孝的子女知道自己的生命不只屬於個人, 不可任由自己的性子肆意揮霍處置, 也不會讓自己輕易身處險境,

否則就是對父母和自己的不負責任。

根據《史記·刺客列傳》的記載, 戰國時候, 齊國有一個俠客叫聶政, 受韓國大夫嚴仲子之托, 請他刺殺仇家, 但嚴仲子五次三番登門拜訪, 聶政都不肯答應他的請求, 原因是他家中還有老母親尚在, 不可以自己的生命許給他人。 直到聶政母親去世後, 他才答應了嚴仲子之托, 完成了刺殺, 但也付出了生命。 俠客本來是最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但是由於存著孝子之心, 他也絕不會輕易委身他人。

不僅如此,子女還要能夠時刻能夠體察父母的心情和他們的所思所望,儘量做到一切行事都不讓父母有所憂慮和擔心,這不是說對父母的心意都要百依百順,而是要能夠分辨出父母哪些心意是正當的,哪些是錯誤的。父母不是聖人,他們也可能犯錯,在這種時候,子女如果一味順遂父母心意,最終使得父母做下錯事,便是使父母名聲蒙羞,歸根結底也是不孝。

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古人會將孝看成是百善之先,因為一個真正做到了孝的人,必然是一個修德自持、敬慎恭謹且明辨是非之人。

不僅如此,子女還要能夠時刻能夠體察父母的心情和他們的所思所望,儘量做到一切行事都不讓父母有所憂慮和擔心,這不是說對父母的心意都要百依百順,而是要能夠分辨出父母哪些心意是正當的,哪些是錯誤的。父母不是聖人,他們也可能犯錯,在這種時候,子女如果一味順遂父母心意,最終使得父母做下錯事,便是使父母名聲蒙羞,歸根結底也是不孝。

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古人會將孝看成是百善之先,因為一個真正做到了孝的人,必然是一個修德自持、敬慎恭謹且明辨是非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